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吉光

作品数:28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颅脑
  • 6篇颅脑损伤
  • 6篇脑损伤
  • 4篇出血
  • 3篇支撑架
  • 3篇伤患者
  • 3篇重度颅脑损伤
  • 3篇颅骨
  • 3篇颅骨修复
  • 3篇颅脑损伤患者
  • 3篇颅内
  • 3篇脑出血
  • 3篇脑损伤患者
  • 3篇棘突
  • 3篇脊髓
  • 3篇脊柱
  • 3篇脊椎
  • 3篇骨瓣
  • 3篇骨窗
  • 3篇骨修复

机构

  • 19篇兰州大学第一...
  • 9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28篇徐吉光
  • 16篇郑茂华
  • 12篇张永红
  • 11篇文新忠
  • 10篇杨刚
  • 9篇火雷鸣
  • 8篇陈广迪
  • 4篇雒以诚
  • 3篇何忠芳
  • 3篇梁海乾
  • 2篇武新安
  • 2篇文新中
  • 2篇陆军兰
  • 1篇陈莉娅
  • 1篇张振洲
  • 1篇张赛
  • 1篇扬刚
  • 1篇叶彩霞
  • 1篇袁伟
  • 1篇冯玉娥

传媒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兰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甘肃科技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三种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SAH患者脑脊液中淀粉样β蛋白(Aβ)、载脂蛋白E(ApoE)及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5例SAH患者(SAH组)脑脊液中Aβ、ApoE及S100B的含量,另取1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正常脑脊液作为对照组。测定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作为判定脑损伤的指标,以GOS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结果SAH组脑脊液Aβ和ApoE含量分别为(5.4±1.2)、(0.462±0.007)μg/L,比对照组(8.4±1.6)和(0.849±0.114)μg/L显著下降(P=0.0083和0.0076);S100B含量为(18.6±7.3)pg/L,比对照组(6.6±1.0)pg/L显著增高(P=0.0069);脑脊液中Aβ、ApoE、S100B含量在GOSⅠ~Ⅲ级患者分别为(3.8±1.0)、(0.325±0.022)μg/L及(26±10)pg/L,在GOSⅣ~Ⅴ级患者中分别为(6.0±1.0)μg/L、(0.579±0.077)μg/L及(15±7)pg/L,GOSⅠ~Ⅲ级患者与Ⅳ~Ⅴ级患者相比,脑脊液中Aβ和ApoE含量明显降低(P=0.0086和0.0065),S100B含量则较高(P=0.0044)。结论SAH患者脑脊液Aβ和ApoE水平下降,可能与SAH患者脑损伤有关。检测两者在脑脊液中的含量,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张永红文新中徐吉光陈广迪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淀粉样Β蛋白载脂蛋白E类脑脊液
棘突固定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棘突固定装置。该棘突固定装置由两个呈“7”字形的棘突固定装置本体相互反置扣合而成,所述棘突固定装置本体由横边和纵边构成,所述横边的一个顶端设有调节孔,另一个顶端设有固定孔,所述纵边上...
火雷鸣郑茂华张永红杨刚徐吉光文新忠
GPR5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
201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GPR56及其mRN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状态,分析GPR56表达程度与胶质瘤级别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8例胶质瘤患者标本作为观察组,以6例脑外伤患者切除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以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半定量检测法检测GPR56及其mRN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述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GPR56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18120),在Ⅰ-Ⅲ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18118),在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38例脑胶质瘤中GPR56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84%(32138);且GPR56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低级别与高级别胶质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PR56在胶质瘤中高表达,且胶质瘤标本中GPR56mRNA的表达比较稳定。可作为一种标记物。
杨刚郑茂华徐吉光袁伟
关键词:胶质瘤脑肿瘤
棘突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棘突固定装置。该棘突固定装置由两个呈“7”字形的棘突固定装置本体相互反置扣合而成,所述棘突固定装置本体由横边和纵边构成,所述横边的一个顶端设有调节孔,另一个顶端设有固定孔,所述纵...
火雷鸣郑茂华张永红杨刚徐吉光文新忠
文献传递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
文新忠张永红田永强魏花萍杨刚徐吉光郑茂华火雷鸣陈广迪
该课题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对两组条件相似的颅脑损伤患者共40例进行随机配对的前瞻性研究;其中治疗组于入院后24h开始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采用6000U/次,皮下给药,隔日1次共两周。对照组...
关键词:
关键词:颅脑损伤治疗神经保护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颅脑损伤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加重1例
2003年
徐吉光陆军兰
关键词:颅脑损伤肌萎缩侧索硬化症CT氧化应激学说自身免疫学说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两组条件相似的颅脑损伤患者共40例进行随机配对的前瞻性研究;其中治疗组于入院后24 h开始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采用6 000 U次/,皮下给药,隔日1次共2 w。对照组不给予rhEPO处理,其他处理同治疗组,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两组患者脑脊液谷氨酸含量,并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脑脊液谷氨酸含量及预后有明显差异,治疗组脑脊液谷氨酸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预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使用rhEPO可减轻损伤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对颅脑损伤患者有神经保护作用。
张永红文新忠徐吉光陈广迪郑茂华杨刚火雷鸣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颅脑损伤谷氨酸神经保护
高钠血症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7
2004年
目的 探讨高钠血症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4 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并发高钠血症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为 6 1.9% ,高钠血症全部出现于伤后 1周内 ,发生于伤后 2 4小时内者 12例 ,死亡 8例。伤后 2 4小时内出现高钠血症主要为原发性下丘脑损伤所致 ,2 4小时后出现者也与使用脱水药有关。结论 高钠血症为重度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 ,对患者影响极大 ,病死率很高 ,应重视并预防。
徐吉光陆军兰
关键词:高钠血症颅脑损伤
盐酸曲马多口腔药膜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制备盐酸曲马多口腔药膜并对其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方法 以水溶性壳聚糖、聚乙二醇 60 0 0、聚乙二醇 4 0 0 0、明胶及甘油为基质制备盐酸曲马多口腔药膜 ,建立其质量控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中盐酸曲马多的含量 ,检测波长为 2 71nm ,流动相为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 (pH 4 .5 )—甲醇 (4 0 :60 )。结果 盐酸曲马多口腔药膜处方组成恰当 ,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准确。HPLC法测定盐酸曲马多口腔药膜的含量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2 8% ,RSD为 1.4 4% (n =6)。结论 该膜剂处方组成合理 ,制备方法可行 ,质量控制能够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张建林李平徐吉光陈莉娅
关键词:盐酸曲马多口腔药膜水溶性壳聚糖镇痛药
依达拉奉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40例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接受脑外伤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同时于入院后24 h开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共2周。2组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伤后6个月时的疗效,并测定治疗后7、15 d脑脊液谷氨酸、IL-6含量,于治疗后1个月记录清醒例数及平均清醒时间,于入院24 h、7 d、24 d测定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机制。结果:依达拉奉组谷氨酸、IL-6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预后优于对照组(P<0.01)。2组均无凝血障碍及肝肾并发症。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脑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张永红叶彩霞徐吉光文新忠
关键词:依达拉奉原发性脑干损伤谷氨酸IL-6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