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维琼

作品数:17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炎
  • 7篇病毒
  • 5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慢性
  • 4篇肝炎病毒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抗病毒
  • 2篇血清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灌流
  • 2篇血液灌流治疗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预后
  • 2篇衰竭
  • 2篇重型
  • 2篇重型肝炎

机构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中山医...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作者

  • 17篇曾维琼
  • 8篇张大志
  • 4篇胡鹏
  • 3篇戴福宏
  • 3篇邓勇
  • 3篇周智
  • 3篇罗玲
  • 3篇杨轶轩
  • 2篇袁春兰
  • 2篇康娟
  • 2篇石小枫
  • 2篇欧江
  • 1篇刘智力
  • 1篇王志毅
  • 1篇张丽
  • 1篇张莉
  • 1篇蔡大川
  • 1篇何华
  • 1篇陈压西
  • 1篇王娜

传媒

  • 6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8
  • 6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A树脂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40例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HA中性大孔树脂(HA330-Ⅱ)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把握血液灌流治疗的重要护理环节和过程,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应用HA中性大孔树脂进行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40例,共96次,在灌流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最终治疗效果,检测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常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的水平.首选直接动静脉穿刺建立循环回路,如穿刺困难则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结果:灌流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ALT、TBIL、DBIL等明显下降(92.3±53.1IU/Lvs176.8±120.2IU/L;283.2±90.2μmol/Lvs363.0±140.3μmol/L;122.8±71.7μmol/Lvs247.5±106.4μmol/L;均P<0.01);PTA明显升高(39.6%±12.5%vs29.2%±14.8%,P<0.01);灌流后患者IL-6、TNF-2明显下降(27.6±22.5ng/Lvs88.5±32.8ng/L,0.47±0.4μg/Lvs0.83±0.6μg/L;均P<0.01);电解质及血常规无明显变化.患者病情好转出院29例(72.5%),病情危重自动出院3例(7.5%),死亡8例(20%).在治疗过程直接动静脉穿刺成功者36例(90%),股静脉穿刺置管术4例(10%).结论:HA树脂血液灌流治疗能清除重型肝炎患者体内的毒素,能不同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效果.充分准备、熟练技术、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是保证血液灌流治疗效果的关键.
罗玲袁春兰曾维琼张大志
关键词:血液灌流重型肝炎疗效护理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VITRO评分评估HBV感染患者疾病进展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VITRO评分(vWF/血小板计数数值的比值)评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疾病进展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2月1日—2021年1月5日308例HBV感染患者(包括154例慢性乙型肝炎、6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相关临床数据,vWF数值均采用统一的光学法测定,所有数据均使用统一标准纳入,并分析血浆vWF水平及VITRO评分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及失代偿期各组中的差别及意义。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的血浆vWF水平及VITRO评分数值分别为(139.47%±76.44%、0.86±0.8),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组分别为(164.95%±67.12%和1.44±1.14)、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分别为(317.48%±103.32%和6.81±4.98);血浆vWF水平及VITRO评分随HBV感染患者疾病进展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3.669、137.598,P值均<0.001)。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血浆vWF水平及VITRO评分数值在Child-Pugh A级组分别为(185.65%±85.07%和2.3±2.37)、B级组为(304.74%±105.81%和6.37±5.19)、C级组为(369.48%±73.23%和8.28±5.38);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血浆vWF水平及VITRO评分随着Child-Pugh分级等级的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0.236、32.854,P值均<0.001)。血浆vWF水平及VITRO评分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95%可信区间(CI):0.855~0.940,P<0.01]、0.949[95%CI:0.916~0.982,P<0.01]。vWF水平及VITRO评分分别取界值为238.5%和1.65时,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敏感度分别为79.5%和94.3%,特异度为92.3%和87.7%,阳性预测值为80.5%和94.3%,阴性预测值为91.9%和97.5%,诊断准确率为88.6%和89.3%。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有消化道出血组vWF水平为367.24%±68.29%显著高于无消化道出血组的286.15%±10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消化道出血
关雅兰张大志杨轶轩万仁均唐璐琪曾维琼康娟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消化道出血
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receptor substste-1,IRS-1)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共收集36例肝组织,其中来源于健康对照受试者12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mild chronic hepatitis B,MCHB)未合并IR受试者12例,MCHB合并IR受试者12例。测量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血胰岛素(fasting blood insulin,FINS)水平、HBV DNA及乙肝病毒标记物。根据稳态模型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界定IR。当HOMA-IR值>2.7定义为IR。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IRS-1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①MCHB伴IR组FINS、FBG、HOMA-IR、HBV DNA及HBeAg阳性率分别为(19.48±7.97)μU/mL、(5.20±0.62)mmol/L、(4.37±1.34)%、(5.01±1.33)%和75.00%;MCHB未伴IR组FINS、FBG、HOMA-IR、HBV DNA及HBeAg阳性率分别为(8.49±2.78)μU/mL、(5.05±0.54)mmol/L、(1.86±0.58)%、(4.89±1.52)%和58.33%;正常对照组FINS、FBG及HOMA-IR分别为(7.21±2.71)μU/mL、(4.98±0.36)mmol/L和(1.60±0.63)%。MCHB伴IR组的FINS水平和HOMA-IR值显著高于MCHB未伴IR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率及HBV 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CHB伴IR组肝组织IRS-1蛋白表达水平为(0.33±0.0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68±0.03)和MCHB未伴IR组(0.64±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MCHB伴IR组肝组织IRS-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为(0.17±0.0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56±0.03)和MCHB未伴IR组(0.53±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尚未明确。肝脏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降低,可能是HBV感染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戴福宏曾维琼江萃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底物1酪氨酸磷酸化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与维生素D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2年
我们已知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机体内钙/磷动态平衡及骨骼系统的健康。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还有促分化、促凋亡、抗肿瘤、调节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清除病毒、抗纤维化等骨骼外作用。乙肝抗病毒治疗为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带来了良好的预后。肝脏作为维生素D合成过程中的重要器官,参与维生素D的合成的关键步骤。越来越多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本文就维生素D与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唐璐琪曾维琼
关键词:乙肝病毒维生素D
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严重的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的诊断标志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中,PCT的生物合成是否受到肝脏疾病的影响还不明确,有部分研究肯定了PCT对肝硬化并发感染及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但也有部分研究持否定态度。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移植术后、原发性肝癌广泛转移等情况下,PCT可能异常升高。通过连续动态监测及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价,PCT对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对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价值仍不明确。
詹柱张琼方曾维琼
关键词:降钙素原肝脏疾病
树脂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回顾分析了HA中性大孔树脂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院近期收治的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40例应用HA中性大孔树脂(HA330-Ⅱ)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并对再次灌流以后的肝、肾功能以及各类炎性介质做了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①灌流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多有不同改善;②灌流后,转氨酶(ALT)、纤维蛋白(TBL)、(DBIL)等明显下降(P<0.01),PTA明显升高(P<0.01);③灌流以后,电解质无明显变化(P>0.05);④灌流后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下降(P<0.01)。结论HA树脂血液灌流治疗能较全面清除重型肝炎患者的肝衰竭毒素,并对临床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善。
曾维琼罗玲张大志石小砜何华袁春兰
关键词:血液灌流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提高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被引量:63
2018年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PE)联合双重血浆吸附与单纯PE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以来收治的经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251例。比较不同模式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并发症的变化情况,并追踪近期疗效。据资料不同用t检验、Pearsonz。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肝衰竭,低置换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83.7%)和等量PE联合DPMAS治疗有效率(84.0%和82.1%)明显优于单纯的足量PE(55.6%)垆〈0.05)。中晚期肝衰竭,各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胆红素下降率、胆汁酸下降率均明显优于PE组(P〈0.05)。低置换量PE联合DPMAS(LPE+DPMAS)组,先PE后DPMAS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率,白蛋白改善率均明显低于PE组(P〈0.05)。先DPMAS后PE组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率和白蛋白改善率与P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单纯PE而言,PE联合DPMAS既能提高早期肝衰竭治疗有效率,还能减少血浆用量。先行DPMAs治疗后行PE治疗,能改善DPMAS对凝血功能和白蛋白水平的不良影响。
钟珊王娜赵静张莉罗玲曾维琼石小枫王志毅蔡大川张大志周智胡鹏
关键词:肝衰竭血浆置换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纳入68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MCHB)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无肝炎病毒感染且肝功正常者67例为对照组。采用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判定IR,根据HOMA—IR将MCHB组分为伴IR组(HOMA—IR〉2.7)和未伴IR组(HOMA-IR≤2.7)。检测患者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糖代谢与脂代谢指标、人体质量指数(BMI)、HBV标志物、HBV DNA载量、肿瘤坏死因子α等,并在两组间进行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对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或点双序列相关分析MCHB患者IR的相关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MCHB患者IR的危险因素。结果MCHB组患者存在高血清胰岛素血症、高ALT和高HOMA-IR值,分别为11.10(2.90~53.24)μU/ml、46(9~126)U/L和2.44(0.55~11.9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10(1.20~16.60)μU/ml、13(5~36)U/L和1.61(0.23~3.43),Z值分别为-5.451、-8.211和-5.631,P值均〈0.01。MCHB患者有30例(44.12%)存在IR,伴IR组的ALT和BMI值分别为(66.40±32.85)U/L和(22.16±1.03)kg/m^2,高于未伴IR组的(47.47±32.87)U/L和(21.58±1.24)kg/m^2,t值分别为-2.358和-3.566,P值均〈0.05。在MCHB组中,BMI和ALT与I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4和0.282,P值均〈0.05。HBV DNA载量与IR无相关性(r-=0.01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和ALT是MCHB患者IR的独立危险因素,[Exp(B):1.85,P〈0.01;Exp(B):1.022,P〈0.05]。结论在慢性HBV感染诱导的轻度肝脏炎症者中IR发生率高,可能与肝功能损害和BMI相关,但与HBV DNA载量无关。
戴福宏曾维琼江萃英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胰岛素抗药性丙氨酸转氨酶人体质量指数
卡泊芬净治疗肝衰竭并发真菌性腹膜炎1例
2011年
笔者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例肝衰竭并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特点,以探讨卡泊芬净对肝衰竭并发真菌性腹膜炎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证明经验抗感染治疗无效时需重视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卡泊芬净治疗严重肝脏功能不全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张丽曾维琼张大志
关键词:卡泊芬净肝衰竭真菌性腹膜炎
抗病毒治疗及免疫因素对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全国约有1.2亿人慢性携带乙肝病毒(HBV),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漫长病程中,肝组织发生反复的炎症活动,纤维组织产生和不断积累,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虽然...
曾维琼
关键词:预后机制抗病毒治疗免疫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