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正平
作品数:
2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吉沙娟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化科学
主题
2篇
数学
2篇
教学
1篇
心理
1篇
学问
1篇
愉悦感
1篇
数学教学
1篇
数学美
1篇
数学问题
1篇
恐惧
1篇
恐惧心理
1篇
激发学习兴趣
1篇
案例分析
机构
2篇
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2篇
徐正平
1篇
吉沙娟
传媒
1篇
数理化解题研...
1篇
网络科技时代
年份
1篇
2008
1篇
2006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关于数学问题式教学的探索——《不等关系》案例分析
2008年
《不等关系》是苏教版高中必修五第十三章的第一节,一改以往所有教材的设计,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校外实际生活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对这类问题持恐惧心理。《不等关系》成为本章的序幕,是过去的教材所没有的。
徐正平
关键词:
案例分析
数学问题
教学
恐惧心理
挖掘数学美 激发学习兴趣
被引量:1
2006年
美,字典上解释:“好看”“令人满意的”“好”“得意”。数学美应是“数学中能带给人愉悦的东西”。学生学习数学枯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体会到“数学美”,不懂得欣赏数学美或缺少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因此,充分挖掘数学美,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欣赏数学美。
徐正平
吉沙娟
关键词:
数学美
愉悦感
数学教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