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永排

作品数:43 被引量:53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宫颈
  • 18篇宫颈癌
  • 9篇细胞
  • 6篇化疗
  • 5篇乳头
  • 5篇肿瘤
  • 5篇瘤病毒
  • 5篇卵巢
  • 4篇人乳
  • 4篇乳头瘤
  • 4篇乳头瘤病毒
  • 4篇疗效
  • 4篇基因
  • 3篇人乳头瘤
  • 3篇人乳头瘤病毒
  • 3篇妊娠
  • 3篇输卵管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机构

  • 2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3篇中山大学孙逸...
  • 7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郑州市妇幼保...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中山市...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42篇彭永排
  • 28篇林仲秋
  • 16篇张丙忠
  • 16篇周晖
  • 8篇王丽娟
  • 7篇卢淮武
  • 6篇陈勍
  • 6篇姚婷婷
  • 5篇张莘
  • 5篇陈志辽
  • 4篇康金玉
  • 4篇饶群仙
  • 4篇陆晓楣
  • 3篇张娟
  • 3篇林荣春
  • 2篇冯敏清
  • 2篇黄靖然
  • 2篇林少丹
  • 2篇陈学煌
  • 2篇张莘

传媒

  • 8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新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抗癌之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卵巢侧面移位术后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并发症的监测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调查宫颈鳞癌年轻患者卵巢侧面移位术后(LOT)卵巢内分泌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接受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及LOT治疗的47例早期宫颈鳞癌年轻患者进行3次相隔半年的调查,通过围绝经期综合征量表结合血中卵泡刺激素(FSH)值判断卵巢内分泌功能;超声检查移位卵巢了解LOT术后并发症。结果3次调查中,保留正常卵巢内分泌功能的比率在术后没有辅助盆腔外放疗组分别为90.9%,88.5%,85.7%;术后加用辅助放疗组分别为81.3%,73.3%,71.4%;两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手术年龄低于40岁的患者中为96.4%,93.5%,93.3%;手术年龄40-45岁的患者中为60.0%,50.0%,41.7%;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卵巢移位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症状性卵巢囊肿,其发生率分别为5.3%,4.9%,4.8%。结论LOT能够保护卵巢不受盆腔外放疗的损伤;手术年龄与移位卵巢内分泌功能的保留有相关性;LOT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主要为症状性卵巢囊肿,其发生率低。
康金玉林仲秋陈勍张丙忠彭永排陈志辽王文军
关键词:卵巢移位卵巢功能并发症
中断使用左炔诺孕酮埋植剂避孕179例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1引言左炔诺孕酮(levonorgestret)埋植剂皮下埋植避孕法,是一种长效、高效、安全、可逆的避孕方法,至1994年全世界应用者达200万。文献报道,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月经紊乱,也是终止使用的主要原因,仅由此引起的5年累积终止率占使用者的20.2...
彭永排张帝开陈学煌余妙真冯淑英邝健全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埋植剂避孕血红蛋白
输卵管妊娠274例B超结果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B超对输卵管妊娠常见类型的的诊断及结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到2004年间最终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病例274例的临床检查与B超结果之间的关系。以B超的不同声像结果判断输卵管妊娠,其阳性率不同。结果宫腔内未见孕囊,阳性率为94%,6%可能被漏诊;附件区孕囊及胎心搏动,阳性率仅有6%;附件区混合型包块,阳性率为64%;盆腔积液,阳性率为94%;联合附件区混合型包块和盆腔积液,阳性率达到98%。结论综合分析B超的声像学结果,辅以简单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对输卵管妊娠诊断的敏感性可以达到98%。提示应用B超诊断和综合分析,可以显著地提高输卵管妊娠的检出率。
黄丽娃梁红霞彭永排
关键词:输卵管B超
快速导流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评价快速导流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4月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及体检中心送检的1022例样本全部进行快速导流杂交法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将其中563例与细胞学诊断结果做对比。结果1022例样本中,HPV感染率为37.57%(384/1022),广州地区最常见的HPV基因型依次为:16、52、58、68、CP8304、18、33、53、31、11、39、66。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高危型HPV感染率逐渐增高,CINⅠ为32.40%(35/108),CINⅡ为56,67%(34/60),CINⅢ为78,05%(32/41),宫颈癌为95.23%(40/42),与正常体检组(10,53%,16/152)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快速导流杂交法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5.23%(40/42),特异性为66.99%(349/521),阳性预测值为18.86%(40/212),阴性预测值为99.43%(349/351)。结论快速导流杂交法可准确进行HPV基因分型,诊断宫颈癌快速敏感,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是理想的宫颈癌粗筛方法,HPV基因分型也为本地区HPV的流行状况及基因疫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罗招凡王惠英彭永排贾燕午
关键词:导流杂交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2015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被引量:206
2015年
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是女性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2012年,全球全年发生宫颈癌528 000例,年死亡数为266 000例。85%宫颈癌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并且在这些国家宫颈癌居癌症死因的首位。2014年美国大约有12 360例新发的宫颈癌病例,4 020例死亡。尽管美国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不断下降,但宫颈癌仍是一个主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
周晖卢淮武彭永排林仲秋
关键词:宫颈癌放疗化疗
早期宫颈癌子宫动脉转移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子宫动脉受侵犯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探讨保留子宫动脉的宫颈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取其从髂内动脉起始部至输尿管隧道顶端之间的子宫动脉段,对其受累情况进行研究。所有离体子宫动脉送病理检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例出现子宫动脉转移,子宫动脉转移率为1.6%。3例患者子宫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子宫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4.9%。宫旁软组织转移组子宫动脉转移率为50%,高于无转移组1.6%,盆腔其他地方转移组子宫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100%,高于无转移组(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宫旁软组织、盆腔其他地方转移可能与子宫动脉总的转移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尚未发现其他指标与子宫动脉总的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存在3个及3个以上的下列因素者:肿瘤>2 cm、脉管受累、浸润宫颈外1/2间质、盆腔淋巴结转移、阴道累及、颈体交界累及、临床分期晚(ⅡB期),子宫动脉或子宫动脉旁淋巴结总的转移风险明显升高(P<0.05)。同时存在的因素个数越多,子宫动脉总的转移风险越高。【结论】1早期宫颈癌中子宫动脉转移的可能性很小,故对没有明显宫旁转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可以考虑行保留子宫动脉分支的宫颈癌根治术,对符合行宫颈根治术指征且肿瘤小于2 cm的可以考虑行保留子宫动脉的广泛宫颈切除术。2早期宫颈癌同时存在≥3个以上因素且要求手术治疗者,建议行传统的PiverⅢ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林少丹周晖王东雁饶群仙彭永排林荣春谢玲玲林仲秋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宫颈癌根治术
宫颈癌的免疫治疗被引量:3
2004年
彭永排林仲秋
关键词:宫颈癌免疫治疗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树突状细胞疫苗
放疗耐受性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耐放疗的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宫颈癌肿瘤干细胞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次分割剂量照射技术建立宫颈癌Hela细胞的耐放疗模型(Hela-R),实验分4组:Hela-R1组,Hela-R2组,Hela-R3组和对照组。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测定放射敏感性和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增殖能力,球囊培养法检测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结果】Hela、Hela-R细胞接受照射后均呈现先加速增殖后出现生长抑制的现象。Hela-R1、Hela-R2、Hela-R3的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43.4±1.0)h、(49.2±2.0)h和(48.7±3.3)h,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0.3±4.0)%、(49.3±11.6)%和(6.3±5.9)%,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9.9±0.4)%、(13.0±0.9)%和(9.6±0.7)%,增殖指数(PI)分别为(27.3±2.6)%、(31.8±4.9)%和(37.4±8.0)%。与对照组比较,Hela-R3组的放射抗拒性增强。非粘附性球囊培养法培养Hela及Hela-R细胞可得到肿瘤细胞球,四组的球囊形成率分别为(9.9±0.4)%、(13.0±0.9)%、(9.6±0.7)%和(5.0±0.3)%。【结论】多次分割剂量照射可在体外建立宫颈癌Hela细胞的耐放疗模型,并可富集肿瘤干细胞;多次分割照射后,Hela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增殖能力有升高趋势,自我更新能力、克隆能力增强,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
黄靖然彭永排周晖冯敏清姚婷婷饶群仙王丽娟林仲秋
关键词:HELA细胞放疗细胞生长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14例Ib期及以上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组,24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其中附壁成分在含GM-CSF/IL-4的完全淋巴细胞培养液培养。光镜和电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变化。培养7d后,计算树突状细胞的产量,流式细胞术分析HLA-ABC、HLA-DR、CD40、CD80、CD1a和CD14的表达,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混合淋巴反应(MLR)检测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经过7d培养,两组均诱导出典型形态和表型的DC。宫颈癌患者单位体积外周血的未成熟DC(ImDC)的产量为67.3×106±33.8×106,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的CD40、CD80和CD1a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18±9,15±6和71±11,均较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ImDC的HLA-ABC、HLA-DR表达强度相似(P>0.05)。相同PBL/DC比值,研究组I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的树突状细胞(ImDC)和健康对照组的ImDC具有免疫学差异,提示在应用树突状细胞进行免疫治疗时应考虑这种差异。
彭永排林仲秋李志雄曹开源康金玉谢宇芬
关键词:宫颈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
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利用ER+、PR+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种植于BALB/c雌性裸鼠形成移植瘤模型后,通过观察移植瘤生长体积的变化、PTEN以及Ki-67的变化来研究来曲唑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接种于裸鼠身上形成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来曲唑、甲地孕酮、来曲唑+甲地孕酮及生理盐水来对比药物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来曲唑组给药后瘤体体积明显小于甲地孕酮组和空白对照组,但与来曲唑+甲地孕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EN的表达率在来曲唑组、甲地孕酮组、来曲唑+甲地孕酮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Ki-67在各组中的表达无差异。结论:来曲唑对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明显,且与甲地孕酮相比较,优于甲地孕酮。
吴司韵苏圆圆张莘彭永排张丙忠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甲地孕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