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政琦

作品数:27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肠癌
  • 6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肿瘤
  • 4篇抑制剂
  • 4篇制剂
  • 4篇木姜子
  • 4篇木姜子属
  • 4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手术
  • 3篇细胞
  • 3篇5-LOX
  • 2篇滇产
  • 2篇学成
  • 2篇直肠癌手术
  • 2篇人胚
  • 2篇人胚胎

机构

  • 23篇昆明医科大学
  • 7篇云南大学
  • 2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市妇幼保...
  • 1篇昆明铁路局
  • 1篇云南省曲靖市...

作者

  • 25篇文政琦
  • 15篇李文亮
  • 13篇王志强
  • 10篇杨军
  • 8篇李碧桃
  • 6篇杨靖华
  • 6篇汪云松
  • 5篇张洪斌
  • 4篇殷亮
  • 4篇黄凤昌
  • 3篇陈明清
  • 3篇黄鉴
  • 2篇梁锐
  • 2篇珠珠
  • 2篇刘为青
  • 2篇陈天星
  • 2篇许宁
  • 2篇周锐泽
  • 2篇董坚
  • 2篇邓俊

传媒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中草药
  • 2篇科技信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云南医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重癌3例
2003年
文政琦李碧桃刘丽娟
关键词:病理诊断放疗
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比较被引量:21
2012年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人胚胎干细胞(hESCs)体外培养的饲养层细胞,但MEFs存在寿命短、动物源性污染等问题,需要探索适于hESCs体外培养且寿命长的人源性饲养层.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分别原代培养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s),探索hFFs原代培养的最佳方法,为hFFs作为饲养层在hESCs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状态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显示两种原代培养方法获得的hFFs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均符合成纤维细胞;通过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及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两种原代培养方法获得的不同代数的hFFs均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传代10余代仍能保持较好的细胞形态,可以制备成饲养层用于hESCs的研究.
王志强梁锐陈明清邓俊李文亮陈天星文政琦杨军
关键词:原代培养组织块法饲养层人胚胎干细胞
两种不同关腹方法对结直肠癌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关腹方法对于结直肠癌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影响,分析其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份共计252例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利用可吸收线进行分层关腹...
张洪斌李文亮文政琦王志强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
基于全新药物设计方法的木姜子属酰胺类化合物5-LOX抑制剂筛选研究
2023年
目的采用基于分子对接及从头设计的方法从木姜子属酰胺类化合物中寻找潜在的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抑制剂并改造提高其预期活性。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收集了木姜子属植物中现已分离鉴定的酰胺类化合物10个。应用分子对接技术,通过与5-LOX抑制剂筛选相关的蛋白结晶的对接分析,筛选出木姜子属植物中最优的酰胺类化合物。再以该化合物为基础进行分子库扩充,并通过对该分子库进行类药规则和ADMET筛选,选择其中排名前五的分子进行从头设计碎片生长,最后再从设计结果中筛选出更优的5-LOX潜在抑制剂。结果通过分子对接分析筛选出了木姜子属植物中最优的酰胺化合物N-反式-3,4-亚甲基肉桂酰-3-甲氧基酪胺,利用类药规则和ADMET筛选出9个相对符合药理毒理性质要求的类似分子,采用从头设计方法筛选了出打分值较高的候选化合物6个,并初步阐释了优良5-LOX抑制剂可能的活性残基结合情况。结论木姜子属中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能通过抑制5-LOX来发挥抗炎活性作用,相对于传统筛选和改造,分子对接和从头设计技术节约了大量的资源,为新型5-LOX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夏侯真如薛孟祺汪欣怡字慧敏文政琦李碧桃杨靖华
关键词:木姜子属酰胺类化合物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m FOLFOX6方案化疗,研究组在化疗开始时应用胎盘多肽8 ml,静脉滴注,连用14天,所有患者完成6个周期的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结果 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4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外周神经毒性和肝功能损害等。研究组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研究组白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赵利荣李文亮文政琦杨军殷亮王志强黄鉴黄凤昌
关键词:胎盘多肽结直肠癌化疗毒副反应
NOSES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2023年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6年6月至2020年11月诊治的83例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标本取出方式分为NOSES组(34例)和腹腔镜辅助(LAP)组(4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便时间、淋巴结检出数目、术后合并严重并发症、术后合并切口感染、术后使用额外镇痛药物、切口满意程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两组间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的检出数目、术后合并严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OSES组手术后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NOSES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LAP组,NOSES组额外使用镇痛药物占比低于LAP组,NOSES组切口满意占比高于LAP组,NOSES组术合并切口感染占比低于L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OSES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更微创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优势。
刘袭红魏于博周锐泽文正伟范世攀刘世呈李文亮文政琦
关键词: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近期疗效
喙尾琵琶甲化学成分的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喙尾琵琶甲Blaps rhynchoptera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MCI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运用MTT法评价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喙尾琵琶甲虫体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6-羟基-3-甲基-3,8-二乙基-2-吲哚酮(1)、blapindole I(2)、blapindole K(3)、尿嘧啶(4)、胸腺嘧啶(5)、胸腺嘧啶脱氧核苷(6)、对羟基苯甲酸(7)、对羟基苯乙酸(8)、对苯二酚(9)、2-甲基对苯二酚(10)、2-乙基对苯二酚(11)、原儿茶酸(12)、羟基酪醇(13)、香草醇(14)、原儿茶醛(15)、N-乙酰基多巴胺(16)、对羟基苯丙酸甲酯(17)、苯乙酸(18)、1-H-吲哚-3-羧酸(19)、12-羟基硬脂酸(20)和乌金苷(21)。化合物1、10和11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_(50))值分别为7.95、3.23和4.13μmol/L;化合物10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IC_(50)值为19.11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吲哚酮类化合物,命名为琵琶甲酮A。化合物4、5、8、14、17、18、20、21为首次从琵琶甲属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对K562细胞表现出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10和11显著强于顺铂(IC_(50)=40.90μmol/L)。化合物10对HCT116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与顺铂作用相当(IC_(50)=19.80μmol/L)。
张兴平周轶平缪晶茜李碧桃文政琦王扣
关键词:细胞毒活性
腹腔镜下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aroscopic 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L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4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LELAPE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min)323.78(185~473),平均术中失血量168.81mL(20~800mL);术中均未发生肠道穿孔及肿瘤破溃,未发生前列腺、精囊腺、阴道、尿道及神经等副损伤,环周切缘(CRM)阴性41例(97.6%),阳性1例(2.4%),39例(92.9%)行盆底重建,3例(7.1%)未行盆底重建;术后并发症:未行盆底重建1例小肠坠人盆底致肠梗阻;排尿功能障碍1例,会阴部切口脂肪液化致延迟愈合4例(9.5%),其中合并盆底积液及感染2例(均系术前放化同期治疗患者),其余患者均甲级愈合;术后拔引流管时间10.9d(6~20),术后拔尿管时间7d(5~14d),术后住院时间15.2d(6—31);术后病理分期:Ⅰ期0例,Ⅱ期20例(47.6%),Ⅲ期21例(50%),Ⅳ期1例(2.4%);术后随访3~36月,会阴区局部复发3例,局部复发率为7.1%.结论LELAPE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以降低CRM阳性率,降低术中肠穿孔等副损伤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从而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LELAPE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应该是安全、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文政琦李文亮赵静娇鲁峰杨军王志强张洪斌李碧桃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木姜子属阿朴菲型生物碱的COX-2抑制剂研究(Ⅱ)被引量:1
2020年
木姜子属植物(Litsea)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分子对接软件Molegro Virtual Docker 6.0(MVD)研究了木姜子属植物中34个阿朴菲类生物碱与炎症反应中的关键酶—环氧合酶2(COX-2)的抑制作用,综合打分函数与相互作用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阿朴菲生物碱与COX-2之间的构效关系,并获得4个打分等于或高于阳性药物艾瑞昔布的分子(1,2,25,26).
薛孟祺汪欣怡夏侯真如夏绫誉杨平杨念琦张菊玉汪云松文政琦杨靖华
关键词:木姜子COX-2分子对接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检测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的信号通路。方法 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0.5、1、1.5、2μmol/L)的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设置卡培他滨阳性对照组;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上述不同浓度的阿帕替尼处理后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其对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Bcl-2,Bax,Caspase-3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其对Akt、p-Akt、Erk1/2和p-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细胞毒性检测结果表明,阿帕替尼在体外能有效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IC50为1.335μmol/L。Annexin-V/PI双染法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阿帕替尼能显著的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阿帕替尼可以诱导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的表达,并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信号通路蛋白的结果表明,在阿帕替尼处理后p-Akt和p-Erk1/2的表达显著降低,而Akt和Erk总蛋白水平没有变化。结论阿帕替尼可通过抑制MAPK/Erk、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抑制HCT-116细胞增殖的目的。
殷亮王荩黄凤昌张云飞许宁文政琦李文亮董坚
关键词:凋亡MAPK/ER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