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娟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北赤道流
  • 2篇赤道
  • 1篇台湾以东
  • 1篇热带
  • 1篇流区
  • 1篇海表
  • 1篇海表温度
  • 1篇海平
  • 1篇海平面
  • 1篇海平面高度
  • 1篇副热带
  • 1篇副热带逆流
  • 1篇北太平洋
  • 1篇ROSSBY...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李丽娟
  • 3篇刘秦玉
  • 1篇刘伟
  • 1篇刘伟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北太平洋副热带向东逆流区Rossby波斜压稳定性被引量:6
2007年
根据对卫星观测的海平面高度资料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在北太平洋副热带两支向东的流(副热带逆流和夏威夷背风逆流)所在的区域内,海平面高度的70-210天周期振荡是主要的低频变化.发现在这两支向东的逆流区Rossby波的特性不同:副热带逆流区70-210天周期振荡对应的Rossby波西传过程中增幅,在台湾以东振幅达到最大;而在夏威夷背风逆流区,70-210天周期Rossby波在西传过程中不出现增幅现象.依据2.5层海洋模式得到的关于Rossby波振幅、频率与海洋层结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周期为70-210天的Rossby波为不稳定波,这是由于副热带逆流海域模态水存在使得密度的垂直梯度变小的缘故;而在夏威夷背风逆流区位于表层逆流下的北赤道流西深东浅,70-210天周期Rossby长波在逆流的东部有可能不稳定,但其在逆流的西部是稳定的,因此不出现在西传过程中增幅现象;发现在北太平洋副热带两个向东流的海域,年周期Rossby波是稳定的,因此,在该海域海平面周期为70-210天的振荡的振幅要比年周期振荡的振幅大.
刘秦玉李丽娟
关键词: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ROSSBY波
太平洋北赤道流表层流速及分叉点位置
确定北赤道流的流速和分叉点的位置在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87-1998年的WOCE浮标资料,通过估算得到了季节平均和年平均意义下的北赤道流表层流速(1989-1998)。计算结果显示:北赤道流表层流的...
李丽娟刘秦玉刘伟
关键词:北赤道流
文献传递
台湾以东海平面高度和海表温度变化特征与机制
台湾以东海平面高度和温度的变化与黑潮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在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多种卫星遥感资料,依据高空间分辨率的海洋环流模式(OFES)数值模拟结果和其他水文资料,结合简单海洋模式,通过理...
李丽娟
关键词:海表温度
太平洋北赤道流表层流速及分叉点位置被引量:10
2005年
确定太平洋北赤道流表层流速及分叉点位置的变化是海洋环境研究中的1个重要问题。使用1987~1998年的WOCE浮标资料,通过估算得到了季节平均和年平均意义下北赤道流表层流速(1989~1998)。计算结果显示:北赤道流表层流的流速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春秋两季相仿。在厄尔尼诺发生年的第2年,夏季平均流速往往较大。对浮标轨迹的逐年分析表明表层北赤道流分叉点的位置在11°N~14 .7°N之间,从轨迹较为密集的4年的分析可以看出,表层流分叉点的位置具有年际变化,其中,2个ElNino年分叉点偏北。
李丽娟刘秦玉刘伟
关键词:北赤道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