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健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因子
  • 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篇障碍性贫血
  • 1篇胎盘
  • 1篇凝血
  • 1篇凝血酶
  • 1篇凝血酶敏感蛋...
  • 1篇凝血酶敏感蛋...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红斑
  • 1篇皮肤红肿
  • 1篇贫血
  • 1篇热休克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徐健
  • 2篇张峰
  • 2篇刘彦霞
  • 1篇朱效娟
  • 1篇王欣
  • 1篇韩静
  • 1篇姚庆民
  • 1篇黄蕊
  • 1篇谢宁
  • 1篇孙彩凤

传媒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ADAMTS13与TSP1在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及C1423T基因多态性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2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和56例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用vWF:Ag和TSP1 ELISA试剂盒对两组血浆中的vWF:Ag和TSP1含量进行检测,同时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CBA)检测两组血浆中的ADAMTS13活性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限制性酶切扩增产物测定ADAMTS13基因C1423T多态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vWF:Ag和TSP1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ADAMTS13活性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3例出现C1423T基因突变(4.84%),高于正常组(0%)。结论 ADAMTS13活性降低可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血浆中的TSP1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促进ADAMTS13对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裂解;中国汉族人群中基因C1423T突变可能降低ADAMTS13的活性水平,从而参与脑梗死的发生。
孙彩凤张峰姚庆民刘彦霞朱效娟谢宁徐健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凝血酶敏感蛋白1
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Sweet综合征一例
2008年
患者,男,57岁,因反复皮肤红斑2个月,加重伴发热、乏力1周于2007年7月6日入院。查体:体温38.4℃,重度贫血貌,左下肢股部可见3处圆形皮肤红斑,直径约3cm,边缘皮肤红肿,中央有水疱。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缘下未及。
韩静徐健黄蕊张峰
关键词:SWEET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肤红斑皮肤红肿左下肢肋缘下
热休克蛋白70与胎盘血管病中内皮激活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进一步阐明胎盘血管病(PVD)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胎盘血管病组(研究组)与正常孕妇(对照组)两组标本,选择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水平较高的基因,定量PCR和Western-blot验证表达,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定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spA1A和HspA6表达水平显著改变,且共同编码热休克蛋白(Hsp70);Hsp70在胎盘微血管中主要表达在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Hsp70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增高(P<0.05);Hsp70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与胎儿出生时的体重呈负相关(P<0.05)。结论:Hsp70在PVD的发病机制中是极其重要的,Hsp70高表达可能引起了内在的免疫应答和炎性反应。
刘彦霞徐健王欣
关键词:基因芯片热休克蛋白7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