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东日
- 作品数:58 被引量:3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液中布鲁氏菌核酸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的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布鲁氏菌病(布病)患者血液中布鲁氏菌核酸的定量与精准检测。方法以布鲁氏菌Bcsp31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与探针并构建pUC57-Bcsp31重组阳性质粒,评价ddPCR方法检测布鲁氏菌的灵敏度、重复性与特异度。此外,收集疑似布病患者血液120份,采用ddPCR方法对样本中布鲁氏菌DNA载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的ddPCR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最低检出限为100拷贝/μL,并且对布鲁氏菌的检测呈现出良好的特异性与准确性。120份血液样本中,ddPCR方法检出阳性103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检出阳性52份。105份抗体阳性样本中,ddPCR方法与qPCR方法分别检出阳性93份和51份,阳性率分别为88.57%和49.52%。15份抗体阴性样本中,两种方法分别检测出阳性12份和1份。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ddPCR方法的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能够实现布病患者血液样品中布鲁氏菌核酸的定量与精准检测。尤其对于抗体阴性的疑似患者早期布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 刘海雯徐玲范玉包桂英陈俊杰张天承徐晴晴赵鸿雁朴东日田国忠任锋姜海
- 关键词:布鲁氏菌
- 布鲁氏菌104M疫苗株A抗原组分解析与候选蛋白筛选
- 2024年
- 目的探究布鲁氏菌104M疫苗株A抗原的主要成分,从A抗原中筛选潜在候选蛋白,为布鲁氏菌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鲎试剂检测脂多糖、脂多糖银染对布鲁氏菌104M疫苗株A抗原的主要成分进行解析,通过与免疫绵羊血清的蛋白免疫印记实验,选取有印迹的部分切胶酶解,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这部分蛋白进一步解析,通过抗原分析工具VaxiJen和毒力蛋白分析工具VirulentPred,筛选布鲁氏菌A抗原评分0.6以上的毒力相关蛋白作为潜在的候选疫苗。结果布鲁氏菌A抗原是一种淡黄色棉花糖状、质量较轻的物质,主要由蛋白和脂多糖构成,对A抗原的蛋白质组鉴定显示,104M A抗原共有1142种蛋白,能够与绵羊血清反应的蛋白有172种,VaxiJen抗原性评分在0.6以上的有87种蛋白,其中毒力相关蛋白有38种。结论布鲁氏菌104M疫苗株A抗原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多糖,对筛选到的A抗原中的候选蛋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测试这些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水平以设计出针对布鲁氏菌病更为有效和安全的疫苗。
- 韩阔赵鸿雁朴东日肖迪王磊范玉徐晴晴田国忠姜海
- 关键词:脂多糖疫苗
- 内蒙古四子王旗家畜流产与人布鲁杆菌病感染的调查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家畜流产情况,分析影响家畜流产的可能因素及其对当地牧民布病感染的影响。方法分阶段整群抽样入户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协方差的秩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羊流产组和无流产组的人布鲁杆菌病感染率差别显著(χ2=5.51,P<0.05)。羊免疫组与未免疫组的羊流产无统计学差异(χ2CMH=0.71,P>0.05)。羊免疫前与免疫后的流产数目无统计学差异(M=17.0,P>0.05)。结论四子王旗羊患布鲁杆菌病引起的流产是该地区人群布病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该地区羊群免疫接种对降低羊群流产效果不显著。
- 朴东日殷文武范蒙光王建忠李金平赵鸿雁孙辉鲁艳英崔步云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
-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在布鲁杆菌病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建立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LVA),并评价其在布鲁杆菌菌株鉴定及流行病溯源中的价值。方法使用MLVA方法,对16株羊种菌、22株牛种菌、21株猪种菌和10株犬种菌株进行分析,使用BioNumerics(Version5.0),对16个位点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式用平均连锁聚类法(UPGMA)。计算每个位点的差异指数,菌株的基因型通过MLVA2010数据库确定。结果使用MLVA方法,通过Brace06、Bruce08、Bruce11、Bruce12、Bruce42、Bruce43、Bruce45、Bruce55共8个位点可以区分布鲁杆菌的种;通过Bruce04、Bruce07、Bruce09、Bruce16、Bruce30共5个位点可以对菌株进行溯源,确定菌株流行病学相关性。结论MLVA技术是一种分辨率高且易于在省级疾病防控系统监测实验室使用的标准化分型技术。可以加强布病监测能力。
- 赵鸿雁杨杰张旭朴东日田国忠李金平崔步云姜海
- 关键词:基因
- 布鲁氏菌微滴式数字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建立可对布鲁氏菌准确定量的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方法。方法使用以布鲁氏菌bscp31基因为靶标的引物和探针,摸索最佳的引物和探针工作浓度,确定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评价所建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对疫情相关血液标本的检测效果。结果ddPCR反应体系中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8μmol/L和0.4μmol/L;最佳扩增条件:95℃10 min;95℃30 s,60℃1 min,循环40次;98℃酶失活10 min。布鲁氏菌核酸DNA为0.96 ng/反应~3.68 fg/反应时,ddPCR检出靶标基因拷贝数为2.00×105拷贝/反应~1拷贝/反应,ddPCR测得值的对数值与DNA浓度的对数值有线性关系。在疫情相关血液标本DNA的检测中,ddPCR阳性率远高于培养法和试管凝集法;16份人血液标本中靶标基因浓度为5~65拷贝/mL血液(平均29拷贝/mL血液),5份羊血液标本中靶标基因浓度为25~245拷贝/mL血液(平均98拷贝/mL血液)。结论ddPCR灵敏性高,可检测微量核酸DNA,适合临床血液标本的检测以及布病病原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田国忠姜海薛盼盼朴东日赵鸿雁杨晓雯张京云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布鲁氏菌
- 内蒙古布鲁氏菌临床分离株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布鲁氏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布鲁氏菌标准参考菌株羊种16M,牛种544A和猪种1 330S作为对照菌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分离的116株羊种布鲁氏菌进行分析,确定待测菌株的序列型(STs),用软件BioNumerics(Version 5.0)构建菌株的最小生成树。结果116株羊种布鲁氏菌全部为ST8型,9个MLST位点的变异完全相同,分离株种群结构单一;羊种菌的生物型与ST型无明显关联,ST8型菌系该地区的主要流行菌种,并与内蒙古地区先前分离羊种布鲁氏菌进化程度相同,且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结论羊种布鲁氏菌的序列分型(ST)与常规生物分型存在差异,ST8型菌可能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致病性。MLST是一种较好的羊布鲁氏菌种群和进化关系研究方法,但更适合于具有较大时间跨度和地理分布菌株间的流行病学调查。
- 刘志国王妙刘日宏赵鸿雁朴东日崔步云夏咸柱
- 关键词:布鲁氏菌临床分离株MLST
-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在布氏菌病监测中的应用
- 布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属细菌侵入机体所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的传染病。近年来布病疫情迅速回升,发病率连续16年增长,愈演愈烈;在中国已经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预防和控制人畜布病...
- 姜海赵鸿雁朴东日田国忠崔步云
- 关键词:布鲁氏菌基因分型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阿拉善盟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分型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人感染布鲁氏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5-2019年间血培养阳性的疑似布鲁氏菌,应用常规生物学和多重PCR方法鉴定临床分离菌株,应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5-2019年间阿拉善盟地区布病确诊患者中分离到23株疑似布鲁氏菌,经常规生物学和多重PCR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菌株。23例病例中牧民占30.43%(7/23),农民占39.13%(9/23),皆有羊接触史。血清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为78.26%(18/23)。MLVA分析表明23株菌株属于我国羊种布鲁氏菌主要流行菌株基因型,根据有差异的3个位点,分离自巴彦木仁苏木的菌株主要集中在一组内,来自吉兰泰镇的2株菌株集中在另一组内。23株布鲁氏菌分别与宁夏、辽宁、山东、浙江、上海、广东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离菌株相关,而与其临近的甘肃省分离菌株无相关性。结论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布鲁氏菌菌株与我国的布病流行菌株一致,与宁夏、辽宁、山东、浙江、上海、广东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离菌株相关。
- 徐创泽朴东日姜海刘慧兰李萌田海荣焦红岩田国忠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布鲁氏菌基因分型
- 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多色毛细管电泳分析布氏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传统的布鲁氏菌多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涉及16个位点(MLVA-16),包括单重聚合酶链反应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一直以来都作为标准的基因分型方法,用于布病的病原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然而,目前这种传统方法工作量较大,实验室间结果不宜比较;尤其是对大规模菌株进行基因分型或面临突发疫情时,急需一种高通量且快速的方法。方法用多重PCR和多色毛细管电泳方法建立一种可靠的,高通量的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MLVA-16改良分型系统,用82株菌进行测试。结果这种改良的MLVA-16分型系统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且具有快速和高通量的特点。结论改良的MLVA-16分型系统可用于基层布病实验室,为布病的病原监测提供高效的工具。
- 姜海荣蓉田国忠赵娜赵鸿雁朴东日赵赤鸿崔步云
- 关键词:布鲁氏菌
- 1952—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杆菌病疫情,探讨不同时期影响疫情的可能因素,为制订内蒙古自治区当前布鲁杆菌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52—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杆菌病监测数据和已发表文献中相关数据,对布鲁杆菌病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952—2007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出现2次布鲁杆菌病流行高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第1次发病高峰,范围波及全区12盟(市),其中1961年发病率最高,达55.28/10万;病例职业构成中牧民最高,占72.9%;2000年后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其中2005年发病率最高,达38.44/10万,以中、东部地区最为严重;病例职业构成中以农民和牧民为主,分别占51.9%和28.7%。结论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牲畜交易频繁,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杆菌病疫情从90年代中期开始快速上升,2004—2007年达流行高峰。
- 朴东日李兰玉赵鸿雁崔步云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