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星

作品数:10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遥感
  • 3篇遥感监测
  • 3篇石羊河流域
  • 3篇流域
  • 3篇河流域
  • 2篇数据管理
  • 2篇伽马射线
  • 2篇绿洲
  • 2篇监视器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遥感与GIS
  • 1篇在轨标定
  • 1篇阵列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沙地
  • 1篇沙漠化
  • 1篇射线
  • 1篇数据管理系统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篇文星
  • 6篇段翰晨
  • 5篇廖杰
  • 5篇薛娴
  • 3篇李陆
  • 3篇董永伟
  • 3篇吴伯冰
  • 3篇师昊礼
  • 3篇王涛
  • 3篇文星
  • 3篇刘江涛
  • 2篇张力
  • 2篇孙建超
  • 2篇王瑞杰
  • 1篇颜长珍
  • 1篇高旻
  • 1篇高旻
  • 1篇张来宇
  • 1篇刘鑫
  • 1篇张永杰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核技术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遥感的近30年来河西地区盐碱地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河西地区为研究区,采用1975年MSS影像及1990年、2000年、2007年的TM和ETM+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4期盐碱地现状信息和3期盐碱地时空变化信息,对研究区近30年来的盐碱地现状与动态变化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盐碱地总面积整体上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00年其分布面积达到峰值,为10554.28km2。2)盐碱地在1990年到2000年间急剧扩张,2007年盐碱地面积与2000年时相比虽然有所减少,但相比1975年还是有大幅扩张。3)气候、地形地貌和水文因素是河西地区盐碱地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人类活动是近30年来盐碱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廖杰文星
关键词:遥感盐碱地
GRM在轨标定探测器的设计和实现被引量:3
2019年
伽马射线监视器(GRM)上搭载的在轨标定探测器(GCD)用于在轨探头的增益控制,对于探测器在轨探测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其各部分电子学的原理设计、偏压补偿电路的高低温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投产加工及镶嵌源灌封设计等研制过程进行了描述,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验证及改进。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探测器的功能正确,且探测效率、峰位漂移变化等性能指标均满足任务要求,从而表明该设计可保证GCD在轨功能的可靠实现。
文星刘江涛文星刘江涛刘鑫李陆刘鑫王瑞杰师昊礼李陆
关键词:伽马射线暴SIPM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时空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为例被引量:61
2012年
利用1975年MSS影像,1992年、2006年、2010年TM影像和1999年ETM+影像等5个时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奈曼旗35年来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旨在为科尔沁地区沙漠化治理和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35年来,奈曼旗沙漠化土地面积总体呈逆转的趋势,沙漠化总面积减少了123.43km2,沙漠化土地主要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2)景观格局呈波动性变化,1999年以前,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增加,蔓延度和聚集度减小,破碎化程度加强,沙漠化程度上升,沙漠化主导类型为中度和重度沙漠化,1999年以后破碎化程度变弱,沙漠化程度明显下降,沙漠化主导类型转变为中度和轻度沙漠化;(3)1975-2010年间轻度和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最为明显,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了6.35km,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了7.24km。
段翰晨王涛薛娴郭坚文星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沙漠化
基于SpaceWire总线的γ射线监视器数据管理模块设计被引量:3
2018年
γ射线监视器(Gamma Ray Monitor,GRM)是计划于2021年发射运行的中法合作太空望远镜项目——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Space Variable Objects Monitor,SVOM)的4个载荷之一。GRM的数据管理模块采用基于AT7910芯片的Space Wire总线对数据进行收发,数据率为100 Mbit·s^(-1)。通过构建组路由(Group Adaptive Routing,GAR)判断主备机状态并选择数据发送通道,进而完成载荷和平台之间的信息传输。测试结果表明:利用Space Wire总线可以实现数据管理模块与卫星平台之间数据的交互。
田堂胜李陆文星文星张永杰董永伟张永杰张来宇师昊礼刘江涛
关键词:数据管理
SVOM卫星伽马射线监视器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022年
伽马射线监视器是SVOM卫星上的大面积、大视场、高探测效率的探测器载荷,主要完成硬X射线、软伽马射线的能谱观测和伽马暴触发.数据管理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载荷的遥测和遥控,进行探测器科学数据星上的预处理和管理,在轨实时产生伽马暴触发、光变曲线等信息进行快速下传,对伽马暴联合观测和精确定位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伽马射线监视器数据管理系统的物理需求,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单片机为核心的系统设计方案,以及数据预处理和管理的软件实现方法.各项测试结果表明,伽马射线监视器数据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和性能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
李陆董永伟文星文星刘江涛师昊礼孙建超王瑞杰王瑞杰高旻
关键词:伽马暴数据管理光变曲线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1975—2010年石羊河流域绿洲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31
2013年
应用RS和GIS技术,以石羊河流域绿洲为研究对象,对1975—2010年流域绿洲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结合气候变化、地表径流量和人类活动等资料探讨了绿洲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近35年来,石羊河流域绿洲整体规模呈波动变化的趋势,1975、1990、2000年和2010年,流域绿洲总面积分别为7 563.06、7 730.62、7 131.56km2和7 459.43km2。通过分析绿洲与荒漠面积之间的转化发现绿洲主要经历了"绿洲化-荒漠化-再绿洲化"的过程,绿洲面积缩小了103.63km2。绿洲内部耕地、城镇居民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而林地和草地面积缩小。绿洲的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但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以及地表径流的变化对绿洲演变的影响更为显著。
文星王涛薛娴段翰晨廖杰
关键词:绿洲遥感监测石羊河流域
石羊河流域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及荒漠化遥感监测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SPOT VGT NDVI数据对石羊河流域1999—2010年期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像元二分模型求算植被覆盖度,以植被覆盖度为指标对研究区荒漠化程度进行定量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12年来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为0.003 2 a-1。植被改善的面积远大于植被退化的面积,植被改善区域的面积为11 130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45%,主要分布在金昌、永昌、民勤、武威东部以及古浪的西北部地区;植被退化区域的面积为3 54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43%,主要分布在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东部和古浪南部的乌鞘岭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整体呈下降的趋势,极重度荒漠化土地明显减少,转化为重度荒漠化;非荒漠化土地的增加主要以绿洲的扩张为主。
文星段翰晨廖杰薛娴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植被指数荒漠化遥感
基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关中地区中世纪干旱过程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关中地区公元900-1199年的历史文献资料,采用旱涝等级和比值法对关中地区中世纪的降水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400年间,不同程度的干旱事件共发生169次,占总年数的42.25%,水涝事件发生83次,占总年数的20.75%,干旱是该时期气候的大背景。除此之外,作者还对研究区公元800-1199年的旱涝等级序列进行线性拟合和10年滑动平均分析,结果表明本区的干旱化过程自10世纪初开始,而公元856年为湿润期向干旱期的转折点。这次干旱过程也得到了来自黄土地层记录和其他研究的支持。
文星廖杰段翰晨薛娴
关键词:历史文献中世纪干旱事件
1975-2010年石羊河流域绿洲时空演变研究
应用RS和GIS技术,以石羊河流域绿洲为研究对象,对1975-2010年流域绿洲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结合气候变化、地表径流量和人类活动等资料探讨了绿洲变化的原凶.结果表明:近35年来,石羊河流域绿洲整体规模呈波动...
文星王涛薛娴段翰晨廖杰
关键词:绿洲遥感监测石羊河流域
文献传递
宁夏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遥感、GIS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地区2000~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变化幅度、年变化率和动态度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减少836.88 km2,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3.03 km2,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草地的增加幅度最大,为382.58 km2,其次是林地和建设用地。驱动力分析表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在短时间尺度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
段翰晨颜长珍宋翔李森文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遥感与GI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