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钟

作品数:82 被引量:82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30篇水利工程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9篇长江口
  • 17篇数学模型
  • 14篇泥沙
  • 10篇海岸
  • 9篇数值模拟
  • 9篇值模拟
  • 8篇悬沙
  • 8篇湍流
  • 6篇北槽
  • 5篇悬沙浓度
  • 5篇盐沼
  • 5篇波浪
  • 4篇水流
  • 4篇近岸
  • 4篇口外
  • 4篇河口海岸
  • 4篇垂向
  • 3篇粘性泥沙
  • 3篇输沙
  • 3篇数学模拟

机构

  • 7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天津大学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1篇交通部天津水...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国家海洋信息...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交通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学院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广东省水文局
  • 1篇长江水利委员...

作者

  • 81篇时钟
  • 14篇李孟国
  • 7篇李世森
  • 6篇刘应中
  • 4篇陈吉余
  • 4篇程和琴
  • 4篇李艳红
  • 3篇王殿志
  • 3篇周洪强
  • 3篇卢丽锋
  • 3篇杨世伦
  • 3篇浦祥
  • 2篇朱志夏
  • 2篇秦崇仁
  • 2篇彭延建
  • 2篇张光正
  • 2篇翟强
  • 2篇范文静
  • 2篇李绍武
  • 2篇虞志英

传媒

  • 9篇海洋通报
  • 8篇泥沙研究
  • 7篇海洋科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海洋工程
  • 3篇石油教育
  • 3篇水运工程
  • 3篇中国港湾建设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力学学报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世界科学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海岸工程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第六届全国湍...
  • 1篇神州学人
  • 1篇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14篇2000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州中心渔港防波堤工程区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拟及底床冲淤计算
分别对温州中心渔港防波堤的3种不同轴线布置、不同长度方案进行了工程前后平面二维潮流场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半经验公式,进行了渔港内外底床冲淤计算.根据这些模拟和计算结果,分析了潮流及底床冲淤对防波堤的合理轴线布置和...
李孟国时钟吴以喜
关键词:防波堤数学模型水力计算
文献传递
海岸盐沼冠层水流平均流速分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0
2001年
利用室内水槽测量海岸盐沼植物冠层水流平均流速分布 ,对a)不同属种、b)同属种不同观测位置和流速、c)同属种不同高度、d)同属种不同密度的海岸盐沼植物冠层湍流结构作了分析 ,并探讨了冠层植物本身及其水流结构对粘性泥沙运动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揭示了冠层上、下水流的复杂性 :1)明显的三层结构 ,即冠层底部、过渡层、冠层上部水体层 ;2 )由于植物的柔弹性 ,冠层顶部与上层水体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界面波 ,导致一个次级流速最大值 ,在冠层内出现流速反转梯度 ( u/ z) ;3 )冠层顶部以上的水体水流切变流速u (切应力τb)大于冠层内的u (切应力τb) ,冠层内 (底部 )水流切变流速 (切应力τb)的减小有利于粘性泥沙的沉积 ;4 )植物冠层影响湍流强度和扩散。
时钟
关键词:粘性泥沙水槽湍流强度
垂向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及其在长江口北槽的应用被引量:18
2003年
应用变网格有限元方法,采用任意四边形等参单元,离散横向积分的 Navier-Stokes 方程,建立河口潮流垂向二维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长江口北槽水域两个观测站的潮流水位、流速垂线分布和整个北槽潮流流速纵向分布进行了模拟。潮流水位、流速垂线分布的模拟值分别与观测站的实测值可以较为吻合,证明了本文模型的实用有效。模拟得到的涨急、落急时刻整个北槽潮流流速纵向分布给出了定性的结果。
时钟李世森
关键词:垂向二维有限元长江口
稳定分层二层流室内实验早期格栅湍流结构
2021年
采用室内实验混合箱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本文研究了稳定分层无平均剪切二层流(上层淡水、下层盐水)振动湍流结构。对实验录像进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处理,获得垂向二维流场(垂直于格栅平面)瞬时速度和涡量,并用于计算:①时均速度和时均涡量;②均方根速度;③均匀程度和各向同性程度;④平均流强度;⑤时均泰勒的欧拉积分长度尺度;⑥时均湍动能和时均湍动能垂向通量;⑦水平和垂向速度的欧拉频谱。结果显示:(1)格栅方棒处时间平均速度方向垂直向上,而其两侧的时间平均涡量正负交替,表明格栅附近射流结构占据主要位置且存在反向涡旋对。(2)均方根速度随着距离格栅(水平面)高程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满足高程的-1.425(接近-3/2)幂次律,表明格栅湍流均方根速度的垂向变化较为剧烈。(3)靠近混合箱边壁处的均匀程度和各向同性程度都大于1,表明靠近混合箱边壁处存在各向异性湍流。(4)格栅反湍流强度的量级非0,但是,相对较小,表明平均流强度较低,故而,本实验结果仍可与无平均流的情况作对比。(5)时均泰勒的欧拉积分长度尺度随着距离格栅(水平面)高程的增大而线性增大,表明随着湍流向上发展,涡的平均尺度增大。(6)时均湍动能和时均湍动能垂向通量随着距离格栅(水平面)高程的增大而减小,而时均湍动能垂向通量为正值,表明远离格栅时均湍动能衰减,但是,始终向上传递。(7)水平和垂向速度的欧拉频谱随着距离格栅(水平面)高程的增大而减小,幂次律介于ω^(-1)和ω^(-5/3)(ω为频率)之间,表明水平和垂向的湍流脉动能量远离格栅均衰减,并受湍流的有限雷诺数效应的影响。
邓莹莹时钟
关键词:格栅湍流结构粒子图像测速
近岸多向不规则波传播变形的数学模型被引量:3
2006年
开发了考虑非线性弥散作用的缓坡多向不规则波传播变形的数学模型,首先,根据线性波动的叠加原理和波浪方向谱理论,以考虑非线性弥散影响的规则波缓坡方程为基础,推导出考虑非线性弥散影响的缓坡多向不规则波传播变形的微分方程;其次,基于以上方程使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实验室波浪试验资料对本数学模型进行验征计算;最后,对非线性弥散对波浪传播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数学模型合理、可信;在浅水区,非线性弥散作用明显,考虑非线性弥散作用十分必要.
李孟国秦崇仁时钟
关键词:绕射数学模型方向谱
河口和海岸海物理海洋学研究进展——第11届PECS02国际会议介绍被引量:2
2004年
介绍了第11届PECS02国际会议上有关河口和海岸海物理海洋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河口动力学、河口输运、海岸动力学、海岸输运、河口海岸地貌动力学和大陆架海动力学6个部分。
时钟周凌红王殿志卢丽锋
关键词:海岸物理海洋学
波浪在不平坦海岸底床上传播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2014年
基于线性波浪理论,利用摄动理论中的多重尺度法,以坡度ε为小参数,Liu和Shi[1]推导出波浪在不平坦底床传播的波幅方程,以及一阶势函数的解析解。为验证该模型是否可用于平面二维波浪传播问题,利用有限差分法,分别对波幅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离散和求解,得到因折射、绕射引起的波幅和波向的变化。通过引入绕射因子,使该模型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并且计算精度得到提高。将计算得到的波向和波高与Berkhoff[2]、Berkhoff等[3]椭圆形浅滩试验值进行比较,表明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平面二维问题。
彭延建刘应中时钟
关键词:多重尺度法波浪传播
瓯江口外洞头岛北岙后涂围垦工程潮流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通过建立基于不规则三角形差分法的洞头岛附近海区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对现场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对北岙后涂围垦工程前后的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就北岙后涂围垦工程对周边海区的影响及围塘根部的冲刷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垦工程不会对客运和货运码头及航道通航条件产生明显影响,对洞头峡的涨落潮水流、三盘大桥桥墩及其通航孔基本没有影响;单纯潮流对围塘根部冲刷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围垦工程是可行的。
李孟国时钟范文静
关键词:数学模型数值模拟围垦工程
河口准三维涌潮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36
2004年
 本文依据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在计算格式方面的最新成果,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包括涌潮在内的近海三维流场的数学模型。模型中,控制方程采用σ坐标变换形式;底部摩阻采用对数流速率;运用k ε紊动模型计算垂向紊动粘滞系数,使模型较好地给出水平速度的垂向分布。数值方法上,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方程,并用Osher格式计算有限体积交界面通量,使得模型可高精度地捕捉间断;水平方向用无结构三角网格,较好地适应不规则形状边界;用该模型模拟了明渠均匀流和概化河口涌潮的水流运动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可用于河口区涌潮流场计算。
李绍武卢丽锋时钟
关键词:有限体积法涌潮
长江河口北槽弯道环流的涡度研究
2017年
基于ADCP走航观测得到长江河口北槽弯道附近3个横向断面(AD3、AD5和AD6)的流速资料,采用涡度方法,本文计算、分析了弯道环流与混合在垂直横向上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3个横向断面上均存在由不规则界面分开的二层结构的横向环流。半拉格朗日余流的计算结果显示:(1)小潮期间,AD3、AD5和AD6断面呈现表层向海、底层向陆的纵向环状半拉格朗日余流;大潮期间,呈现表、底层均向海的纵向半拉格朗日余流;(2)小潮期间,AD3断面呈现表层向北导堤、底层向南导堤的横向环状半拉格朗日余流;大潮期间,AD3断面中间区域呈现表层向北导堤、底层向南导堤的、而断面两端区域则呈现表层向南导堤、底层向北导堤的横向环状半拉格朗日余流;(3)小、大潮期间,横向断面AD5和AD6均呈现表层向北导堤、底层向南导堤的横向环状半拉格朗日余流;(4)"纵向半拉格朗日余流"在–0.2—0.7m/s;横向半拉格朗日余流"在–0.15—0.2m/s;(5)纵向半拉格朗日余流在横向上有明显变化。对弯道环流的进一步分析表明:(1)斜压梯度、内部摩擦致混合和底部摩擦致混合这三项各自的纵向分量是驱动纵向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纵向动量的横向重新分布项"次之,离心力和地转的影响可忽略;(2)横向斜压梯度和内部摩擦致混合项是驱动横向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离心力、地转和底部摩擦致混合次之;(3)横向环流可能通过"纵向动量的横向重新分布项"减弱纵向动量,从而可能减弱纵向环流。
李为时钟浦祥胡国栋
关键词:横向环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