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海鳌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废水
  • 2篇氧化塘
  • 2篇采油
  • 2篇采油废水
  • 1篇动力学
  • 1篇油田
  • 1篇油田开发
  • 1篇油污泥
  • 1篇三相流化床
  • 1篇生化降解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水处理
  • 1篇水排
  • 1篇内循环
  • 1篇内循环三相流...
  • 1篇气升式
  • 1篇气升式反应器
  • 1篇去除COD
  • 1篇去除率
  • 1篇桩西

机构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篇曾海鳌
  • 3篇谢嘉
  • 2篇王向东
  • 1篇陈玲芳
  • 1篇王涛
  • 1篇金仁村
  • 1篇李晓东
  • 1篇齐巍
  • 1篇杨鹏

传媒

  • 2篇油田化学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桩西联采油废水氧化塘去除COD的数学模型被引量:1
2004年
基于动力学和水力停留时间分布研究结果,研究了带纵向扩散的推流式反应池模型(模型Ⅰ)和完全混合式反应池串连模型(模型Ⅱ)对桩西联合站采油废水氧化塘的适用性。给出了两种数学模型中包含的各参数的数值或表达式,其中包括:扩散准数Pe=0.780,COD降解速率常数K(28.8℃)=0.07175h-1,K值温度系数θ=1.054,COD生化降解率27%,平均水力停留时间tM=75h。2001年7月进行16次测试,得到氧化塘平均出口COD值(CODe)=127.6mg/L(平均水温TM=35.8℃,平均进口COD值169.4mg/L),按模型Ⅰ计算,CODe=126.2mg/L,相对偏差为-1.10%,按模型Ⅱ计算,CODe=126.5mg/L,相对偏差为-0.860%。用模型Ⅰ和Ⅱ计算的2000年12月到2001年8月9个月的月平均CODe值(月平均水温TM在10.9~36.0℃),与平均实测值的相对偏差范围分别为-4.50%~+4.52%和-4.42%~+4.18%,相对偏差平均值分别为+0.453%和+0.581%。这两个数学模型均可用于废水氧化塘的处理结果预测和设计。表2参4。
陈玲芳曾海鳌李晓东王向东谢嘉
关键词:COD采油废水去除率氧化塘
氧化塘去除高含盐采油废水挥发酚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采油废水矿化度高达14.0~16.8g/L,含COD160~240mg/L,BOD115~155mg/L,挥发酚0.76~1.98mg/L,温度变化范围5~32℃。在直径0.8m、高0.8m,底部铺垫2~3cm厚桩西氧化塘底泥的模拟反应器中,在4℃、15℃、25℃、32℃测定了现河采油废水中挥发酚浓度Cw随时间t(0~120h)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15℃以上经150h氧化塘处理,现河采油废水中挥发酚浓度可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求得挥发酚的兼性厌氧生物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得到的Cw^t指数关系方程的R值在0.979~0.994之间,R0.05在0.602~0.811范围。在4~25℃范围降解反应速率常数K的温度系数θ=1.056,在25~32℃范围K基本不变。图5表3参8。
曾海鳌王涛谢嘉
关键词:采油废水挥发酚生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氧化塘污水排放
新型内构件内循环三相流化床流体力学和氧传质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对一种导流筒内置静态混合元件的改进型内循环三相流化床 (MITFB)的流体力学和氧传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相对于普通流化床 (CITFB) ,MITFB上升区气体含率增大 1 8— 3 7倍 ,体积氧转移系数KLa和氧转移效率EA 值平均增大 72 5 % ;而液体循环流量则减小了 2 5 6 %— 37 0 %。上升区气含率和液体循环流速可分别用Fan公式和Chisti公式预测 。
金仁村王向东谢嘉曾海鳌齐巍杨鹏
关键词:内循环三相流化床流体力学传质特性气升式反应器废水处理
萃取法处理含油污泥研究
本文简介了含油污泥的处理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的处理方法和发展趋势。本研究中采取新型的三相(油-水-固体)萃取法,是一种经济、环保、高效的处理方法,处理对象为胜利油田高含油量(32.73%)和低含油量(9.95%)两种含油污...
曾海鳌
关键词:含油污泥萃取法数学模型油田开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