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作品数:13 被引量:85 H指数:5 供职机构: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海拔高原驻训人员外周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2010年 高原特殊气候环境特点,不但给驻训人员执行任务带来困难,同时对驻训人员一些生理指标也造成一定影响。有研究报道,急进高原人员和常驻高原工作人员白细胞、红细胞数量都发生明显的代偿性升高。我们研究发现血小板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不同的血小板参数变化不同。本实验对高原驻训人员外周血小板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意义。 周建丽 王斌 谢祥红 陈玮 徐海 康宁 李俊关键词:海拔 血小板计数 进驻高原人群淋巴细胞脆性的变化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进驻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脆性的变化,分析其意义.方法 以3个月为界将驻训人员分为急进人员和常驻人员,按不同海拔高度将驻训人员分成3组,采用淋巴细胞脆性试验检测淋巴细胞应急损伤的情况,淋巴细胞和抗原靶细胞在37℃下温育5~30 min,高倍镜下观察淋巴细胞破碎的程度,与靶细胞接触的淋巴细胞膜完整无破坏者其脆性为阴性,与靶细胞接触的淋巴细胞中30%以内被破坏者为脆性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的变化.结果 不同海拔高度的急进人员其淋巴细胞脆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显著高于常驻人员和平原居住人群平均水平,其中海拔3 700 m损伤最为严重.IL-2水平随海拔升高无论急进人员还是常驻人员都有下降趋势,同一海拔急进人员血清IL-2明显高于常驻人员.结论 高原环境下无论急进人员还是常驻人员其淋巴细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在3 700 m淋巴细胞易受损伤的程度最重. 周建丽 王斌 谢祥红 陈玮 徐海 康宁 李俊关键词:海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发现副肝管的处理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发现副肝管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四川总队医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LC术中意外发现副肝管病例16例临床资料。其中副肝管<3 mm 5例,副肝管≥3 mm 11例。结果副肝管<3 mm均采用腹腔镜下钳夹;副肝管≥3 mm均中转开腹处理,其中1例保留少许胆囊壶腹修补副肝管流出道,6例采取断端吻合,4例行副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均无胆道反复感染、肝脓肿形成,肝功能无异常。结论副肝管的处理关键在于认识副肝管的存在、保持副肝管的警惕,争取最小损伤、最优的修补方案。 时吉庆 侯玲 肖青川 陈炯 秦红军 李俊 胡红强关键词:副肝管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生存状况研究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3月收治的7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术后1、3、5年生存状况,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结果:7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手术切除41例,手术引流38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37%、22.78%、7.59%,其中手术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73%、36.59%、14.63%,手术引流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6.32%、7.89%、0。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分化程度、外科方案、手术切除方案、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和不同切缘情况患者的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黏液癌、TNM分期Ⅲ~Ⅳ期、手术引流、姑息性切除、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的预后不佳,其中黏液癌、TNM分期Ⅲ~Ⅳ期、手术引流、姑息性切除、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肖青川 胡红强 李佳俊 李俊 时吉庆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性切除 高原驻训官兵体检结果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解高海拔、低气压、低氧、低温、干燥、强紫外线的自然环境对部队官兵身体健康影响,现将我院2008年8月对海拔3km以上官兵体检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周建丽 康宁 王斌 李俊 郭晓莉 黎志强 张勇关键词:军事医学 不同海拔高原驻训人员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驻训人员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分析驻训时间和海拔高度对白细胞的影响。方法:以3个月为界将驻训人员分为常驻高原人员和急进高原人员,分析海拔高度对白细胞的影响。结果: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进驻时间的驻训人员,其白细胞都不同程度的升高,都明显高于内地人员(P<0.05),常驻高原人员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急进高原人员(P<0.05)。结论:高原环境下驻训人员白细胞显著升高现象,常驻高原人员白细胞总数升高显著高于急进高原人员,并与海拔高度关系密切。 周建丽 王斌 谢祥红 魏文波 徐海 郭晓莉 黎志强 张勇 李俊 左强 唐静 辜凯关键词:外周血 白细胞 不同海拔高原驻训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驻训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百分率的变化,分析驻训时间和海拔高度对淋巴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脆性的影响。【方法】以3个月为界将驻训人员分为常驻高原人员和急进高原人员,按不同海拔高度将驻训人员分120例不同海拔高度血液进行淋巴细胞脆性实验,分析海拔高度对淋巴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进驻时间的驻训人员,其淋巴细胞百分率都不同程度的代偿性升高,都明显高于内地人员(P<0.001,)急进高原人员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常驻高原人员(P<0.001);海拔3 300 m的常驻高原人员淋巴细胞百分率处于正常人群平均水平,急进高原人员的淋巴细胞百分率则显著升高;海拔3 700 m的驻训人员无论是常驻还是急进高原人员,其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代偿升高,明显高于3 300 m和4 100 m海拔高度的驻训人员。随驻训海拔高度的升高,不同组别人群的淋巴细胞百分率差异逐渐缩小,表现急进高原人员高常驻高原人员下降的特点。淋巴细胞脆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海拔3 700 m和4 100 m的急进高原人员和常驻高原人员脆性显著高于3 300 m的人员(P<0.01)。【结论】高原环境下驻训人员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代偿性升高现象,急进高原人员淋巴细胞代偿性升高显著高于常驻高原人员,并与海拔高度关系密切,海拔在3 700 m高度的人员其淋巴细胞脆性最大。 谢祥红 王斌 何鹏飞 周建丽 郭晓莉 黎志强 张勇 李俊 左强 唐静 辜凯关键词:海拔 不同海拔高原驻训人员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1 2009年 高原具有氧分压低、风速高、紫外线辐射强、寒冷及昼夜温差波动大等气候特点,不但给驻训人员执行任务带来困难,而且对驻训人员的一些生理指标也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对1000余名高原驻训人员的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率进行研究,分析其变化及意义。 王斌 周建丽 谢祥红 魏文波 徐海 郭晓莉 黎志强 张勇 李俊 左强 唐静 辜凯关键词:海拔 白细胞 高原驻训官兵1097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分析 被引量:5 2010年 高原低氧分压、高风速、紫外线辐射强、寒冷及昼夜温差波动大等气候特点给驻训官兵身体造成一定损害.为研究高原驻训官兵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时间进驻对机体影响情况,笔者对1097名官兵进行了血常规检查,并对淋巴细胞比例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谢祥红 王斌 周建丽 左强 魏文波 郭晓莉 黎志强 李俊 唐静 辜凯关键词:外周血 血常规检查 高原某部官兵五官健康状况体检分析 2009年 黎志强 周建丽 康宁 李俊 郭晓莉 王斌关键词:基层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