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懿
-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被引量:57
- 2013年
-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状况,为指导老年住院患者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的方法,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对426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总分≥3分为有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MI)<18.5 kg/m2(或血清白蛋白<30 g/L)为营养不足。调查营养干预情况,分析营养风险与营养干预之间的关系。结果 426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30.5%和55.2%,其中老年期痴呆患者(80.6%,)、恶性肿瘤(79.1%)、肺部感染或COPD(71.2%)和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肾功能不全75%)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426例患者中,199例(46.7%)接受了营养支持,其中有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75.8%(178/235),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19.9%(38/19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尤其以老年期痴呆患者更为突出,但临床营养支持却存在不合理性。因此,对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的规范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 朱跃平丁福刘欣彤肖谦马厚勋吕洋何锡珍杨君曾懿周训平钟静知冯燕
- 关键词:营养风险营养不足老年患者营养支持
- 网络化诊后管理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网络化诊后管理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GERD患者21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03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门诊面诊诊后管理,试验组在门诊面诊基础上增加微信随访即网络化诊后管理。记录比较2组回访率、服药依从性。使用GERD问卷量表评估治疗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回访率、服药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网络化诊后管理GERD患者可增加其回访率,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疗效。
- 杜迪刘露路曾懿王珏郑艳古赛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网络化管理服药依从性
- “益生菌1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益生菌1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12月该院诊治的腹泻型IBS(IBS-D)及便秘型IBS(IBS-C)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54例(IBS-C试验亚组40例,IBS-D试验亚组114例)与对照组146例(IBS-C对照亚组36例,IBS-D对照亚组110例),分别口服“益生菌1号”和安慰剂2周。于服药0、1、2周及停药1周评估各组患者IBS病情严重程度调查表(IBS-SSS)评分、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ristol)分型评分,于服药0、2周评估各组患者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并记录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完成试验共264例,其中试验组134例(IBS-C试验亚组37例,IBS-D试验亚组97例),对照组130例(IBS-C对照亚组35例,IBS-D对照亚组95例)。试验、对照组及IBS-D试验亚组与IBS-D对照亚组患者服药1、2周后IBS-SSS评分,以及IBS-D试验、对照亚组患者服药1、2周后大便Bristol分型评分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而试验组及IBS-D试验亚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及IBS-D对照亚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C试验亚组患者IBS-SSS评分仅在服药2周后较服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IBS-SSS评分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服药2周时比较,对照组停药1周后IBS-SSS评分及IBS-D对照亚组大便Bristol分型评分显著回升,而IBS-C对照亚组此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及IBS-D、IBS-C试验亚组较之前无明显改变。服药2周后,试验、对照组及IBS-D试验、对照亚组患者IBS-QOL评分均较服药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及IBS-D试验亚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及IBS-D对照亚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C试验、对照亚组患者服药前后的IBS-QOL评分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其改变的组间差异。结论与安慰剂相比,服用“益生菌1号”2周可改善IBS患者总体症状、大便
- 刘宣刘露路王珏郑艳曾懿古赛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益生菌安慰剂临床症状大便性状
- 老年住院患者使用一次性除菌吸氧管吸氧舒适度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老年住院患者使用一次性除菌吸氧管与传统吸氧装置在吸氧舒适度有无差异性。方法研究对象为58例老年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意识清楚,且需要持续低流量吸氧,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先后交替给予2种吸氧装置进行氧疗,2周后进行自评。比较2种氧疗的舒适度。结果使用一次性使用除菌吸氧管进行氧疗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使用传统装置吸氧的患者(P<0.01),在吸氧气味、湿润度、管道顺应性、噪声、口咽部感觉、全身感觉等6方面均优于传统装置吸氧(P<0.01)。结论一次性除菌吸氧管优于传统吸氧装置,且能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吸氧舒适度。
- 曾懿
- 关键词:老年患者氧疗
- 肠内营养对高龄患者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及血脂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剂(安素)对高龄营养障碍患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高龄长期卧床并伴有营养不良或进食困难患者50例,在原有饮食基础上,加肠内营养剂,对比肠内营养剂使用前及用后30 d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水平,从而评价使用肠内营养剂安素前后患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及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使用安素前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分别为(9.82±10.65)mg/L和(7.81±6.68)mg/L,P>0.05;使用安素前后血清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177.83±62.37)mg/L和(210.48±64.81)mg/L;(61.31±5.69)g/L和(64.69±5.08)g/L;(32.75±4.66)g/L和(35.67±4.82)mg/L,P均<0.001;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1.25±0.67)和(1.31±0.91);(4.21±1.46)和(3.95±1.34),P均>0.05。结论对于高龄伴有营养障碍的患者使用安素能降低炎性反应,明显提高患者蛋白水平,同时对血脂水平无影响。
- 朱跃平邓辉胜何锡珍杨君马厚勋曾懿刘欣彤邱丹冯燕
- 关键词:肠内营养反应蛋白血清蛋白血脂
- 不同随访方式对抗幽门螺杆菌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不同随访方式对标准四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Hp)疗效的优劣。方法将2017年3-9月该院消化内科门诊部就诊的240例Hp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门诊组、电话组和微信组,每组80例。三组患者均实行为期14d的抗Hp四联疗法。门诊组仅于就诊当天进行常规宣教,电话组、微信组在就诊当天进行常规宣教基础上定期给予电话或微信随访。14d疗程结束后1d通过电话提醒三组患者复查Hp的时间。治疗结束后第4、6周分别采取电话方式收集三组患者复查Hp的结果、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服药依从性评估及了解有无停药及其原因,评价三组患者Hp根除率、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电话组、微信组患者H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门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当,但电话组、微信组患者Hp复查依从性均高于门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均轻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随访结合针对性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Hp根除率及治疗后随访率。
- 胡兴郑艳曾懿王珏刘露路古赛
- 关键词:随访研究病人依从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