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义刚

作品数:151 被引量:275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55篇专利
  • 2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12篇医药卫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7篇病毒
  • 31篇免疫
  • 25篇抗体
  • 20篇传染
  • 20篇传染性
  • 18篇乳杆菌
  • 17篇蛋白
  • 17篇舌病
  • 17篇蓝舌病
  • 17篇蓝舌病病毒
  • 16篇荧光
  • 16篇VP2蛋白
  • 15篇疫苗
  • 15篇荧光定量
  • 15篇细小病毒
  • 15篇干酪
  • 15篇干酪乳杆菌
  • 14篇实时荧光
  • 14篇腹泻
  • 12篇实时荧光定量

机构

  • 146篇东北农业大学
  • 13篇东北林业大学
  • 9篇辽宁医学院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重庆出入境检...
  • 7篇海南出入境检...
  • 4篇黑龙江省疾病...
  • 4篇海南出入境检...
  • 1篇聊城大学
  • 1篇福建出入境检...
  • 1篇深圳出入境检...
  • 1篇吉林省动物疫...
  • 1篇如皋市畜牧兽...
  • 1篇四川出入境检...
  • 1篇上海源培生物...

作者

  • 151篇徐义刚
  • 131篇李一经
  • 123篇唐丽杰
  • 85篇乔薪瑗
  • 73篇姜艳平
  • 67篇崔文
  • 64篇周晗
  • 57篇王丽
  • 50篇王丽
  • 29篇刘敏
  • 15篇李佳璇
  • 11篇李丹丹
  • 11篇崔丽春
  • 9篇高慎阳
  • 9篇葛俊伟
  • 8篇赵丽丽
  • 8篇高会江
  • 8篇王昱
  • 5篇乔薪媛
  • 5篇夏春丽

传媒

  • 9篇中国兽医科学
  • 8篇中国畜牧兽医
  • 7篇中国预防兽医...
  • 6篇畜牧与兽医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中国乳品工业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3篇2021
  • 12篇2020
  • 22篇2019
  • 14篇2018
  • 25篇2017
  • 35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酸杆菌pPG质粒表达系统理想表达条件的探索被引量:2
2007年
对乳酸杆菌pPG质粒表达系统理想表达条件进行了探索。以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为宿主菌,β-葡萄糖苷酸酶(gusA)基因作为表达的报告基因,根据干酪乳杆菌的生长特性对细胞表面表达载体pPG表达过程中各个关键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得出最佳表达条件:将其培养于质量浓度为1%乳糖,初始pH值在6.0~6.5之间的MRS培养基中,30~32℃,静止培养至A590OD达0.5,培养时间约8 h,表达效率最高,外源蛋白的表达量可占菌体总蛋白的14%。
夏春丽马广鹏陈忠广秦玉敏徐义刚乔薪瑗姜雪李一经
关键词:乳酸杆菌干酪乳杆菌
宿主细胞蛋白HSPA2与TGEV Nsp2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探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非结构蛋白2(Nsp2)与宿主细胞热休克蛋白70-2(HSPA2)的相互作用,以及HSPA2表达对TGEV复制的影响,试验利用RT-PCR方法获得猪源HSPA2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HSPA2,通过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HSPA2在IPEC-J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和共定位试验进一步验证TGEV Nsp2和宿主细胞蛋白HSPA2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利用基因过表达技术在IPEC-J2细胞中过表达HSPA2后接种TGEV,分别测定接种后36,48小时时病毒TCID50。结果表明: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HSPA2能够在IPEC-J2细胞中成功表达,HSPA2与Nsp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且HSPA2表达量升高后TGEV的TCID50略有升高。说明宿主细胞蛋白HSPA2与TGEV Nsp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且HSPA2的表达对TGEV复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王亚楠韩露露孙傲颖姜艳平崔文崔文唐丽杰乔薪瑗李一经唐丽杰
关键词:病毒复制真核表达
4型蓝舌病病毒VP2蛋白中和性B细胞抗原表位多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型蓝舌病病毒VP2蛋白中和性B细胞抗原表位多肽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BTV VP2蛋白抗原表位氨基酸进行筛选。经过3轮淘选后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分析比对后获得共同的短肽序列为<Sup>16...
唐丽杰李一经徐义刚王丽乔薪瑗姜艳平崔文李佳璇
一种猫干扰素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病毒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猫干扰素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病毒中的应用。所述的猫干扰素ω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优选的,编码所述的猫干扰素ω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所述的...
徐义刚王紫微王丽范文禄朱妍
文献传递
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基因缺陷型重组干酪乳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基因缺陷型重组干酪乳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重组干酪乳杆菌是通过以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基因(thyA)为插入替换位点,插入牛乳铁蛋白肽的表达盒后得到。本发明构建...
唐丽杰周晗王丽乔薪瑗徐义刚姜艳平崔文李一经王宗莹
文献传递
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以及猪轮状病毒检测的DPO引物组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以及猪轮状病毒检测的DPO引物组及其应用。本发明针对TGEV‑N基因、PEDV‑N基因和PRoV‑VP7基因分别设计了一对DPO引物,建立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
徐义刚王紫微王丽姜艳平唐丽杰李一经
文献传递
4型蓝舌病病毒VP2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的鉴定
2017年
为鉴定蓝舌病病毒(BTV)的单克隆抗体(MAb)所识别的VP2蛋白竞争抑制型特异性抗原表位,本研究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BTV VP2蛋白抗原表位氨基酸进行筛选。经过3轮淘选后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分析比对后获得共同的短肽序列为^(160)NH^(161)。^(160)NH^(161)与已有的单抗杂交瘤细胞4A-1G7上清、腹水均发生特异性反应,并且^(160)NH^(161)与4型BTV阳性标准血清反应良好。本研究结果为4型BTV检测方法的建立及VP2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佳璇臧明鑫谢双羽徐义刚姜艳平崔文李一经唐丽杰
关键词:蓝舌病病毒VP2抗原表位
表达乳铁蛋白肽的猪源罗伊氏乳酸杆菌对断乳仔猪抗霍乱沙门菌感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旨在分析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重组猪源罗伊氏乳酸杆菌pPG-LFCA-E/LR-CO21作为饲用微生态制剂对仔猪促生长与抵抗猪霍乱沙门菌感染的作用。将该重组菌连续饲喂28日龄断乳仔猪21 d,并设立空菌组、对照组以及抗生素组。第21天时对断乳仔猪连续口服感染猪霍乱沙门菌3 d,并设置7 d的观察期;仔猪感染后采集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肠黏液及肠组织。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与免疫器官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感染猪霍乱沙门菌后,相对于对照组,重组菌组仔猪日增重提高,腹泻率降低;重组菌组仔猪血液中IgG以及肠黏液中IL-4、sIgA的量极显著提高(P<0.01),IL-2、IL^(-1)2、IL-6的量显著降低(P<0.05);重组菌组仔猪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的基因转录水平和TLR4、Myd88和MLCK的基因转录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仔猪肠道内猪霍乱沙门菌的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重组菌组与抗生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重组猪源罗伊氏乳酸杆菌pPG-LFCA-E/LR-CO21可以提高断乳仔猪的生长性能、促进肠道形态发育、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仔猪免受猪霍乱沙门菌的感染,表明重组菌作为微生态制剂替代断乳仔猪的饲用抗生素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王雪莹高亢蔡吉垚张森豪解伟纯王晓娜崔文姜艳平姜艳平王丽周晗徐义刚王丽唐丽杰
关键词:乳铁蛋白肽猪霍乱沙门菌断乳仔猪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G蛋白潜在N-糖基化位点突变对病毒毒力和免疫原性的影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可引起鲑科鱼类的稚鱼和幼鱼造血器官出血和坏死,危害严重,给鲑鳟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IHNV的毒力与免疫原性可为其致病机制和免疫制剂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王超周晗王丽乔薪瑗徐义刚唐丽杰刘敏李一经
一种同时表达产气荚膜梭菌α、β2、ε、β1外毒素的重组乳酸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表达产气荚膜梭菌α、β2、ε、β1外毒素的重组乳酸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从基因水平去毒性化改造的产气荚膜梭菌α、β1、β2和ε外毒素为免疫原,改造后的外毒素完全失去致病性,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
徐义刚王丽李一经唐丽杰乔薪瑗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