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勐

作品数:19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6篇换热
  • 15篇对流换热
  • 12篇多孔介质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值模拟
  • 4篇流体
  • 3篇多孔
  • 3篇多孔结构
  • 3篇烧结多孔
  • 3篇微细
  • 3篇孔结构
  • 3篇槽道
  • 3篇超临界
  • 2篇强化对流换热
  • 2篇微细多孔介质
  • 2篇CO
  • 2篇超临界二氧化...
  • 2篇传热
  • 2篇传热性
  • 2篇传热性能

机构

  • 19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9篇李勐
  • 17篇姜培学
  • 10篇任泽霈
  • 5篇司广树
  • 5篇胥蕊娜
  • 4篇徐轶君
  • 3篇马永昶
  • 2篇余磊
  • 2篇郭楠
  • 1篇王补宣
  • 1篇范明红
  • 1篇吕晓辰
  • 1篇王湛
  • 1篇石润富

传媒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压力容器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第二届全国换...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气在多孔介质中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5
2001年
本文对空气在多孔结构中的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数值模拟与实验的比较表明,对空气在玻璃或轴承钢颗粒多孔结构中的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时,应采用考虑热弥散效应的局部非热平衡模型.本文还研究了颗粒直径、颗粒导热系数、空气物性随压力的变化及粘性耗散等对换热的影响.
姜培学李勐司广树
关键词:对流换热多孔介质数值模拟
多孔介质中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该文对水和空气流过装有烧结多孔介质的水平多孔槽道的流动和强迫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实验中分别用三种直径的青铜颗粒作为多孔介质的固体骨架材料.数值研究时考虑了边界条件,端部效应,局部热弥散、颗粒直径、多孔材料的...
李勐
关键词:对流换热多孔介质数值模拟有效导热系数
竖直圆管中超临界CO<,2>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本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多孔结构中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变物性、入口温度、入口压力、浮升力以及壁面导热对换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超临界条件下流体剧烈的变物性对对流换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浮升力是研究超临界流体流动和...
徐轶君姜培学李勐任泽霈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流换热多孔结构数值模拟变物性
文献传递
微型换热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对微槽式微型换热器和烧结网丝多孔式微型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几种微型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根据单位体积传热系数的大小 ,几种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从好到差依次为 :烧结颗粒多孔式微型换热器、浅槽微型换热器、深宽比为 3∶1的深槽微型换热器、烧结网丝多孔式微型换热器、深宽比为 6∶1的深槽微型换热器。但烧结颗粒及烧结网丝多孔式微型换热器的压力损失比较大 ;从传热和阻力损失两个方面综合评价 。
姜培学李勐马永昶任泽霈
关键词:传热性能
微细多孔介质中流动及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本文对空气流过烧结微细多孔介质的流动和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颗粒直径条件下摩擦阻力系数与等效雷诺数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拟和得到了渗透率K和惯性常数F。结果表明:当颗粒直径比较大时,摩擦阻力系数的实验结果与计算关联式基本吻合;随着颗粒直径的减小,二者的差别增大。通过实验得到了微细烧结多孔介质内部体积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并与已有关联式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胥蕊娜姜培学李勐郭楠
关键词:微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
微细板翅结构强化对流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对水和空气流过紫铜微细板翅结构构中的对流换热进行行实验研究,并与相近孔隙率的烧结多孔介质中的对流换热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参数范周内,与空槽道相比,该微细板翅结构使水的对流换热增强9倍以上,使空气的对流换热增强了15-30倍;与相近孔隙率的锡青铜烧结多孔结构相比,该微细板翅结构中的流动阻力大大减小,而对流换热能力却增强。
姜培学胥蕊娜李勐
关键词:对流换热
多孔介质中超临界CO<,2>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本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多孔结构中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条件下流体剧烈的变物性对多孔介质中的对流换热会产生很大影响;局部热平衡条件下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值比局部非热平衡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大;对流换热系数随着...
姜培学李勐徐轶君任泽霈
关键词:多孔介质超临界流体对流换热
文献传递
多孔介质中超临界CO_2对流换热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02年
本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多孔结构中的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条件下二氧化碳剧烈的变物性对多孔介质中的对流换热会产生很大影响;局部热平衡条件下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计算值比局部非热平衡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大;对流换热系数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姜培学李勐徐轶君任泽霈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多孔介质对流换热数值模拟制冷系统
流体在烧结多孔槽道中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本文对空气和水流过烧结青铜颗粒水平多孔槽道表面上的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空槽道表面换热相比,实验段充满烧结多孔介质后,水流过实验段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可提高7~9倍,空气可提高3~30倍;烧结多孔结构的强化换热能力大于非烧结的堆积床;直径的增大能提高水在多孔结构内的换热能力,但对空气而言在实验流量范围内无明显作用。
李勐姜培学余磊任泽霈
关键词:多孔介质对流换热
单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和换热研究被引量:21
2000年
本文介绍了单相流体在多孔介质内部的传热和流动过程及其研究方法 ,给出单相流体大多孔介质内部传热的数理模型 ,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流速、孔隙率、固体颗粒的直径大小及固体骨架和流体的导热系数之比等因素对多孔介质内部传热和流动的影响 。
司广树姜培学李勐
关键词:单相流体多孔介质换热过程粘性耗散数学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