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绍林

作品数:12 被引量:48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氮肥
  • 5篇氮量
  • 5篇施氮
  • 5篇施氮量
  • 3篇稻田
  • 3篇氨挥发
  • 2篇氮肥利用
  • 2篇氮肥利用率
  • 2篇氮肥施用
  • 2篇氮素
  • 2篇稻麦
  • 2篇稻麦轮作
  • 2篇稻麦轮作系统
  • 2篇中氮肥
  • 2篇施肥
  • 2篇施用
  • 2篇示踪技术
  • 2篇适宜施氮量
  • 2篇水稻
  • 2篇尿素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张绍林
  • 10篇朱兆良
  • 5篇尹斌
  • 4篇徐银华
  • 3篇范晓晖
  • 3篇沈其荣
  • 3篇蔡贵信
  • 3篇晏娟
  • 2篇黄进宝
  • 2篇陈德立
  • 1篇葛高飞
  • 1篇冯霞
  • 1篇颜晓元
  • 1篇彭光浩
  • 1篇石孝均
  • 1篇王贤忠
  • 1篇邓美华
  • 1篇孙永红

传媒

  • 4篇土壤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土壤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8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湖地区铁渗水耕人为土稻季上氮肥的氨挥发被引量:35
2006年
系统地研究了太湖地区铁渗水耕人为土(黄泥土)稻田上施入的尿素通过氨挥发损失的过程和数量,以及土壤等条件对其影响,可为减少该地区稻季氮肥氨挥发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应用连续气流密闭室法测定了太湖地区典型稻麦轮作制度中稻季不同施氮量下的水稻基肥、分蘖和孕穗期施用尿素的氨挥发损失,并对其影响因素(田面水中NH4^+-N浓度、pH值等)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损失量占施肥量的3.7%~11.7%,其中以分蘖肥时期损失最大,其次为穗肥,基肥氨挥发损失最小,氨挥发损失主要时期是在施肥后7d内,田面水中的NH4^+-N浓度和pH值与氨挥发量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0.443^**)。
黄进宝范晓晖张绍林
关键词:稻田氮肥用量氨挥发
黄泛区潮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的转化和化肥氮去向被引量:61
1989年
在田间条件下,用^(15)N标记的微区试验法研究了潮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的转化和化肥氮的去向。结果表明:土壤中尿素水解后,主要进行硝化和生物固定,而被粘土矿物固定的量很少;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上升,生物固定的标记氮不断分解,其量可达总生物固定量的60%。作为基肥条施的尿素,其损失略高于作返青肥或拔节肥表施后随即灌水的处理。氮素损失主要发生在春季气温回升后的生长期间,当季的淋洗损失极微。在较为适宜的用量和施用技术下,化肥氮的损失仍达33—45%,其中以碳酸氢铵为最高,次为硫酸铵和硝酸铵,而尿素和硝酸铵中的硝态氮损失最低。
张绍林朱兆良徐银华
关键词:尿素转化小麦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下施氮量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6
2009年
太湖地区过量施肥现象相当普遍,导致N肥利用率低和N肥损失严重。为此,2004—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进行了连续稻麦轮作试验,研究不同施N量对该地区水稻和小麦产量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以寻找较为适当的N肥施用量,该施N量即能使作物不减产,又要保持较高的N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施N量超过150kg/hm2后,作物产量增加较少。当施N量从100kg/hm2增加到350kg/hm2,连续3年的水稻平均N肥吸收利用率(REN)为46.1%~32.4%,两年小麦试验结果显示小麦的平均REN为36.0%~27.8%。相应的水稻和小麦的农学利用率(AEN)是15.0~5.56kg/kg和17.1~6.91kg/kg。研究还表明太湖地区水稻经济适宜施N量为209kg/hm2,小麦是219kg/hm2,在当地作物品种、气候条件和管理方式下,作物产量可分别达到8.2t/hm2和4.7t/hm2的高产,水稻的REN、N肥生理利用率(PEN)、AEN、N肥偏生产力(PFPN)可保持为37.6%、29.5kg/kg、11.0kg/kg和44.5kg/kg;小麦则是31.4%、38.4kg/kg、12.0kg/kg和23.7kg/kg。显然,适宜的施N量不仅没使作物减产,而且保证了作物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保持了较高的N肥利用率。
晏娟沈其荣尹斌张绍林朱兆良
关键词:氮肥利用率稻麦轮作施氮量
中国农田中氮肥的氨挥发损失
蔡贵信朱兆良陈德立范晓晖张绍林徐银华彭光浩
评述了我国有关农田中氮肥的损失及其对策的研究结果。主要涉及农田中氮肥的损失程度、途径和机理;氮肥损失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技术原则和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确定适宜的施氮量,以及采用深施、水肥综合管理...
关键词:
关键词:农田氨挥发氮肥损失
稻田氮肥施用技术的改进被引量:4
1992年
在黄淮海平原的稻田上,采用“有水层混施”作基肥,“有水层撒施”作追肥(习惯法)时,氮肥的损失率高达63—71%。改用“犁沟条施”作基肥、“以水带氮”法作追肥时,损失降为28—41%;比习惯法减少30—35%。氮肥的增产效果由习惯法的4.1—7.3(kg稻谷/kg化肥N,下同),提高到5.0—13.3,净增0.9—6.0。随氮肥施用量的提高,改进法的增产效果趋于降低。
张绍林朱兆良徐银华
关键词:稻田氮肥施肥
黄淮海平原潮土—夏玉米系统中尿素氮损失途径的研究被引量:10
1991年
关于氮肥在黄淮海平原潮土上以氨的形态挥发问题,曾有过报道(赵振达等,1986),但是,观测所用的方法是间接法,且又未同时测定氮的总损失量。1990年夏,作者在河南封丘沙壤质潮土上,采用微气象学技术,观测了施于夏玉米的尿素的氨挥发,同时设置了^(15)N标记尿素的微区试验,以测得氮的总损失。并以二者之差计作表观硝化—反硝化损失。此外,还在微区试验和小区试验中,探讨了硝化抑制剂碳化钙,在减少尿素氮的损失和提高其增产效果中的作用。所得结果简报如下:
张绍林蔡贵信王贤忠徐银华朱兆良J.R.Frcncy
关键词:尿素氮肥玉米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氮肥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7
2009年
以太湖地区的常熟市为试验区,选择不同土壤类型的农田,设置不同氮肥水平田间小区试验与微区试验,对稻麦轮作下作物产量的氮肥效应及田间适宜施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水稻,还是小麦,随施氮量增加,作物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下降。2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该地区水稻的区域平均适宜施氮量为(176±24.2)kg·hm^-2,小麦为(228±27.1)kg·hm^-2。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该地区大义黄泥土上,水稻(品种4007)兼顾生产、生态和经济效益比较合理的施氮最为171~204kg·hm^-2。
晏娟尹斌张绍林沈其荣朱兆良
关键词:氮肥适宜施氮量水稻小麦
太湖地区单季晚稻产量-氮肥施用量反应曲线的历史比较被引量:37
2010年
本文对1982~1985年和2004~2006年在太湖地区进行的两次水稻产量-化肥氮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网中获得的大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80年代初相比,当前的水稻产量-施氮量的反应曲线明显上移,在氮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化肥氮的表观利用率和增产效果明显增高,这可能与水稻栽培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吸收效率的提高,以及氮肥施用技术的改进有关。因此,在高产、高施氮量地区,培育产量潜力更高、吸收能力更强和对氮肥反应更大的品种,并结合栽培技术(包括氮肥施用技术)的改进,是进一步增加施氮量以提高产量、协调高产与环保的重要基础。
朱兆良张绍林尹斌颜晓元
关键词:氮肥氮肥利用率增产效果历史比较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09
2008年
运用^15N示踪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两个品种水稻(4007和武运粳15)干物质积累量与其对^15N吸收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超过N 150 kg/hm^2时,两个品种水稻子粒产量均不再显著增加。4007在4个施氮量下(N 100,150,200和250 kg/hm^2)分别比无氮区增产22.3%,36.9%,43.2%和38.1%;武运粳15分别增产10.6%,18.8%,27.1%和21.5%。同一施氮量下,4007子粒中15N累积量显著高于武运粳15,但茎叶和根中没有差异。增加施氮量降低了^15N在水稻子粒中的分配比例,但提高了茎叶中^15N的分配比例。^15N在根中的分配比例不受施氮量和品种的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同一施氮量下,4007对肥料氮的总体利用率要比武运粳15高3-6个百分点。
晏娟尹斌张绍林沈其荣朱兆良
关键词:水稻施氮量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被引量:111
2006年
采用密闭室法研究苏南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中,不同施N量和施N方式对水稻和小麦生育期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能明显降低稻-麦轮作系统中的氨挥发损失,在整个稻麦轮作体系中,优化和习惯的氨挥发损失占N肥施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05%±1.37%和9.81%±0.38%。稻季与麦季的氨挥发损失差异显著。稻季氨挥发损失量与N肥施用量呈乘幂关系上升,麦季则呈正的线性关系。水稻施肥后氨挥发持续的时间短,主要发生在施肥后1周以内,麦季持续时间较长,在施肥后10天左右。稻季和麦季的基肥阶段是主要的氨挥发时期,占各自氨挥发损失N的50%左右。
邓美华尹斌张绍林朱兆良石孝均
关键词:优化施肥习惯施肥氨挥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