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培峰

作品数:31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氧化氮
  • 14篇一氧化氮
  • 7篇NO
  • 5篇有机化学
  • 5篇微藻
  • 4篇海洋微藻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实验教学
  • 3篇实验室
  • 3篇内盐
  • 3篇相色谱
  • 3篇绿色化学
  • 3篇降解
  • 3篇教学
  • 3篇二甲基硫
  • 3篇DMSP
  • 3篇丙烯
  • 3篇丙烯酸
  • 2篇液相色谱

机构

  • 31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31篇李培峰
  • 27篇刘春颖
  • 13篇杨桂朋
  • 6篇高先池
  • 3篇田野
  • 3篇任春艳
  • 3篇张正斌
  • 3篇皇华伟
  • 2篇丰卫华
  • 2篇姜源庆
  • 2篇张洪海
  • 2篇张升辉
  • 2篇赵敏
  • 2篇薛超
  • 2篇胡玉斌
  • 2篇韩洋
  • 2篇王莉莉
  • 2篇田野
  • 1篇朱逊驰
  • 1篇刘欢欢

传媒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实验室科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大学化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高校实验室科...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荧光检测海水介质中的一氧化氮被引量:5
2009年
基于2,3-二氨基萘(DAN)与一氧化氮(NO)在海水介质中生成荧光性2,3-萘酚三唑(NAT)来测定海水中NO。确定了荧光法测定NO的条件(λex=383nm,λem=410nm)、温度和时间对DAN捕集NO的影响,以及DAN溶液对捕集NO的影响。测得NO浓度与其荧光强度之间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1.4~1400nmol/L,r=0.9985,P<0.0001;检出限1nmol/L(S/N=3);相对标准偏差1.63%(14nmol/LNO);不存在介质干扰。同样条件下与NaOH为介质的荧光法相比,本方法将检出限提高了1个数量级。结合吹扫-捕集检测出青岛石老人(36°05′46″N;120°29′40″E)海水中NO浓度为(0.12±0.01)nmol/L,可用于监测硝普钠在海水中释放NO的规律。
刘春颖赵敏任春艳杨桂朋李培峰韩洋
关键词:一氧化氮荧光
不同氮磷比对球形棕囊藻释放含硫化合物及DMSP降解途径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本文探讨了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在不同氮磷比条件下各生长时期内释放到培养液中二甲巯基丙酸内盐(DMSP)、二甲基硫(DMS)和丙烯酸(AA)等含硫化合物浓度及DMSP降解途径的影响,所设置氮磷比为4∶1、16∶1、40∶1和80∶1。结果表明,球形棕囊藻的DIC吸收速率在80∶1组出现最大值(147μmol·kg^(-1)·d^(-1)),pH提升量在4∶1组出现最大值(0.13 d^(-1)),而最大藻细胞密度在16∶1和40∶1组出现较高值(285×10^(4)和264×10^(4) cells·mL^(-1))。单位细胞颗粒态DMSP和AA浓度在16∶1组出现最大值(2.741和2.949 fmol·cell-1),而溶解态DMSP在40∶1组出现最大值(0.543 fmol·cell^(-1)),DMS在16∶1和40∶1组均出现最大值(0.038 fmol·cell^(-1))。当氮磷比为4∶1时,DMS/AA出现最大值26.53%,表明DMSP酶裂解途径占比最大;当氮磷比为80∶1时,DMS/(DMSP+AA)出现最大值11.89%,表明DMS生产百分比最大;当氮磷比为40∶1时,AA/(DMSP+AA)出现最大值69.34%,表明总DMSP降解率最大。总而言之,当氮磷比为16∶1时最有利于球形棕囊藻含硫化合物的产生,不同氮磷比会对DMSP的降解途径产生影响。
涂俊杰高配配刘春颖李培峰李培峰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氮磷比
生物体内一氧化氮化学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一氧化氮(NO)作为1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气体小分子,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它在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类反应决定了对生物细胞所起的作用。该文综述了NO的基本性质和近年来NO在生物体内化学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包括与氧气、超氧离子、金属离子、硫醇、其它自由基的直接反应和生物分子的间接反应,试图阐明生物体内NO的多种生理调节机制的化学本质。并对生物体内NO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
刘春颖杨桂朋胡玉斌李培峰任春艳
关键词:生物体
海洋酸化对二甲基硫和挥发性卤代烃释放的影响
海洋酸化是CO2排放引起的另一重大环境问题。海洋酸化会引起海洋系统内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左右大多数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与代谢过程,进而影响到海洋生源活性气体的释放,并对气候和环境产生反馈效应。
李培峰张升辉杨桂朋张洪海
温度对海洋硅藻吸收或释放一氧化氮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基于全球变暖的背景,研究了温度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温度对海洋硅藻生长过程中吸收或释放一氧化氮(NO)的影响。培养温度分别为20℃和25℃。结果显示,温度升高,中肋骨条藻的比生长速率降低(P<0.05),而对三角褐指藻和小新月菱形藻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不同种类硅藻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不同,且在不同生长阶段对NO呈现不同的吸收或释放规律。与20℃培养条件相比,25℃条件下三角褐指藻对NO的净吸收速率在指数生长期、生长平台期和衰亡期分别升高了40.2%、98.2%和16.0%;小新月菱形藻对NO的净吸收速率在生长的平台期升高了5.7倍;中肋骨条藻对NO的净释放速率在生长的平台期升高幅度最大,为11.5倍。结果表明全球变暖对不同种类的硅藻代谢NO的促进程度不同。
王可可田野姜源庆李培峰刘春颖杨桂朋
关键词:硅藻温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痕量一氧化氮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4,5-二氨基荧光素与一氧化氮(NO)反应生成高荧光三唑荧光素的原理,建立了一种测定水体中溶解NO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通过不同流动相(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配比实验和色谱柱温度梯度实验,确定了该方法测定水体中NO的最佳实验条件:流动相配比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8∶92(V/V);柱温为25℃。在优化条件下,测得NO浓度与荧光强度在0.33~3.32 nmol/L和13.3~266 n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0 p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5.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22.4%。方法可用于测定可口可乐、植物饮料、海水和日本星杆藻藻液中的NO浓度。
范岩松刘春颖田野李培峰李培峰史雅琦
关键词:一氧化氮高效液相色谱法
胶州湾表层海水NO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16年
为了解近海海水中NO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010—2011年胶州湾内表层海水中的c(NO)进行了观测,并结合水文、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探讨了该海域NO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胶州湾内表层海水c(NO)春季最低,为(11.8±4.6)pmol/L;秋季最高,为(471.3±106.3)pmol/L;夏季和冬季差别不大.该海域c(NO)的水平分布呈湾中心及湾口部分较低、河口较高的特点.湾口部分c(NO)春季最低,为2.0 pmol/L;湾中心部分c(NO)秋季最高,达356.0pmol/L.c(NO)与温度、盐度及c(NO_2-)表现出相关性,陆地径流输入对海水中NO的分布也有影响,大沽河下游丰水季c(NO)达到348.1 pmol/L,枯水季c(NO)仅为119.8 pmol/L.研究显示,胶州湾表层海水为大气NO的源,2010—2011年胶州湾表层海水NO的海-气通量为3.8×10-15mol/(cm^2·s),胶州湾年NO释放量(以N计)约为5.8×106g.
田野薛超刘春颖李培峰
关键词:NO影响因素
基于绿色化学的有机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原点处理被引量:6
2022年
有机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的必修课。有机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成分复杂,尽管目前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比较强,实验室废液能够做到分类收集并交由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理,但是完全依赖环保公司的处理成本比较高。因此我们尝试对有机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进行实验室原点处理,真正做到谁污染、谁治理,有效降低废液的处理成本,并实现有机试剂的循环使用。
李培峰高先池刘春颖
关键词:绿色化学有机化学危险废弃物
海水pCO2升高对不同海洋微藻释放痕量气体的影响
李培峰
海水中丙烯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2
2013年
建立了一种测定海水介质中丙烯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耐纯水相和较低pH的AgilentSB-Aq-C18柱(100mm×4.6mm i.d.,5μm),0.35%磷酸溶液(pH=2)为流动相,使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nm,外标法定量测定。丙烯酸的保留时间在14.2~14.9min,方法的检出限为4nmol/dm3(S/N=3),在0.01~10μmol/dm3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可达0.999 6,加标回收率为95.4%~98.1%,相对标准偏差为1.3%~1.6%(1.04~2.32μmol/dm3)。采用0.2μm滤膜重力过滤冷藏的办法来保存海水丙烯酸样品。检测出2011年5月份青岛近海海水中丙烯酸的平均浓度为(0.101±0.069)μmol/dm3;海洋微藻球形棕囊藻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培养体系中丙烯酸的浓度为0.339~2.219μmol/dm3。
刘春颖王莉莉杨桂朋陈岩李培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丙烯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