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瑛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抖动
  • 3篇点目标
  • 3篇图像
  • 3篇目标检测
  • 2篇点目标检测
  • 1篇信号
  • 1篇信噪比
  • 1篇预处理
  • 1篇势函数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双边滤波
  • 1篇图像信号
  • 1篇图像序列
  • 1篇湍流效应
  • 1篇退化图像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邻域
  • 1篇滤波
  • 1篇弥散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电...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曹瑛
  • 4篇邹谋炎
  • 3篇杜坤
  • 2篇刘艳
  • 2篇卢晓鹏
  • 2篇李志永

传媒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年份

  • 4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抖动对点目标检测性能影响的分析
2008年
红外—光学图像检测跟踪系统中,为了提高信噪比和检测概率常常需要进行多帧信号累积。现有关于能量累积的理论和算法建立在多帧图像中目标在位置上相互对准的假定之下。然而,在点目标情况下,多帧点目标位置相互对准的假定通常是不成立的。该文的目的是研究点目标图像抖动情况下多帧信号累积对信噪比、检测概率等参数的影响。该文建立了简化的抖动环境中随机累积模型,通过分析抖动对累积图像检测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点目标检测概率与抖动强度和累积图像帧数的关系。这些结论对点目标检测系统设计有重要意义。
曹瑛刘艳杜坤邹谋炎
关键词:点目标抖动信噪比
一种新的图像序列失真模型:动态偏移场模型被引量:3
2008年
针对图像序列失真现象,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序列失真模型:动态偏移场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充分参数化的模型,它为目前可观测到的多种失真现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描述框架。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偏移场模型能够简单有效地描述图像序列失真现象,并为失真校正工作提供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渐进处理的研究平台。
邹谋炎刘艳曹瑛卢晓鹏杜坤
关键词:抖动
关于抖动对点目标检测与跟踪的影响的研究
红外—光学成像制导系统中,当传感器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很远时,目标图像在导引头焦平面呈现点目标特征。为了提高信噪比和检测概率,红外—光学图像检测系统常常要进行多帧图像目标信号能量累积。现有关于能量累积的理论和算法基于多帧图像...
曹瑛
关键词: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图像信号成像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自适应邻域双边滤波的点目标检测预处理算法被引量:7
2008年
该文通过分析点目标的成像原理,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邻域时空双边滤波的点目标检测预处理算法。算法针对每个像素建立自适应邻域,对不同类的邻域分别定义其定义域和值域势函数的乘积为滤波模板,并通过限制自适应邻域的大小加快了算法速度。与固定邻域的空域双边滤波算法和时空双边滤波算法相比,该文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去除噪声,同时增强点目标和背景的对比度。
曹瑛李志永卢晓鹏邹谋炎
关键词:点目标检测预处理自适应邻域势函数
湍流效应退化图像的数值模拟和仿真计算被引量:3
2008年
大气湍流干扰空中目标的成像探测,使得观测到的目标图像是严重抖动和模糊的。为了具体分析湍流效应退化图像的特征,总结了光学成像系统的传输特性和湍流流场的统计特性,用随机相位屏对大气湍流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湍流形成畸变波前过程的仿真模型,对点源目标发出的光波经过湍流流场后,在成像探测器焦面上形成的点源目标图像,计算了短曝光像和长曝光像的光强分布,定义了描述像点弥散和抖动的指标,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仿真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湍流效应造成的图像退化给出了定量的描述,对进一步进行湍流效应退化图像校正算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曹瑛李志永杜坤邹谋炎
关键词:湍流效应弥散抖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