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继峰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血吸虫
  • 12篇吸虫
  • 11篇日本血吸虫
  • 8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抗原
  • 3篇可溶性
  • 3篇可溶性虫卵抗...
  • 3篇虫卵
  • 3篇虫卵抗原
  • 2篇调节性
  • 2篇血吸虫感染
  • 2篇日本血吸虫感...
  • 2篇吸虫感染
  • 2篇小鼠
  • 2篇节性
  • 2篇抗体
  • 2篇T细胞
  • 2篇CD8+T细...
  • 2篇IL-17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 1篇江苏省寄生虫...

作者

  • 12篇朱继峰
  • 11篇周莎
  • 11篇苏川
  • 10篇刘丰
  • 9篇陈晓军
  • 8篇徐志鹏
  • 5篇张萃
  • 5篇贺蕾
  • 4篇董潇潇
  • 4篇杨晓玮
  • 4篇孔文珺
  • 4篇李永
  • 4篇张伟伟
  • 4篇薛雪
  • 3篇温小云
  • 3篇迟莹
  • 3篇金鑫
  • 2篇李薇
  • 2篇张阳
  • 2篇许磊

传媒

  • 9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IL22来源细胞的动态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体内细胞因子IL 22来源细胞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小鼠体内IL 22的主要来源。方法分别提取感染日本血吸虫0、3、5、8、13周的小鼠淋巴结和脾脏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感染时期IL 22来源细胞的比例。结果感染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产生IL 22的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在所有产生IL 22的细胞中,有80%左右为T细胞。产生IL 22的CD4-T细胞的比例在感染后3周内明显升高,而产生IL 22的CD4+T细胞的比例到感染第3周后才开始升高,至第8周显著增加。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IL 22由T细胞和非T细胞两大群细胞产生,其中T细胞是细胞因子IL 22最主要的来源。产生IL 22的T细胞分为CD4-T细胞和CD4+T细胞两群,其中产生IL 22的CD4-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早期迅速增加;而在感染进入慢性期后产生IL 22的CD4+T细胞大量增加。
李永杨晓玮董潇潇陈晓军徐志鹏张伟伟薛雪孔文珺周莎朱继峰刘丰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小鼠T细胞CD4细胞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诱导调节性T细胞能力差异的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SWA)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诱导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水平及其抑制能力的差异。方法分别以PBS、SWA和SEA免疫小鼠,取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Treg细胞中产IL 10、TGFβ的细胞比例。采用磁珠分选出各组小鼠的Treg细胞后,以3H TdR掺入法检测其抑制靶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与SWA相比,SEA可诱导更多的Treg细胞(P<0.05),刺激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能力也更强(P<0.05);SWA、SEA免疫小鼠后,SEA刺激Treg细胞产生IL 10、TGFβ的能力更强(P<0.01)。结论SEA较SWA能更好地活化诱导Treg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董潇潇张萃杨晓玮李永陈晓军薛雪张伟伟徐志鹏孔文珺朱继峰周莎刘丰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免疫抑制调节性T细胞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及虫卵抗原对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及虫卵抗原(SEA)在诱导CD4+T细胞分化中的不同作用。方法分别用SWA、SEA免疫C57BL/6小鼠后分离脾细胞,或用SWA、SEA体外刺激正常小鼠来源的脾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脾细胞中产生IFNγ及IL 4的细胞比例,以及CD4+T细胞中Th1、Th2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SWA比SEA更能优势诱导CD4+T细胞产生IFNγ(P<0.05),SEA比SWA更能优势诱导CD4+T淋巴细胞产生IL 4(P<0.05)。结论SWA较SEA更能优势诱导Th1细胞分化,SEA较SWA更能优势诱导Th2细胞分化。
杨晓玮张萃董潇潇李永徐志鹏张伟伟孔文珺薛雪陈晓军朱继峰周莎贺蕾刘丰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CD4+T细胞分化
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60 kDa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60 kDa(SjHSP60)免疫原性,评价其免疫保护性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jHSP60的B细胞表位,随后用SjHSP60免疫BALB/c小鼠后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以评估其免疫原性,进一步通过攻击感染实验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最后分选免疫小鼠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SjHSP60中存在多个B细胞表位的优势区段。SjHSP60可在小鼠体内诱导特异性抗体(P<0.01),也可诱导小鼠脾细胞发生增殖(P<0.01)和分泌IFN-γ(P<0.01);但攻击感染实验显示,SjHSP60免疫小鼠体内虫荷(P>0.05)、卵荷(P>0.05)均未显著减少。体外共培养实验表明,SjHSP60可显著增强小鼠CD4^+CD25^+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P<0.01)。结论SjHSP60对宿主免疫系统可发挥"双刃剑"作用,即在诱导特异性抗感染免疫应答的同时又可增强免疫抑制功能,从而削弱了其免疫保护作用。
金鑫陈晓军朱继峰徐志鹏刘丰周莎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60免疫保护性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寓全健康理念于血吸虫病防控虚拟仿真项目建设被引量:1
2023年
《人体寄生虫学》是国家传染病防控和医院临床诊疗实践的理论基础之一。为提升《人体寄生虫学》本科教育水平,南京医科大学将全健康理念融入《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建立了中、英文版《公共卫生援外之血吸虫病防控虚拟仿真项目》。该项目以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援建桑给巴尔防控埃及血吸虫病项目为素材,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还原非洲桑给巴尔血吸虫病流行现场,通过网络技术完成虚拟实践的网络化和学生的实践训练。本项目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模拟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能够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寄生虫病防治实践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全健康理念,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本文就该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作一简要介绍。
陈琳朱继峰邱竞帆徐志鹏张东辉陈璐何健李伟杨坤季旻珺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血吸虫病防治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肝脏免疫病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CD8+T细胞中Tc1(CD3+CD8+IFN-γ+)、Tc2(CD3+CD8+IL-4+)和调节性CD8+T细胞(CD8+CD28-)亚群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导致的小鼠肝脏免疫病理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取正常小鼠及日本血吸虫感染8周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c1、Tc2和调节性CD8+T细胞亚群分别占T淋巴细胞的比例及绝对数量,并分析感染血吸虫不同时期的CD8+T细胞亚群与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肉芽肿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小鼠比较,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脾脏的单个核细胞绝对数显著增加(P<0.001);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细胞中T细胞(CD3+)和CD8+T细胞(CD3+CD8+)的比例及绝对数均显著增加(P均<0.05);此外,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c1、Tc2、调节性CD8+T比例均显著增加(P均<0.001);与正常小鼠相比,感染小鼠Tc2/Tc1比率显著增加(P<0.001)。此外,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c2和调节性CD8+T细胞是影响血吸虫感染所致肝脏免疫病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CD8+T细胞及其Tc1、Tc2、调节性CD8+T细胞亚群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的肝脏肉芽肿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其中,Tc2和调节性CD8+T细胞可能分别促进/抑制血吸虫感染所致的肝脏免疫病理。
俞敏陈梦星徐志鹏许磊陈晓军周莎朱继峰李薇金鑫宋娴李亚琳张阳刘丰苏川
关键词:CD8+T细胞肉芽肿纤维化日本血吸虫
IL-17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对抗体及Th应答影响的研究
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血吸虫感染后可引起宿主体内高度的CD4T细胞反应,通过大量诱导产生Th1、Th2细胞显著增加体内相应的细胞因子分别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近两年来,研究发现血吸虫感染后还能特异地诱导Th17细胞通过分泌I...
温小云迟莹贺蕾周莎朱继峰张萃刘丰苏川
文献传递
ICR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Tc1和Tc2细胞的动态观察及其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ICR小鼠后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中杀伤性T细胞(Tc)亚型Tc1和Tc2比例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两者分别与Th1和Th2细胞比例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取日本血吸虫感染0、3、5、8、13周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时期Tc1、Tc2和Th1、Th2细胞亚群分别占T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与0周对照比较,感染3、5、8、13周小鼠T淋巴细胞中Tc1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均<0.01),感染5、8、13周小鼠T淋巴细胞中Tc2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均<0.01)。比较Tc1和Tc2细胞比例在相同时间点的增速发现,感染3周时Tc1细胞比例增高最显著,而感染5周时Tc2细胞比例的增高最显著。感染各个时间点CD3+T细胞中的Th1细胞比例与Tc1细胞比例平行增长,且两者呈正相关(r=0.978,P=0.004);CD3+T细胞中的Th2细胞比例与Tc2细胞比例平行增长,且两者呈正相关(r=0.974,P=0.005)。体外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刺激脾细胞可优势增加T淋巴细胞中的Tc1细胞比例(P<0.01),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脾细胞可优势增加T淋巴细胞中的Tc2细胞比例(P<0.01)。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不同阶段,小鼠T淋巴细胞中的Tc1和Tc2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并分别与Th1和Th2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在感染3周时主要以Tc1细胞比例升高为主,而感染5周时主要以Tc2细胞比例升高为主。SWA可优势诱导Tc1细胞,而SEA可优势诱导Tc2细胞。
徐志鹏张伟伟李永董潇潇李莎莎杨晓玮陈晓军朱继峰薛雪孔文珺周莎贺蕾刘丰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CD8+T细胞小鼠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对CD4^+ T淋巴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对小鼠CD4+T淋巴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磁珠分选正常小鼠脾细胞中的CD4+T淋巴细胞后,与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标记的抗原递呈细胞共培养,并分别以PBS、SWA、SEA刺激。36h后以流式细胞术(FCM)结合caspase-3荧光抗体标记技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的凋亡水平;96h后以碘化丙锭染色结合FCM分析CD4+T淋巴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凋亡分析结果显示,经SEA和SWA刺激后,外周CD4+T细胞的凋亡百分比分别为(1.24±0.29)%和(1.52±0.3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析表明,SWA组处于G1期、S期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8.91±2.98)%、(7.39±0.85%)和(10.69±1.05)%;与之相比,SEA组G1期细胞百分比[(59.42±1.32)%]显著降低,S期[(21.07±0.88)%]和G2/M期[(18.88±1.21)%]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SWA、SEA均可诱导CD4+T淋巴细胞凋亡,SEA促进CD4+T淋巴细胞进入分裂周期的作用更明显。
张萃陈晓军朱继峰迟莹温小云贺蕾周莎刘丰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CD4^+T淋巴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性别对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比例和活性影响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性别对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徽省池州市血吸虫病流行区的血吸虫病患者50例,以及来自该市非流行区的健康对照50名。采集上述研究对象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性别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总Tfh细胞、ICOS+Tfh细胞和PD-1+Tfh细胞的比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男性及女性对照相比,男、女性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总Tfh细胞比例(U_男=149.0、U_女=39.5,P均<0.01)、ICOS+Tfh细胞比例(t_男=5.9,t_女=7.7,P均<0.01)、PD-1+Tfh细胞比例(t_男=3.2、t_女=5.9,P均<0.01)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外周血中的总Tfh细胞比例(U=187.5,P<0.05)、ICOS+Tfh细胞比例(t=3.2,P<0.05)、PD-1+Tfh细胞比例(t=3.0,P<0.05)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性别因素可能在Tfh细胞的产生和活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许磊钱香金姣李娅琳张阳李薇金鑫董利阳周莎朱继峰刘丰陈晓军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性别滤泡辅助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