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仲均

作品数:60 被引量:341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专利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污染
  • 12篇臭氧
  • 10篇催化
  • 10篇催化剂
  • 8篇有机物
  • 8篇挥发
  • 8篇挥发性有机
  • 8篇挥发性有机物
  • 8篇臭氧氧化
  • 8篇催化臭氧
  • 7篇土壤
  • 7篇废气
  • 7篇催化臭氧氧化
  • 6篇污染物
  • 6篇颗粒物
  • 5篇烟气
  • 5篇降解
  • 4篇多环芳烃
  • 4篇多环芳烃污染
  • 4篇多环芳烃污染...

机构

  • 5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建筑工程...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河北省人工影...
  • 1篇国家环境分析...
  • 1篇根特大学

作者

  • 60篇徐仲均
  • 12篇王跃思
  • 7篇童华
  • 7篇王京刚
  • 7篇王曙光
  • 7篇陈晓春
  • 6篇李静
  • 6篇朱建国
  • 6篇郑循华
  • 4篇高健
  • 4篇韩圣慧
  • 4篇段亚菲
  • 4篇崔利波
  • 4篇戚涛
  • 3篇赵青涛
  • 3篇刘颖
  • 3篇林爱军
  • 3篇刘欣
  • 3篇温天雪
  • 3篇刘鹏

传媒

  • 8篇环境工程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环境科学
  • 2篇化工环保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2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等离子体协同紫外光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协同紫外光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装置,由壳体、风机、过滤层、等离子体管、紫外灯构成。净化原理为:含VOCs的废气在风机作用下,经过滤层除去颗粒物后,先进入等离子体管,被等离子体管部分降解为...
徐仲均李静崔利波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催化臭氧氧化含氯挥发性有机物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臭氧氧化含氯挥发性有机物(CVOCs)的催化剂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主要以MnCeO<Sub>x</Sub>为活性组分,采用模板法‑真空干燥法制得。制备流程简单,原料易得,且本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利用模...
徐仲均庄院院陈少博张喜荣
文献传递
黑麦草强化生物过滤法处理正己烷废气
2015年
采用顶部种植黑麦草的微生物填料塔,对模拟正己烷废气进行生物过滤处理.研究了反应温度、入口正己烷质量浓度、填料层高度对正己烷去除效果的影响,考察了填料塔中细菌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黑麦草强化生物过滤的适宜反应温度为25℃;正己烷出口质量浓度随入口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填料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反应温度为25℃,入口正己烷质量浓度为100 ~ 500 mg/m3、填料层高度为600 mm的条件下,出口正己烷质量浓度为0~46 mg/m3,均低于GBZ/T 2.1-200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对正己烷的限值(100 mg/m3);相同条件下,种植黑麦草的填料塔的正己烷去除率明显提高,细菌浓度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无黑麦草的填料塔,说明黑麦草显著促进了正己烷的生物降解.
贺艳云徐仲均
关键词:微生物黑麦草生物过滤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影响稻田大气CO_2净交换的静态暗箱法观测研究被引量:32
2002年
首先介绍静态暗箱法 气相色谱法观测确定陆地生态系统地 气CO2 净交换通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然后讨论在开放式空气CO2 增加 (FACE)试验中应用该原理和方法观测研究大气CO2 浓度升高对稻田生态系统 大气CO2 净交换通量的影响 .因缺乏必要参数的实际观测值 ,本文只能根据暗箱观测值计算CO2 净交换通量的最小取值NEEmin.NEEmin计算结果表明 ,在插秧 1个月之后的水稻生长期内 ,大气CO2浓度升高 2 0 0± 4 0 μmol·mol-1使稻田生态系统对大气CO2 的净吸收约为对照的 3倍 .为根据暗箱观测准确确定NEE ,还必须在FACE和对照条件下观测水稻植株的暗维持呼吸系数、地上生物量及根冠比动态 .
郑循华徐仲均王跃思韩圣慧黄耀蔡祖聪朱建国
关键词: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大气CO2稻田生态系统
一种可臭氧再生吸附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臭氧再生吸附剂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分子筛、活性炭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为吸附剂,采用含Mn、Ce、La的盐溶液负载于吸附剂上,在氮气保护下煅烧可制得一种含MnOx‑CeOx‑LaOx复合氧的可臭氧再生吸附...
徐仲均李珊珊袁悦
文献传递
开放式空气CO_2增高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3
2002年
在FACE(free aircarbondioxideenrichment)平台上 ,采用静态暗箱 气相色谱法观测研究了大气CO2 浓度增加对稻田CH4和N2 O排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15 0和 2 5 0kgN·hm-2 两种氮肥水平下大气CO2 浓度增加 2 0 0 μmol·mol-1均明显促进水稻生长 ,水稻生物量积累 .大气CO2 浓度增加对 15 0和 2 5 0kgN·hm-2 两种氮肥水平下稻田CH4排放均无显著影响 ,并简要分析了与现有文献报道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大气CO2 浓度增加也未导致 15 0和 2 5 0kgN·hm-2 两种氮肥水平下稻田N2 O排放的明显变化 ,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 .
徐仲均郑循华王跃思韩圣慧黄耀朱建国
关键词: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稻田CH4排放N2O排放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条件下旱地土壤气体CO_2浓度廓线测定被引量:35
2002年
设计了一套适合于FACE(free airCO2 enrichment)平台的旱地土壤气体CO2 浓度廓线测定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田间实验 .在江苏省无锡市郊区具有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的稻麦轮作农田 ,对FACE和对照麦田以及裸土 0~ 30cm土层的土壤气体CO2 浓度廓线进行了观测研究 .结果表明 ,所采用的方法满足进行旱地农田土壤气体CO2 浓度廓线研究的要求 ;在 0~ 30cm土层中 ,上层土壤气体中的CO2 向上垂直扩散要比下层土壤快 ;在作物旺盛生长期 ,大气CO2 浓度升高 2 0 0± 4 0 μmol·mol-1使 0~ 30cm土层的土壤气体CO2 浓度显著提高 14 %± 5 % (t 检验P <0 .0 0 1) .
刁一伟郑循华王跃思徐仲均韩圣慧朱建国
关键词: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旱地土壤采样
一种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硝的NO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一氧化氮氧化催化剂由钛交联粘土为载体,铜与钒的氧化物为活性成分组合而成。钛交联粘土载体是在酸性条件下,以丙酮为分散剂,经钛酸正丁酯和钠基蒙脱石悬浊液交联...
赵青涛童华王京刚徐仲均刘欣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试验中的NO和NO_2地气交换观测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介绍了农田FACE(free airCO2 enrichment)试验中的NO和NO2 地 气交换观测方法 ,即静态暗箱采样—NO和NO2 化学发光分析法 ,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此观测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并可获得可靠的NO和NO2 净交换通量观测结果 .在稻麦轮作农田的旱地阶段 ,无论FACE还是对照处理 ,NO主要表现为地面净排放 ,NO2 主要表现为地面净吸收 .逐日的NO净排放不依赖于土壤温度 ,但却与土壤含水量呈线性负相关 (R2 =0 .82 ,P <0 .0 0 1) .NO2 净吸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逐日的净吸收通量随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可分别用抛物线方程拟合 (温度 :R2 =0 .74 ,P <0 .0 0 1;含水量 :R2 =0 .6 9,P <0 .0 0 1) .大气CO2 浓度升高 2 0 0± 4 0 μmol·mol-1使NO净排放减弱 19% (t 检验P =0 .0 96 ) ,NO2 净吸收减弱 10 % (t 检验P =0 .2 6 ) ,这主要是植物生长受到促进的缘故 .
宋涛郑循华王跃思徐仲均韩圣慧朱建国
关键词: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NO地-气交换
大气CO<sub>2</sub>浓度升高对稻—麦轮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FACE(Free-air CO<sub>2</sub> enrichment)系统是一个模拟未来大气CO<sub>2</sub>浓度升高的微域生态环境。由于FACE圈没有任何隔离设施,气体可以自由流通,因此系统内部通风...
徐仲均
关键词:甲烷氧化亚氮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