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同川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缺血
  • 8篇缺氧
  • 7篇脑缺氧
  • 6篇新生儿
  • 6篇血性
  • 6篇亚低温
  • 6篇缺氧缺血性
  • 6篇缺氧缺血性脑
  • 5篇新生儿缺氧
  • 5篇新生儿缺氧缺...
  • 5篇新生儿缺氧缺...
  • 5篇亚低温治疗
  • 5篇缺血性脑病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5篇脑病
  • 5篇脑缺血
  • 4篇新生儿缺氧缺...
  • 4篇全身
  • 4篇脑损伤
  • 3篇全身亚低温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三...
  • 2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1篇李同川
  • 7篇程秀永
  • 7篇朱长连
  • 4篇吉玲
  • 4篇王迎红
  • 3篇徐发林
  • 3篇王小阳
  • 2篇邱林
  • 1篇胡生海
  • 1篇王玲
  • 1篇刘玉峰
  • 1篇张传新
  • 1篇李慧
  • 1篇张传新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全身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2002-08—2004-1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4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低温组在生后2~10h内给予全身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3~34)℃,持续72h,对照组在监护下维持肛温在(37·0±0·5)℃,两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其余治疗措施相同。通过对两组患儿不同时期神经学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及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等来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近期疗效。结果(1)神经学评分: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神经学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低温组在治疗12h、24h、48h、72h及80h的神经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神经行为测定:两组患儿分别在生后7d、14d和28d做NBNA检测,14d和28d的NBNA测定,低温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3)婴幼儿CD-CC智能发育评估: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低温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
吉玲朱长连程秀永徐发林李同川
关键词:脑缺氧脑缺血脑损伤亚低温新生儿
全身系统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全身系统亚低温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远近期疗效评价。方法:将49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低温组在生后2-10小时内给予全身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3-34℃,持续72h,对照...
吉玲朱长连程秀永李同川
关键词:脑缺氧脑缺血脑损伤亚低温新生儿
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组织硝基酪氨酸形成及细胞骨架蛋白降解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低温对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HI)后硝基酪氨酸形成及细胞骨架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和胞衬蛋白)降解影响。方法 结扎7日龄Wistar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7.8%氧气60 min制成HI模型,随机分成低温组(30℃,n=18)和常温组(36℃,n=18),均予维持恒定目标温度10 h。每组8只,在HI后24 h处死,脑组织匀浆用于Western蛋白印迹检查,余每组10只在HI后72 h处死,进行硝基酪氨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正常脑组织有少量硝基酪氨酸形成,在HI后24 h硝基酪氨酸生成明显增加,低温干预后硝基酪氨酸生成减少,HI后72 h皮层及海马齿状回的硝基酪氨酸的阳性细胞数低温组明显低于常温组(P<0.02,P<0.01)。微管相关蛋白-2的相对分子质量820、70条带在低温组降解明显低于常温组,胞衬蛋白在HI后降解为相对分子质量150、120两条带,低温组胞衬蛋白降解明显减少。结论 低温能抑制硝基酪氨酸生成和细胞骨架蛋白的降解,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一氧化氮合酶、钙离子蛋白酶和半胱天冬酶的活性有关。
朱长连王小阳李同川徐发林王迎红邱林程秀永
关键词:脑缺氧硝基酪氨酸
全身系统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全身系统亚低温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远近期疗效评价。方法:将49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低温组在生后2-10小时内给予全身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3-34℃,持续72h,对照...
吉玲朱长连程秀永李同川
关键词:脑缺氧脑缺血脑损伤亚低温新生儿
脑瘫的亚低温防治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研究背景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称脑瘫,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其症状在婴儿期出现,而且可合并智力障碍、癫痫、视听功能障碍等...
李同川
关键词:脑性瘫痪亚低温缺氧缺血性脑病凝血因子V
文献传递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监护
2005年
目的:通过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全身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监护,探讨新生儿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有效监护措施。方法:采用德国产TSMed2000低温治疗仪,专人监护,在60min内将患儿肛温降至33℃~34℃并持续72h。在低温治疗中,专人负责监护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神志反应、经皮血氧饱和度及皮肤硬肿情况。结果:亚低温治疗组心率不稳定,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而呼吸频率及血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严密合理的监护措施是保证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李慧王玲程秀永朱长连李同川吉玲
关键词:新生儿脑缺氧脑缺血监护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安全性研究和初步疗效评价
该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把32例有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新生儿分为全身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多指标监测并随访,通过临床观察和对比分析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监测和随访结果,探讨全身性亚低温治疗足...
李同川
关键词:脑缺氧脑缺血脑损伤亚低温新生儿
文献传递
全身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观察
2004年
李同川朱长连程秀永王小阳胡生海张传新王迎红
关键词:全身低温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脑组织硝基酪氨酸测定
2004年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 (HI)后脑组织硝基酪氨酸形成的时相与分布特征及其与细胞死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 7d龄Wistar大鼠 4 2只制成HI脑损伤模型 ,分别于HI后 30min、1h、3h、8h、14h、2 4h、72h处死 6只 ,脑组织制作切片 ,取海马平面进行硝基酪氨酸和微管相关蛋白 - 2 (MAP - 2 )免疫组化染色及硝基酪氨酸与发夹寡核苷酸探针 (HPP)双染色 ,观察和计数皮层及僵核硝基酪氨酸阳性细胞数。以初生第 7d(P7)和第 10d(P10 )的大鼠为对照。结果 :硝基酪氨酸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HI侧MAP - 2阴性区域 ,包括皮层、丘脑、纹状体、海马、皮层下白质、脑室下区。在HI后早期 ,对照及对侧皮层血管内皮细胞及脑室下区也可偶见阳性细胞。在HI后 30min皮层及僵核硝基酪氨酸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并在HI后 3h达到峰值 ,此后阳性细胞数逐渐下降 ;随时间的延长 ,阳性细胞逐渐缩小。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 ,HI后早期硝基酪氨酸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HPP阳性细胞数 ,晚期则相反。结论 :硝基酪氨酸形成与脑组织损伤密切相关 。
王小阳朱长连邱林徐发林李同川王迎红程秀永
关键词:硝基酪氨酸缺氧缺血
27例早产儿的体格智能发育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王迎红李同川
关键词:早产儿体格发育智能发育低体重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