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央
- 作品数:14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酪酸梭菌活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住院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喂养方案以2006年制定的《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为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 g,bid,鼻饲或奶瓶给药。结果:观察组患儿开始喂奶时间、呕吐腹胀消失时间、达全量胃肠内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优于单纯的非营养性吸吮治疗,安全性好,能缩短患儿开始喂奶时间、呕吐腹胀消失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达全胃肠喂养时间,并能减少并发症。
- 朱建央
- 关键词: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酪酸梭菌活菌散非营养性吸吮
- 丹芍汤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小儿皮肤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丹芍汤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小儿皮肤型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皮肤型HS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4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芍汤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皮疹、瘙痒、皮肤疼痛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肤型HSP患儿给予丹芍汤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症状及体征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陈虹宇姚奏英吴振波朱建央
- 关键词:皮肤型过敏性紫癜小儿丹芍汤西咪替丁注射液免疫功能
- 经血潴留二例误诊分析
- 2002年
- 朱建央
- 关键词:经血潴留误诊处女膜闭锁
- 匹多莫德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抗炎、止泻、营养支持等,并予以酪酸梭酸活菌散0.5g,2次/d,疗程2周,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400mg/次,2次/d,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在治疗前后检测患儿粪便的球/杆菌比例、sIgA含量及免疫球蛋白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数值。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患儿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的球/杆菌比例均较治疗前下降(t=4.27、2.15,P<0.05或P<0.01),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3.26,P<0.01);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粪便sIgA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t=3.88,2.32,P<0.05或P<0.01),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t=2.45,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数值均较治疗前升高(t=5.79、2.50、4.99、2.38,2.03、2.14、2.25、2.19,P<0.05或P<0.01),且观察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t=2.2762、2.1872、3.1890、2.3018,P<0.05或P<0.01),而CD8+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t=5.98、2.39,P<0.05或P<0.01),且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t=2.15,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64,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联合酪酸梭酸活菌散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能够有效的改善儿童的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佳。
- 朱建央阎云芸
- 关键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匹多莫德酪酸梭菌活菌散免疫功能肠道菌群
- 2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抢救体会
- 2002年
- 朱飞凤崔淑兰张恒朱建央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急救成功率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疗效及预防复发的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四磨汤口服液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效果。方法:将儿科门诊治疗的儿童FC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各37例。2组均予以调整饮食、多食膳食纤维、多饮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和加强排便功能锻炼等基础治疗。西医组患儿予以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治疗;中西医组患儿在西医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6周后,中西医组患儿总有效率较西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3月和6月。中西医组35例中显效和有效复发例数分别为3例和6例,复发率分别为8.57%和17.14%。西医组28例中显效和有效复发例数分别为9例和13例,复发率分别为32.14%和46.43%。中西医组患儿复发率低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四磨汤口服液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FC的近期疗效较优,能缩短患儿的排便间隔时间,改善大便性状,且其中远期疗效亦较好,能降低其复发率。
- 朱建央
- 关键词:儿童功能性便秘酪酸梭菌活菌散四磨汤口服液复发率
- 不同用法丙种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佐治作用被引量:5
- 2003年
- 朱亚非朱建央刘晟李卫武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毛细支气管炎静脉点滴喘憋
- 毛细支气管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Foxp3 mRNA表达及与IgE关系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Foxp3 mRNA的表达、IgE合成的检测,以探讨其在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RSV检测阳性的5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的比例,RT-PCR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含量。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减少,特应性体质(7.7±1.6%)和非特应性体质组(8.8±2.1%)均低于对照组(10.5±1.6%)(P均<0.01)。毛细支气管炎特应性体质和非特应性体质组外周血Foxp3 mRNA表达亦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总IgE含量毛细支气管炎特应性体质(241.2±102.5IU/mL)和非特应性体质组(125.5±63.2IU/mL)均高于对照组(27.2±10.5IU/mL)(P<0.01)。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Foxp3 mRNA表达及血清总IgE含量在毛细支气管炎特应性体质和非特应性体质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D4+CD25+Treg、Foxp3 mRNA与血清IgE水平之间相关密切,r=-0.70,-0.79(均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25+Treg和Foxp3 mRNA表达降低,二者低水平表达使IgE合成增多,共同参与了RSV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
- 朱亚非朱建央李卫武蓝陈福方静林海玲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IGE
- 糖皮质激素诱发肝大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朱亚非朱建央杨丽军
- 关键词:肝大糖皮质激素药源性疾病
- 毛细支气管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Foxp3mRNA表达与激素调控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发病机制与激素治疗。方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的毛支患儿,根据血清总IgE是否增高以及有无湿疹、皮炎等过敏病史,分为特应体质和非特应体质2组,各5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5名。毛支患儿按临床评分分为轻、中、重度(18、62、20例);再随机分成激素组(49例)和非激素组(51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反转录(RT)-PCR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量。结果CD4^+CD25^+Treg的数量和Foxp3mRNA表达量:健康对照组、非特应体质组、特应体质组分别为(10.5±1.6)%和0.34±0.11、(8.8±2.2)%和0.26±0.08、(7.6±1.8)%和0.21±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重组分别为(9.7±1.6)%和0.28±0.08、(7.8±2.1)%和0.24±0.06、(6.7±1.3)%和0.20±0.07(均P〈0.05)。CD4^+CD25^+Treg数量、Foxp3mRNA的表达量与临床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62、-0.71,均P〈0.01);激素治疗后两者均升高[(9.5±2.1)%和0.33±0.10分别比(8.5±1.8)%和0.27±0.12,P〈0.05和〈0.01]。结论CD4^+CD25^+Treg和Foxp3mRNA与RSV毛支气道炎症关系密切,可反映毛支的病情严重程度。激素可促进CD4^+CD25^+Treg的发育和功能。
- 朱亚非蔡晓红朱建央蒋卫平兰菊红刘晟
- 关键词: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调节性糖皮质激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