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南
- 作品数:85 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有源驱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中多晶硅TFT阵列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属于平板显示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源驱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中多晶硅TFT阵列的制作方法。首先是制作多晶硅薄膜,然后光刻形成TFT区、电容下极板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区和重掺杂多晶硅的连线;制作栅绝缘层之...
- 张彤王丽杰刘雪强李传南刘式墉
- 文献传递
- 有机真空镀膜掩膜板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作过程中,用于真空镀膜的掩膜板及其制作加工技术,它是在线切割及光刻腐蚀的基础上,利用齿(8)、槽(9)对镍铬合金丝(12)进行限位,从而形成精细的掩膜板,分辨率为3条线/mm,可实现平...
- 高文宝李传南杨开霞刘式墉
- 文献传递
- 低信息含量无源有机发光显示屏及其驱动技术探索
- 研究了Alq<,3>:QAD掺杂体系的有机发光器件,获得较高亮度和发光效率的掺杂器件.在0.15﹪的浓度条件下,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发光强度达到36000cd/m<'2>,最大发光效率为2.96lm/W.同时,为了改...
- 李传南
- 关键词:信息含量有机发光显示屏驱动技术
- 低温蒸镀高氯酸铯作为阴极缓冲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凭借其原材料来源丰富、制作工艺简单以及可制作成柔性器件等特点成为最近的研究热点之一,提高器件效率、降低其成本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点.提高器件性能的途径主要包括优化器件...
- 刘川张健李传南
- 化合物RbBr作为OLED阴极缓冲层和电子掺杂剂的研究
- 李传南崔国宇高志扬张健张睿赵毅刘式墉
- 三色有机发光材料图形化的制作技术
- 一种在彩色有机发光显示屏的制作中采用掩模板与衬底相对移动依次蒸镀三基色有机物发光层的技术。它是利用薄的金属板作为掩模板,采用在真空室内掩模板与衬底的相对移动将掩模板的第一条线依次与铟锡氧化物(ITO)图形的第一、二、三条...
- 赵毅鲁少昕程刚高文宝李传南侯晶莹刘式墉
- 文献传递
- 以表面修饰铯掺杂ZnO纳米柱阵列为电子传输层的太阳能电池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化学水浴法生长了铯掺杂ZnO纳米柱阵列(CZO-NRA),将其作为电子传输层(ETL),利用乙醇胺与二甲氧基乙醇共混溶液对CZO-NRA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倒置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铯掺杂提高了纳米柱的c轴择优取向结晶度,减少了ETL中由氧空位和锌填隙原子引起的深能级缺陷,减小了器件的串联电阻,增大了器件的短路电流与填充因子。表面修饰减少了CZO-NRA的表面缺陷,减小了ETL与有源层的接触电阻,抑制了界面载流子复合。与未掺杂的器件相比,表面修饰CZO-NRA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由1.27%提高至2.89%。
- 李雪赵宇涵彭辉张健李传南汪津
-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表面修饰
- 柔性衬底黄光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被引量:1
- 2000年
- 采用溅射技术在透明的塑性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薄膜之上形成一层ITO导电膜 ,并以此替代常用的玻璃衬底制备了黄光柔性衬底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 ,器件的结构为PET/ITO/Alq3:Rub/Alq3/Al。器件在 14V时亮度为 12 0cd/m2 ,并且器件在弯曲较大角度时仍然能正常使用 ,达到了使用柔性衬底的目的。
- 李传南黄劲松肖步文侯晶莹杨开霞刘式墉
- 关键词:电致发光器件柔性衬底有机小分子
- 用于微显示的顶发射OLED的SPICE仿真模型研究
- 2010年
- 常用的EDA软件如HSPICE中没有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的仿真模型,导致设计硅基有机发光器件微显示像素驱动电路时存在困难.为此,本文研究了用于微显示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的SPICE仿真模型,分别讨论了二极管连接的MOS管模型、单个二极管以及双二极管并联模型等方案,分析了其等效电路,同时根据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的实验数据拟合了对应的电路参量,最后用HSPICE软件对三种模型的等效电路进行仿真和结果比较.比较发现采用二极管连接的MOS管模型得到的拟合误差最小,但仿真误差最大;采用单个二极管模型得到的拟合与仿真误差都较大;采用双二极管并联模型得到的拟合与仿真误差均较小且满足驱动电路设计的要求.结果表明双二极管并联模型可作为用于硅基有机发光器件微显示电路设计中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的SPICE仿真模型.
- 宗绍鑫李传南吕晨怀谢国华赵毅刘式墉
- 关键词:微显示SPICE仿真模型
- 一种具有金属上扩散层的金属诱导多晶硅薄膜制造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金属上扩散层的金属诱导多晶硅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①在绝缘衬底(10)上沉积非晶硅薄膜(11);②在(11)上沉积金属隔离层(12);③在(12)上蒸发一层诱导金属层(13);④在(13)之上沉积一层介质...
- 李传南王丽杰张彤赵毅侯晶莹刘式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