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康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氮氧化物
  • 2篇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一氧化碳
  • 1篇优化设计
  • 1篇再生过程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瞬态
  • 1篇瞬态模拟
  • 1篇汽车
  • 1篇汽车车身
  • 1篇氢气
  • 1篇铑催化剂
  • 1篇吸能
  • 1篇吸能结构
  • 1篇力学模型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化
  • 1篇反应机理
  • 1篇薄壁

机构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海德堡大学

作者

  • 4篇徐康
  • 2篇苏庆运
  • 2篇马兵
  • 1篇李艳宾
  • 1篇陈家骅

传媒

  • 1篇内燃机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瞬态下铑催化消除汽车尾气污染物的详细机理
全球气候变暖,对汽车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稀燃发动机(Lean-Burn Engine)在提高燃烧效率减少CO2排放的同时,还能够降低CO和HC的排放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稀燃发动机燃烧过程中存在的过量O2有利于...
徐康
关键词:反应机理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文献传递
柴油机LNT再生过程中铑表面H_2还原NO_x的详细反应机理被引量:4
2013年
考虑到柴油机稀燃NOx捕集技术(LNT)浓燃再生阶段会产生较多的H2,研究了H2在Rh催化剂表面还原NOx的反应.建立了Rh表面H2-NO反应体系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模型,该模型包括6种气相组分、10种表面组分及19步基元反应,其中包括NH3及N2O等重要中间产物的生成反应.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与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并进一步对表面组分覆盖度、NO反应路径和各基元反应的敏感性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H2体积分数相对较低的条件下((NO)/(H2)=1.95),150~310,℃温度内,NO还原过程中有大量N2O生成,且最终产物N2主要是通过Rh表面吸附态N2O解离生成.同时,敏感性分析表明,N2O的相关基元反应对NO还原有着重要影响.
苏庆运马兵陈家骅李艳宾徐康
关键词:柴油机氮氧化物氢气铑催化剂
局部表面纳米化嵌套式多胞型薄壁组合吸能结构研究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安全事故也不断攀升。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对社会发展尤为重要。汽车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之一,对车机自身性能的提升以及车内乘员的安全防护尤为重要。车机系统中的吸能装置是车身功能模块重...
徐康
关键词:汽车车身优化设计
瞬态条件下Rh表面CO-O2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CO/O在Pt、Pd、Rh等贵金属催化剂表面反应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早在20世纪初Langmuir就对CO在Pt表面的氧化反应做了最初的研究。对于这一看似简单的反应,经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研究探索,至今仍然存...
徐康马兵苏庆运
关键词:RHCO氧化瞬态模拟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