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园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血小板...
  • 2篇特发性血小板...
  • 2篇紫癜
  • 2篇淋巴
  • 1篇动态监测
  • 1篇动态检测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乳酸
  • 1篇血清乳酸脱氢...
  • 1篇血小板输注
  • 1篇血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病患者
  • 1篇异常综合征

机构

  • 4篇嘉兴市第一医...
  • 2篇嘉兴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篇李园
  • 5篇郭晓珺
  • 4篇吴海兵
  • 4篇季素芳
  • 2篇丁韧烨
  • 2篇屠其华
  • 2篇曾慧
  • 1篇颜敏超
  • 1篇曾惠
  • 1篇赵晓燕
  • 1篇徐海珍
  • 1篇汪江平
  • 1篇吴学勤

传媒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抗体组分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抗体组分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印记法检测73例ITP患者和51例对照者的血清HP抗体组分: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128、CagA116、CagA110、空泡毒素蛋白A(VacA)95、VacA91、尿素酶A(UreA)、尿素酶B(UreB),同时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结果ITP组患者14C-UBT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两组HP抗体组分CagA110、VacA9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3.51、12.49,P均<0.05);而两组CagA128、CagA116、VacA95、UreA、Ure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65、3.41、1.59、0.63、3.37,P均>0.05)。结论HP抗体组分CagA110、VacA91与ITP发病相关。
季素芳郭晓珺丁韧烨曾慧吴海兵李园颜敏超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7例成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2009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成人重症ITP病情常反复发作,且并发症多、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危险,部分患者可因并发颅内出血而死亡。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的成人重症ITP患者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本病的诊治提供帮助。
季素芳郭晓珺丁韧烨李园曾慧吴海兵
关键词: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成人预后重症ITP中枢神经系统出血性疾病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期间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血液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2016年2月来我院的血液病患者共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分析血小板输注疗效与病因、体重、输注次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病因导致的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临床效果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共51例,25例有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共32例,25例有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共12例,10例有效;再生障碍性贫血共5例,2例有效。不同体重患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率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60 kg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最高为87.5%,而<40 kg组患者有效率最低为37.5%。不同输注次数之间输注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次数越多有效率越低。结论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应结合疾病原因和体重具体分析,并且减少输注次数,提高血小板利用率。
徐海珍李园徐君婧
关键词:血液病血小板输注疗效分析
动态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8
2008年
吴海兵郭晓珺季素芳李园屠其华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性贫血
探究动态监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的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究微小残留病灶(MRD)动态监测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48例T-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追踪监测其不同治疗时间节点的MRD水平,同时进行5年或以上的跟踪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评估患儿3年和5年后的累积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在诱导治疗后第35天,MRD水平≥1×10^(-4)的患儿,其完全缓解率远低于MRD水平<1×10^(-4)的患儿,成功缓解后的复发率也显著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远期疗效来看,首次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且MRD<1×10^(-4)的患儿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和71.2%,而首次化疗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且MRD≥1×10^(-4)的患儿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4.5%和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MRD水平对T-ALL患儿的复发预测,治疗方案调整及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赵晓燕郭晓珺汪江平李园吴学勤
关键词:微小残留病灶T淋巴细胞
恶性淋巴瘤致急腹症剖腹探查38例临床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致急腹症剖腹探查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对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个部位累及16例,多个脏器累及22例。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8例,边缘区淋巴瘤5例,滤泡性淋巴瘤2例,Burkitt淋巴瘤2例,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6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16例肿瘤切除及化疗者,2年存活率56.25%,5年存活率43.75%,生存期59~3412天(中位生存期1672天);6例行姑息手术治疗及化疗者,2年存活率33.33%,5年存活率为0,生存期24~1022天(中位生存期515天);11单纯手术治疗,仅1例存活26个月。33例追踪随访5年生存率,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33.33%,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以惰性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较高,分别为50.00%及40.0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20%,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无1例长期生存。结论恶性淋巴瘤引起急腹症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分型、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提高疗效与预后的关键。
郭晓珺季素芳屠其华李园吴海兵曾惠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急腹症剖腹探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