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品纯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清热化瘀颗粒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CHOP、Gadd34蛋白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颗粒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 CHOP、Gadd34蛋白的影响,探讨清热化瘀颗粒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SO...
- 李品纯
- 关键词:神经元保护
- 文献传递
- 清热化淤方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ATF4、Caspase-1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清热化淤方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缺血再灌注后ATF4、Caspase-12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IP)、清热化淤方干预组(QRHY)四组,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1d、2d、3d四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ATF4、Caspase-1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①MCAO组12h ATF4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达高峰(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BIP组较MCAO组ATF4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QRHY组较BIP组进一步降低其表达(P<0.05,P<0.01)。②MCAO组12 h Caspase-12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达高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P<0.01);BIP组较MCAO组Caspase-12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QRHY组较BIP组进一步降低其表达(P<0.05,P<0.01)。结论清热化淤方可通过下调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后ATF4、Caspase-12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 胡跃强唐农董少龙毕方方祝美珍雷龙鸣李品纯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CASPASE-12神经保护
-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动态血压的变化及血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10d,记录影响预后的因素,并记录1个月、3个月死亡率、残疾率。结果脑梗死急性期多有血压升高,并自发下降。入院时血压及入院后平均血压与1月死亡率和3月死亡率或残疾率呈U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预后均差,血压的最适水平为(120~180)/(70~100)mmHg预后较好。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对预后影响较大。
- 黄河刘泰胡跃强陈荣群胡玉英何乾超张青萍赵延虹谭璐璐刘永辉宋曦张志伟李品纯钟洁
- 关键词:脑梗死血压调控预后
- 疏血通脉胶囊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MAPKs通路的影响研究
- 刘泰胡跃强梁妮胡玉英何乾超陈荣群张青萍谭璐璐刘永辉李生姚平宋曦李品纯
- 课题来源与背景:为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10年对疏血通脉胶囊的研究发现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较好,作用机制与改善脑循环、抗细胞凋亡、神经保护有关。这些脑保护作用能否提高脑缺血耐受能力,达到对脑中风的“未病先防”和“既病...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缺血药效学脑血管病
-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机制与中医药实验研究近况被引量:3
- 2011年
-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系指原发性而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最高的。脑水肿是自发性脑出血后最重要的继发病理变化之一,也是患者病情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水肿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尚未彻底明确,目前认为,ICH后脑水肿与占位效应、血肿周围继发缺血、血脑屏障破坏、凝血酶、血红蛋白及血浆蛋白的毒性作用、
- 刘泰李品纯
-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
- 温针灸足三里及悬钟对脑梗塞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求脑梗塞后血压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高血压导致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156例患者治疗后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温针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显著(P<0.01),且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其余两组(P<0.01)。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改善,改善程度以温针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温针灸足三里、悬钟能有效改善脑梗塞后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黄河刘泰胡跃强陈荣群胡玉英何乾超张青萍赵延虹谭璐璐刘永辉宋曦张志伟李品纯钟洁
- 关键词:温针灸脑梗塞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