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志兵

作品数:70 被引量:530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1篇前列腺
  • 17篇腹腔
  • 17篇腹腔镜
  • 16篇前列腺癌
  • 16篇腺癌
  • 11篇切除
  • 11篇切除术
  • 10篇肿瘤
  • 9篇手术
  • 9篇结石
  • 9篇根治性
  • 8篇前列腺切除
  • 8篇前列腺切除术
  • 8篇细胞
  • 8篇根治性前列腺...
  • 8篇根治性前列腺...
  • 8篇膀胱
  • 6篇增生
  • 6篇肾镜
  • 6篇碎石

机构

  • 70篇复旦大学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70篇徐志兵
  • 58篇王国民
  • 38篇郭剑明
  • 27篇孙立安
  • 22篇朱延军
  • 22篇王杭
  • 17篇杨渊峰
  • 14篇刘宇军
  • 12篇陈伟
  • 11篇姜帅
  • 10篇张建平
  • 10篇戎瑞明
  • 10篇徐叶青
  • 9篇许明
  • 9篇武睿毅
  • 8篇徐磊
  • 8篇张永康
  • 7篇林宗明
  • 7篇胡骁轶
  • 7篇朱同玉

传媒

  • 12篇中华泌尿外科...
  • 9篇复旦学报(医...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健康促进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医学参考
  • 2篇微创泌尿外科...
  • 1篇劳动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与CT融合图像评价^125I粒子在靶器官中的分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结合全身扫描,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与CT融合图像对植入的放射性^125I粒子在体内分布的评价。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治疗的47例^125I粒子植入患者中,6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了超声诱导下^125I粒子植入,另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诱导下行支架和^125I粒子链条植入到血管腔内。所有患者在^125I粒子植入24h后行全身扫描,再根据^125I粒子所在部位行SPECT与CT显像检查。结合全身扫描图像和SPECT与CT图像对植入^125I粒子的分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全身扫描图像为SPECT与CT检查提供准确定位,但无法显示粒子的准确解剖部位。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5例患者植入粒子在前列腺内分布较好,而1例患者粒子植入到右侧精囊腺内;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40例血管腔内的粒子链条位于合理的位置,1例植入到上腔静脉内的粒子链条脱离到右心腔内。结论结合全身扫描,SPECT与CT融合图像可以评价^125I粒子在靶器官的分布情况,能及时发现位置偏离的粒子。
石洪成顾宇参颜志平徐志兵修雁李蓓蕾朱玮珉陈曙光王国民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放射性同位素前列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前列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初步体会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索达芬奇机器人治疗前列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7年2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伴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前列腺癌伴发冠心病的患者共31例,平均年龄68(58~78)岁。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为17.0(1.81~66.0)ng/ml;手术全部成功,术前抗凝药物停服时间为8.8(6~21)d;手术时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准备时间为21(13~40)min;平均手术时间139(90~230)min,平均出血量161(20~450)ml。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为12(7~25)d,导尿管保留时间为15(7~23)d。术后6周复查PSA为0.07(0~0.5)ng/ml。结论:机器人手术在伴发冠心病的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姜帅郭剑明孙立安武睿毅张建平刘立王杭朱延军徐志兵
关键词:前列腺癌达芬奇机器人冠心病
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中血液学不良反应的诊治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中患者血液学不良反应的诊断、分级和处理经验。方法转移性肾癌患者62例。男44例,女18例。年龄25-75岁。临床诊断均为晚期或不可手术的肾细胞癌,并至少有1处可测量的转移病灶。初始患者均采用舒尼替尼50mg/d口服,用药4周,间歇2周的治疗方案。每个周期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每2个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价。结果62例患者中,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50例(80.6%),主要表现为血小板、白细胞降低和贫血,其中1-2度反应32例(51.6%),3-4度反应18例(29.0%)。1-2度反应给予药物对症治疗;3-4度反应需要将舒尼替尼减量或停药,同时予对症处理。5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最终耐受舒尼替尼治疗。21例药物减量,其中9例(42.9%)为血液学不良反应所致。结论舒尼替尼对晚期转移性肾癌的病情控制有显著效果,血液学不良反应是用药后较常见的现象,合理、及时地处理血液学不良反应是获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胡骁轶王国民郭剑明林宗明孙立安许明徐志兵王杭戎瑞明仓晨
关键词:肾细胞苹果酸舒尼替尼药物毒性血液学
前列腺癌的放射性种子治疗
2002年
徐志兵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肿瘤适应证
代谢综合征与泌尿系结石复发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泌尿系结石复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资料,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修订后的M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随访24~ 72个月,中位时间47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21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其中52例伴有MS.MS组29例(55.8%)出现泌尿系结石复发,非MS组为66例(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2).Kaplan-Meier曲线显示,MS组中位复发间隔为36个月,非MS组为59个月(Log-rank检验,P=0.019).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S与泌尿系结石复发相关(HR=1.817,95%CI1.105~2.988,P=0.011),而性别(P =0.336)、年龄(P =0.246)及初次就诊时是否为复发性泌尿系结石(P=0.051)与泌尿系结石复发不相关.结论 MS是泌尿系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合并MS的结石患者,预防结石复发时应重视MS的治疗.
陈星郭剑明王国民徐志兵王杭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尿路结石复发
^(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 方法应用Prowess2. 42治疗计划系统经直肠超声引导,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5例,临床分期T2b 4例,T3 1例。Gleason评分7分3例, 6分1例, 9分1例。术前PSA5. 3 ~8. 7ng/ml。 结果 治疗后随访12~18个月。5例患者PSA明显下降, 12个月后均低于0. 5ng/ml;术后3个月开始前列腺体积缩小;术后短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状,IPSS评分上升,尿流率下降,但3个月后逐渐好转。患者未出现血尿、血便、直肠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适用于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好,并发症少,并有较好的放射安全性。
王国民徐志兵朱延军徐叶青陈绍亮曾昭冲程文英
关键词: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适应证并发症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437例报告
目的介绍da Vinci S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437例的开展情况,总结评估RAR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的技术优势是放大的高清晰度三维视野、灵活的器械操作系统。尤其适用于泌尿外...
孙立安王国民郭剑明武睿毅徐志兵刘宇军张建平姜帅陈伟朱延军徐磊杨渊峰胡晓轶刘立王杭许明戎瑞明朱同玉
微小RNA-143和微小RNA-29a对膀胱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与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基因甲基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143和miR-29a对T24膀胱癌细胞株生长、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与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关系.方法 化学合成miR-143和miR-29a的模拟物(mimics),并转染T24膀胱癌细胞株.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miRNA mimics的转染效果.根据转染mimics的不同,分为WT组(不作任何处理的T24细胞)、NC组(转入不含miRNA的mimics的阴性对照)、M1组(转入含miR-143的mimics)、M2组(转入含miR-29a的mimics).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改变,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ASSF1A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 RT-PCR证实两组mimics转染成功.WT、NC、M1和M2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3.4%、12.4%和13.3%.M1和M2组S期细胞有所增加.NC、M1和M2组细胞侵袭抑制率分别为2.0%、16.5%和13.2%,M1和M2转染组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miR-29a的M2组RASSF1A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质含量较NC组增加,但与M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P检测结果显示,WT、NC和M1组RASSF1A基因均呈完全甲基化,M2组呈部分甲基化状态.结论 转染miR-143和miR-29a可使T24膀胱癌细胞株细胞凋亡增加、侵袭能力减弱.转染miR-29a可以部分抑制RASSF1A基因甲基化,从而使该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增加.
朱延军王国民徐志兵龙启来郭剑明
关键词:微小RNA膀胱癌甲基化转染
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附16例报告)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经脐单孔腹腔镜(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取石、置管和缝合打结方法进行改良,探讨其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势。方法:2015年7月~2016年12月,采用改良经脐LESS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2~66岁,平均46.25岁;左侧9例,右侧7例;结石最大直径平均1.6cm,均伴不同程度肾积水。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药应用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结石清除率100%。平均手术时间74(60~115)min,平均术中失血量36(20~60)ml,术后肠道恢复时间24~36h,平均引流管留置时间3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d。仅1例术后需静脉注射镇痛药1次。随访1~17个月,16例肾积水均获改善,无结石复发,无输尿管狭窄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经脐LESS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术程简便,术后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陈伟王国民郭剑明徐志兵仓晨龙启来奚伟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输尿管结石
雄激素及其受体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1年
曾祥斌徐志兵金泰
关键词:雄激素雄激素受体前列腺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