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立志

作品数:45 被引量:38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3篇油气
  • 23篇盆地
  • 14篇松辽盆地
  • 12篇油层
  • 11篇成藏
  • 7篇油气成藏
  • 6篇松辽盆地北部
  • 6篇流体
  • 6篇北部
  • 5篇二叠统
  • 5篇扶余油层
  • 4篇油气运移
  • 4篇运移
  • 4篇流体势
  • 4篇勘探
  • 3篇地层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油气分布
  • 3篇油气勘探

机构

  • 27篇中国石油天然...
  • 25篇中国地质科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西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北京市地质工...
  • 3篇长江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哈尔滨石油学...

作者

  • 44篇施立志
  • 23篇王卓卓
  • 15篇张永生
  • 8篇邢恩袁
  • 5篇桂宝玲
  • 5篇林铁锋
  • 4篇王始波
  • 4篇王震亮
  • 3篇梁江平
  • 3篇苏奎
  • 3篇阮壮
  • 3篇林景晔
  • 3篇吴海波
  • 3篇祁越
  • 2篇陈萍
  • 2篇张立宽
  • 2篇张革
  • 2篇林铁峰
  • 2篇郑绵平
  • 2篇张英利

传媒

  • 5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国外测井技术
  • 2篇地球学报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质与资源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被引量:41
2015年
应用地质、地球化学、试油、钻井、测井等相关资料,对松辽盆地齐家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高三、高四油层组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本区致密油形成主要具备良好的烃源岩、储集层、源储配置及地层压力条件4个有利条件:青山口组一段、青山口组二+三段、嫩江组一段3套优质烃源岩为本区致密油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储集层条件较好,砂体类型多,主要有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各类砂体累计厚度大,在平面上分布范围较广,连续性好,为致密油的形成提供了聚集空间;三角洲前缘相储集岩体直接与烃源岩接触或者呈指状尖灭于湖相烃源岩之中或者与烃源岩互层,提供了良好的源储配置条件;致密油储集层存在异常超压,压力系数分布在1.20~1.50,为致密油提供了成藏充注动力。研究表明本区高三、高四油层组致密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凹陷的中心部位与凹陷周边的斜坡、阶地。
施立志王卓卓张革张永生邢恩袁
关键词:松辽盆地非常规油气
库车坳陷流体动力演化与流体演变史研究
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北缘是南天山山前断裂带,南缘是塔北隆起,呈NEE向展布,东西长约650km,南北宽约50-60km,面积约3.12×10<'4>km2.油气的运聚与成藏作用都是发生于地质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事件...
施立志
关键词:流体动力流体势油气运聚流体包裹体
文献传递
陕北奥陶纪盐盆海相钾盐调查新进展
张永生郑绵平邢恩袁桂宝玲王振涛樊馥吴素娟施立志张震孔凡晶王卓卓苏奎于冬冬赵海彤商雯君
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运聚成藏研究
大庆长垣是松辽盆地的主产油区之一,近年来在该区扶杨油层勘探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弄清扶杨油层的油气运聚成藏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本文应用地质、岩芯、录井、测井、测试及地震等资料,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在构造、油源、储层、盖...
施立志王始波张革王卓卓
关键词:扶杨油层油气运聚流体势
文献传递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是下步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之一,针对该研究区,运用各类地质、地球化学、试油、钻井、录井及分析测试数据,结合沉积学研究与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大庆长垣扶余油层的油气成藏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后认为,该区扶余油层的油源条件、沉积与储层条件、运移条件均较好,是成藏的主要条件,为油气的形成与富集提供了前提条件;大庆长垣扶余油层的油藏类型以复合油气藏为主,岩性与断层油气藏次之,背斜油气藏较少,复合油气藏主要发育于大庆长垣中央隆起的两翼,岩性和断层油气藏全区都有分布,背斜油气藏主要发育于大庆长垣中央隆起顶部附近;生油凹陷、储层岩性、断层是该区扶余油层成藏的主控因素;油气的成藏模式有单向供油侧向运聚模式、双向供油侧向运聚模式与上生下储垂向运聚模式3种。
王卓卓施立志张永生梁晓东
关键词:扶余油层成藏条件成藏特征
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异常流体压力演化史被引量:21
2007年
根据克拉2气田现今实测地层压力分析了异常高压发育的特征,并通过流体包裹体测试求取包裹体形成时期的古压力。计算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砂岩储层在距今8~6Ma(康村组沉积期末)时,古压力系数大致为1.09~1.18,发育过剩压力为4.6~9.6MPa的异常高压。在此基础上,以古、今压力数据为约束条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出下白垩统与侏罗系异常流体压力的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下白垩统储层流体压力经历了沉积型异常流体压力形成发展(白垩纪-库车组沉积期末)和沉积型异常流体压力萎缩—构造挤压型异常流体压力孕育(库车组沉积期末至今)两个阶段。康村组沉积早期沉积型超压开始出现,库车组沉积期末达到顶峰,过剩压力达40~50MPa;此后,在沉积型超压萎缩—构造挤压型超压孕育过程的耦合下,过剩压力曾降至25~30MPa,更新世起超压略有升高。侏罗系流体压力演化较为简单,吉迪克组沉积期开始出现超压,至库车组沉积期末达到高峰,此后异常高压逐渐萎缩。在克拉2气田的主要成藏时期(距今3~1Ma),烃源岩较储层具有更高的异常压力,源—储压力差为10~30MPa。
张立宽王震亮孙明亮施立志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数值模拟克拉2气田
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萨尔图油层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对英台-大安地区的成藏条件、油水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的成藏条件较好,具有充足的油源,储层物性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最好,河口砂坝次之,主要发育岩性圈闭及构造-岩性圈闭。工区油气分布受构造背景与沉积微相控制明显,产油气井主要分布在背斜(或鼻状)构造的顶部和翼部斜坡、储集性能较好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沉积微相中。工区的西部靠近源区,上倾方向不易产生有效的封堵,极易使油气散失,油气聚集往往与构造圈闭密不可分。工区东部位于有效生油区,砂岩透镜体等岩性油气藏有利于油气的运聚。
施立志王卓卓
关键词:沉积微相油气分布
内蒙古、河北交界区中二叠世三面井期岛弧型陆缘环境被引量:2
2021年
通过综合研究,恢复内蒙古、河北交界区中二叠世三面井期古地理环境,并在三面井组地层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首先采集三面井和朝海图两剖面出露的安山岩,进行锆石U-Pb测年,数据证明它们的喷发时代为中二叠世三面井期。其次在建组剖面附近发现一段\二段界线连续剖面,并研究界线上滚动球体成因,证明该界线上下地层沉积连续(整合)。再次,深入研究各类岩石的成因,区分火山碎屑岩和安山玢岩,在研究区确定“喷发中心相”和“近源相”。最后,结合球枕状沉积构造和火山碎屑生物礁所指示的特定环境,划分两条代表剖面(三面井村和朝海图)的相变序列,系统恢复研究区中二叠世三面井期二类岛弧型陆缘环境模式。环境模式由6个古地理单元组成,即滨岸潮坪、边缘坳陷、陆棚隆起、弧后盆地、火山岛弧和弧前盆地。
田树刚范嘉松施立志汪彪
关键词:火山岛弧锆石U-PB
塔里木盆地库车拗陷现今异常高压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12
2006年
为了恢复库车拗陷现今流体动力场,根据实测地层压力资料,研究了库车拗陷现今异常高压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纵向上在2 km深度以内地层压力基本正常,大多数为静水压力,在部分构造带出现异常高压,且超压与膏盐岩、膏泥岩的发育关系明显;平面上超压大部分分布在库车前陆逆冲带,塔北隆起几乎为静水压力.研究认为,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是克拉2气田超压成因的重要因素.
施立志王震亮姚勇王卓卓
关键词:静水压力异常高压欠压实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油分布及地质特征被引量:15
2014年
近年来,在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三油层组、高四油层组发现了资源潜力较大的致密油。为了弄清这些致密油的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通过应用各类地质、地球化学、试油、钻井、录井及分析测试数据,结合沉积学研究与数值模拟技术对致密油分布与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齐家凹陷的中心与凹陷周边的斜坡、阶地部位,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高三油层组、高四油层组。研究区发育青山口组一段、青山口二段+三段、嫩江组一段3套优质烃源岩,为致密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致密油储层沉积环境为三角洲相,致密油砂体类型有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与浅湖砂坝,砂体在平面上分布稳定、范围广,砂体厚度较大,连续性好;致密油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部分储层砂岩中含有碳酸盐与泥质胶结物成分,储层物性较差,高三油层组、高四油层组平均孔隙度为8.5%,平均空气渗透率为0.4×10-3μm2;储层含油性表明研究区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含油明显,泥岩基本见不到含油特征,泥岩中的粉砂质条带具有含油现象。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及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局部裂缝较发育,孔隙结构主要有粒间孔、粒间溶孔、微裂缝;三角洲前缘相储集岩体直接与烃源岩接触或者呈指状尖灭于湖相烃源岩之中或者与烃源岩互层,源、储配置关系好。这些认识对研究区的致密油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施立志王卓卓张永生
关键词:松辽盆地非常规油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