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卓坤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小麦
  • 5篇永久F2群体
  • 3篇性状
  • 3篇胚芽
  • 3篇胚芽鞘
  • 3篇株高
  • 3篇QTL
  • 3篇QTL定位
  • 2篇小麦株高
  • 2篇QTL分析
  • 2篇DH群体
  • 1篇幼苗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 1篇上位性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位点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胁迫
  • 1篇胚芽鞘长度

机构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济源市农业科...

作者

  • 6篇李卓坤
  • 5篇田纪春
  • 3篇袁倩倩
  • 3篇韩淑晓
  • 2篇谢全刚
  • 1篇师翠兰
  • 1篇朱占玲
  • 1篇王岩
  • 1篇田宾
  • 1篇彭涛
  • 1篇陈俊男
  • 1篇张卫东

传媒

  • 4篇作物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QTL定位分析小麦株高的杂种优势被引量:16
2010年
为探讨小麦株高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基础,以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F1经染色体加倍获得的DH群体168个株系为材料,构建了一套含168个杂交组合的"永久F2"群体。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3个环境中进行了基于QTL定位的株高杂种优势分析,共检测到3个加性效应位点、2个显性效应位点、4对上位效应位点(包括加性×加性、加性×显性、显性×加性和显性×显性)和20个杂种优势位点。位于2D、4D和5B2染色体上的QPh2D、QPh4D和QPh5B2在3个环境中同时被检验到,受环境影响小,表达稳定。在2D染色体上相近的区域定位出多个杂种优势位点,其中QPh2D-2和QPh2D-7可解释杂种优势表型变异的29.77%和55.77%。在7D染色体的Xwmc273.2-Xcfd175之间定位出同一个杂种优势位点Qph7D-2。结果表明,在2D、4D和7D染色体上这些区域存在一些对小麦株高的杂种优势起重要作用的位点。
李卓坤谢全刚朱占玲刘金良韩淑晓田宾袁倩倩田纪春
关键词:小麦株高QTL
利用“永久F_2”群体进行小麦幼苗根系性状QTL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为了研究小麦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以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的杂交DH群体组配了一套含168个杂交组合的"永久F2"群体。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四叶一心期小麦水培幼苗根系总长度、直径、表面积、体积、根尖数、最大根长、茎叶干重、根干重及根茎干重比9个性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幼苗根系8个性状的QTL,定位了7个加性效应QTL和12对上位性互作QTL,包括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加加互作、加显互作和显显互作,分布在1A、1D、2A、2B、2D、3A、3B、5D、6D和7D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0.01%~11.91%的遗传变异。在染色体2D上XWMC41至XBARC349.2区间检测到同时控制总根长和根干重的一个QTL。上位性对苗期根系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机制较复杂,因此在育种中要综合考虑根系各性状之间的关系,保证根系协调统一、发达健壮。
李卓坤彭涛张卫东谢全刚田纪春
关键词:小麦根系性状QTL定位基因效应
利用永久F_2群体定位小麦株高的QTL被引量:17
2009年
为研究小麦株高的遗传机制,利用DH群体构建了一套包含168个杂交组合的小麦永久F2群体,并于2007年种植于山东泰安和山东聊城。构建了一套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利用该图谱的324个SSR标记对小麦株高进行QTL定位研究,使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work2.0软件进行QTL分析。在永久F2群体中定位了7个株高QTL,包括4个加性QTL,1个显性QTL,1对上位性QTL,共解释株高变异的20%,其中位于4D染色体的qPh4D,具有最大的遗传效应,贡献率为7.5%;位于2D染色体显性效应位点qPh2D,可解释1.6%的表型变异;位于5B~6D染色体上位效应位点,可解释1.7%的表型变异。还发现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对小麦株高的遗传起重要作用,并且基因与环境具有互作效应。
王岩李卓坤田纪春
关键词:小麦永久F2群体株高数量性状位点
小麦苗期性状QTL定位及株高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本研究以小麦花培3号和豫麦57为亲本获得的DH(double haploid)群体168个株系为材料,构建了一套含168个组合的永久F2(immortalized F2,IF2)群体,结合含有323个标记位点的分子遗传连...
李卓坤
关键词:小麦DH群体永久F2群体株高胚芽鞘
文献传递
不同水分胁迫下小麦胚芽鞘和胚根长度的QTL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小麦胚芽鞘和胚根在不同渗透溶液下的长度变化是鉴评小麦幼苗抗逆性的重要指标。以小麦花培3号×豫麦57的DH株系衍生的含168个组合的永久F2(immortalizedF2,IF2)群体为材料,在蒸馏水(正常条件)以及10%、20%和3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下进行胚芽鞘长和胚根长度的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分析。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影响胚芽鞘和胚根长度的23个QTL,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为4.93%35.37%。位于4B染色体区间Xcfd39.2-Xcfd22.2上影响胚芽鞘长度的位点QCl4B具有最大的遗传效应,贡献率为35.37%;在3D染色体Xcfd223-Xbarc323区段,在正常条件和20%PEG-6000处理下同时检测到影响胚芽鞘长度的位点QCl3D-a,其贡献率分别为7.83%和11.74%。另外,在10%PEG-6000处理下,3D染色体上的相近区域还定位了影响胚芽鞘长度的QCl3D-b位点;在染色体1A和染色体5A1上各检测出与胚根长度有关的2个和3个不同的QTL;在6D染色体Xswes679.1-Xcfa2129和Xwmc412.1-Xcfd49区间分别检测到2个影响胚芽鞘长度和胚根长度的QTL。这些主效QTL可用于胚芽鞘和根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袁倩倩李卓坤田纪春韩淑晓
关键词:小麦胚芽鞘长度QTL
小麦胚芽鞘长、幼苗根长的QTL定位被引量:7
2010年
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构建的DH群体的168个株系及亲本为材料,在正常发芽和20%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条件下测定小麦幼苗的胚芽鞘长、根长。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分析幼苗胚芽鞘长、幼根长的QTL。两种处理条件下共定位了8个控制胚芽鞘长加性QTL,其中位于染色体2A、4B和4D上的QCl2A、QCl4B和QCl4D在两种处理条件下均被检测到,可解释6.10%~16.31%的表型变异。两种条件下共定位了10个控制幼根长加性QTL,其中位于染色体6A上Xgwm82和Xwmc553区间的QRl6A在两种处理下均被检测到,可分别解释8.26%和9.74%的表型变异。在检测到的18对控制胚芽鞘长、根长的上位性互作位点中,大多数互作属于非等位QTL间的非加性QTL位点之间互作。因此在小麦材料的早期抗旱性筛选、分子育种时要同时考虑加性QTL和非加性QTL位点间的上位性互作。
李卓坤袁倩倩师翠兰陈俊男韩淑晓田纪春
关键词:小麦DH群体上位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