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智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电子电信历史地理更多>>
- 日本海洋公共外交:缘起、手法、效果
- 2023年
- 日本公共外交始于文化宣介,曾以培养对象国民众对日本的好感为主要目标。自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海洋公共外交逐渐成为日本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公共外交也随之从文化公共外交嬗变为战略公共外交。围绕涉海领土主权和权益争端的公共外交是日本海洋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目的主要是宣传日本的外交政策主张,服务地缘竞争。日本海洋公共外交多措并举,对中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值得注意并加强研究应对。
- 王旭徐永智
- 关键词:公共外交外交政策领土主权
- 日本野田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与举措
- 2012年
- 今年9月,日本实施钓鱼岛“国有化”政策遭到中国的强烈反对,中国采取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常态化巡航等反制措施。对此,日本野田政府在坚持所谓“不存在争议”的立场基础上,断章取义地列举所谓“历史事实”以充实论据,主张“领有钓鱼岛”完全符合国际法;针对其“国有化”政策本身进行辩解,重复“国有化”目的在于对中日关系不致造成太大冲击的荒谬逻辑,借机强化海上力量;要求美国重申保护日本并作表态,借机深化日美同盟针对中国一面,积极利用双边、多边场合宣传自身主张,扮演日中关系中的“冷静者”、“受害者”角色。
- 徐永智
- 关键词:钓鱼岛问题政府国有化领海基线历史事实断章取义
- 琉球群岛范围解析
- 2013年
- 日前,日本外务省网站刊载“尖阁诸岛”文件,引用《人民日报》1953年1月8日一篇题为“琉球群岛人民反对美国占领的斗争”文章作为“证据”,证明“中国曾认为尖阁诸岛(即钓鱼岛)是冲绳的一部分”。①姑且不论日方以一篇媒体资料性文章作为领土主权论据如何荒唐,单就日方对琉球群岛的界定,就是十足的断章取义、自欺欺人。
- 孙建红汤祺徐永智
- 关键词:《人民日报》领土主权断章取义资料性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 2021年
- 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出身政治世家,是自民党岸田派领袖,受派系力量及党内大佬之助2021年9月29日成功当选自民党第27任总裁,10月4日当选日本第100任首相。岸田内阁支持率低开将影响其执政前景;与大佬、派系关系紧密亦会导致其难以维持安倍、菅内阁时"首相独大"的政治路线。岸田内阁内外政策受各种因素影响,不确定性将明显上升。
- 霍建岗汤祺徐永智颜泽洋
- 关键词:日本首相自民党执政前景安倍不确定性派系
- 日本外相林芳正
- 2021年
- 林芳正(Hayashi Yoshimasa)出生于政商世家,历任防卫相、经济财政政策担当相、农林水产相、文部科学相等职务,2021年11月10日出任岸田文雄新内阁外相。他之所以被选为外相,有其知美、知华和拥有广阔国际视野的因素,也有岸田首相希望安排自己人、贯彻外交方针的考虑。因长期从事对华交流,林芳正此前的对华认识相对客观。他就任后有意淡化所谓亲华色彩,着力强调自身与岸田外交方针的一致性。
- 徐永智郑文杰
- 关键词:外交方针
- 日本新任防卫相中谷元
- 2015年
- 2014年12月25日,日本自民党赢得众议院选举后,安倍首相再次组阁。中谷元(Gen Nakatani)接替前防相江渡聪德并兼任安保法制担当相。中谷元曾在小泉内阁时任防卫厅(2007年升格为防卫省)长官,其后任自民党安保调查会会长等职,深度参与了冷战后日本安保立法工作,安保立法经验丰富。中谷元无论在政治理念还是相关业务方面都符合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政策的要求,是安倍完成政治目标的适合人选。
- 徐永智王宇翔
- 关键词:日本自民党防卫厅政治理念众议院选举集体自卫权小泉内阁
- 国际卫星导航发展态势探析被引量:2
- 2014年
- 近年来,国际卫星导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12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美、日、俄等主要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博弈随之展开。本文拟梳理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发展态势和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 骆永昆李峥徐永智刘冲王海霞
-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世界主要国家无源定位博弈
- 日本“印太战略”的新走向被引量:2
- 2024年
- 日本“印太战略”由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经现任首相岸田文雄继承和发展,已经逐步确立。当下日本“印太战略”理念宽泛,议题和伙伴广泛,泛安全化色彩浓重,是兼具结盟性、遏华性、安全性和全球性的综合国际战略。日本强化“印太战略”受维系经济强国地位、“政治大国”夙愿以及遏制中国等考虑的驱动,将影响全球发展、损害区域海洋安全、干扰中国统一进程。同时,日本强化“印太战略”也面临着战略透支、经济基础不稳和外部支持不牢三重制约,这些制约因素虽难以在短期内扭转日本强化“印太战略”的方向,但将限制其成效。
- 王旭徐永智
- 从地图等历史文献看日本对钓鱼岛主权主张的荒谬性被引量:2
- 2013年
- 日本政府主张,1895年初将钓鱼岛“划归冲绳”时,该岛属“无主地”;此后数十年间日本对钓鱼岛表示了“明确的领有意志”,民间人士对钓鱼岛的“开拓”则是重要证据;中国政府及台湾当局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是因为发现了石油。笔者通过查阅地图、文献、日本政府文书等资料发现,日本政府1885年即清楚了解钓鱼岛上存在清朝活动痕迹,从1895-1967年的日本地图中很难看出日本曾明确对钓鱼岛的领有意志,外界亦难以知晓日对钓鱼岛主权主张,日本政府蓄意夸大了古贺家族对钓鱼岛的“开拓事迹”,其强化对钓鱼岛的主权宣誓与钓鱼岛海域发现石油存在时间上的紧密联系。
- 徐永智
- 关键词:钓鱼岛主权历史文献地图荒谬性日本政府IT
- 日本海域态势感知体系的构建与影响评析被引量:3
- 2023年
- 海域态势感知(MDA)是大国海洋博弈新焦点,历经政策准备期和成熟期,日本构建起了具备较强感知能力、服务于政府各部门的MDA体系。其MDA体系领导体制顺畅,操作重视协同配合,能有效整合与共享天空岸海多来源信息。下一步,日本将继续升级MDA体系,力求实现对船舶实时跟踪,在“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等机制下向外国提供预警性情报,与美军“融为一体”以联手应对“威胁”。日本长期将MDA视为海洋施政重点,主要动因在于对“中国威胁”的错误判断和“助美遏华”的野心。日本MDA体系以掌握中国船舶动向为主要目标,既是日本建设“区域拒止”能力的一环,也是美日同盟增强对中国“遏制与应对能力”的情报基础。鉴于日本将大量装备进攻性武器,日本构建、强化MDA体系将打破西太海上战略平衡。此外,日本积极开展MDA外援,将加剧我国与南海沿岸国的涉海矛盾,增强相关国家对日安全依赖,助推地区秩序“阵营化”。中国应高度警惕日本MDA体系的负面影响,加紧构建自身MDA体系。
- 徐永智王旭
- 关键词:海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