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安兴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球虫
  • 4篇超微
  • 4篇超微结构
  • 3篇隐孢子虫
  • 3篇隐孢子虫病
  • 3篇孢子虫
  • 3篇孢子虫病
  • 3篇超微结构研究
  • 3篇虫病
  • 2篇鸭病
  • 1篇增重
  • 1篇受精
  • 1篇斯氏艾美耳球...
  • 1篇添加剂
  • 1篇仔鸡
  • 1篇子孢子
  • 1篇鹌鹑
  • 1篇裂殖体
  • 1篇裂殖子
  • 1篇麻鸭

机构

  • 5篇北京农业大学
  • 4篇四川畜牧兽医...
  • 3篇西南大学
  • 1篇泸县畜牧局

作者

  • 9篇李安兴
  • 5篇孔繁瑶
  • 5篇索勋
  • 5篇殷佩云
  • 3篇聂奎
  • 2篇曾子建
  • 2篇黎晓敏
  • 1篇唐发书
  • 1篇李明伟
  • 1篇高子祥
  • 1篇王健
  • 1篇周继勇
  • 1篇李前勇
  • 1篇宋泽奎
  • 1篇毛启贵

传媒

  • 3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中兽医医药杂...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鸭隐孢子虫对鹅鸡鹌鹑鸽的感染性试验被引量:12
1991年
隐孢子虫病是近年来发现的人畜共患病,是造成爱滋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隐孢子虫寄生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及鱼类的粘膜上皮中,有极广泛的宿主。从各种动物分离的隐孢子虫对其宿主以外的动物有广泛的交叉感染性,如从牛粪便中分离出的隐孢子虫可感染猫、狗、山羊、绵羊、豚鼠、人、大鼠、猪、兔、小鼠,由此引起在隐孢子虫分类学上的意见不一。Tzipori等(1980)
李安兴聂奎曾子建黎晓敏唐发书
关键词:隐孢子虫病家禽感染性
四川麻鸭隐孢子虫病的调查被引量:1
1991年
笔者在四川省永川县、泸县、荣昌县的6群2月龄左右的鸭群中发现有4群感染隐孢子虫。用所收集的鸭隐孢子虫卵囊进行人工经口感染7只1月龄雏鸭,感染后第8~9天开始从粪便中排出大量卵囊,持续排卵囊期约为12天。感染后13天开始,分期扑杀动物,取其气管、各段肠道、法氏囊进行组织学检查,发现法氏囊有大量隐孢子虫寄生。引起法氏囊粘膜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萎缩及上皮细胞脱落;电镜扫描观察发现法氏囊粘膜上皮细胞膜下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形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突起,引起上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初步证明鸭隐孢子虫对麻鸭有一定的致病性。
李安兴聂奎曾子建周继勇
关键词:隐孢子虫病麻鸭
菲莱氏温扬球虫裂体生殖的发育过程及超微结构被引量:1
1997年
菲莱氏温扬球虫(WenyonelaphiliplevineiLeibovitz,1968)的裂体生殖过程是在具皱褶膜的纳虫空泡中进行的。发育早期的滋养体外被单层界膜,胞质中含一些退化的运动期虫体特有的细胞器(如微线体等),以及丰富的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等。裂殖子以外出芽方式形成于裂殖体表面。裂殖子外被3层单位膜,中层和内层组成内膜复合体。裂殖子中部表膜上有1~2个微孔。类锥体由5~6圈微管组成,内有1对棒状体颈部,2根锥体内微管和若干微线体。类锥体前为R1、R2。棒状体起于顶孔,止于虫体中部,分细的颈部和膨大的体部,虫体前部有大量微线体。膜下微管为22根。核位于虫体后部,每代成熟裂殖子均有数个致密体和大量支链淀粉粒。
李安兴孔繁瑶索勋殷佩云
关键词:超微结构
禽用中药添加剂的研究——对雏鸡增重、部分免疫功能及抗球虫感染的影响被引量:6
1993年
将60只1日龄海塞克斯公雏随机分为3组,第1组饲喂的全价饲料中添加3%禽用中草药添加剂;第2、3组饲喂全价雏鸡饲料;第3组至12日龄时,经口接种鸡艾美尔球虫20万。结果表明,饲喂21天后,添加剂组较对照组的活体增重、饲料报酬和血清球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5.73%、10.2%和13%以上;15日龄时添加剂组与对照组间的胸腺重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人工感染球虫结果表明,本添加剂对鸡艾美尔球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减轻人工感染球虫病鸡的病理损害,抑制球虫在体内的发育,减少肠道和粪中的球虫数量。
王健高子祥李前勇梁理黎晓敏李安兴
关键词:鸡病仔鸡添加剂球虫
菲莱氏温扬球虫(Wenyonella philiplevinei)大配子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1993年
利用透射电镜对寄生于家鸭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菲莱氏温扬球虫大配子发育进行观察,发现虫体在上皮细胞内的带虫空泡中发育。大配子体外被1~2层单位膜,成熟的大配子外被3层单位膜。在早期大配子体中即开始形成成囊颗粒、以后相继出现支链淀粉颗粒、脂肪体以及小管,其体积和数量也不断增加,虫体相应变大。带虫空泡中无泡内小管,仅见泡内皱褶。
李安兴孔繁瑶索勋殷佩云
关键词:鸭病
菲莱氏温扬球虫(Wenyonella philiplevinei)受精和卵囊壁形成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寄生于家鸭小肠上皮细胞的菲莱氏温扬球虫的受精和卵囊壁的形成过程。作者在感染后96 h 的样品中发现一例大、小配子已受精;小配子已进入大配子中,大配子胞质中有一根纵切的鞭毛,小配子的核呈流体状,位于大配子核附近。卵囊壁是由成囊颗粒内含物进入合子表面的膜之间沉积成层而形成。成囊颗粒Ⅰ形成外层卵囊壁,成囊颗粒Ⅱ形成内层卵囊壁。沉积于膜之间的成囊颗粒Ⅰ内含物逐渐浓缩,堆积成颗粒状,使卵囊壁外层外表面形成颗粒状突起。成熟的卵囊壁由三层组成:即薄的外周膜、外层和内层。其内的合子原生质还被两层单位膜包裹。
李安兴孔繁瑶索勋殷佩云
关键词:家鸭球虫
斯氏艾美耳球虫子孢子的移行途径被引量:20
1994年
关于斯氏艾美耳球虫Eilneriastiedai(Sporozoa:Eimeriidae)子孢子的移行途径争议尚大。作者借光镜和电镜互补的手段研究了子孢子从肠腔到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移行。所取材料为人工感染5~50万卵囊的1月龄幼兔的血液、肠道、淋巴结、脾和肝,取材料时间为感染后2~72h(2h的间隔)至4~66(16的间隔)。依据子孢子大量出现于肠系膜淋巴结和小量出现于脾脏而未见于其它部位淋巴结,以及肝内胆管周围营养血管(胆管周毛细血管丛)中有大量子孢子出现等观察结果,提出了子孢子移行途径的新假说,即子孢子进入肠固有层淋巴管、肠系膜淋巴结、经乳糜池转入血循环、由肝动脉至汇管区胆管周毛细血管丛并由此处侵入胆管上皮细胞。
索勋孔繁瑶李安兴殷佩云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子孢子
四川鸭、鹅隐孢子虫病的调查被引量:3
1993年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自Tyzzer(1907)发现后,已先后在世界各国相继报道,有哺乳类、鸟禽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40余种动物可被感染,并可导致幼年动物的腹泻,医学上还被认为是艾滋病(AIDS)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国外对隐孢子虫的研究较多,国内也有一些人、畜感染的报道,但是在四川鸭。
聂奎李安兴张义琅谢居富李明伟彭国庆刘章甫宋泽奎毛启贵陈吉学
关键词:鸭病鹅病隐孢子虫
菲莱氏温扬球虫(Wenyonella philiplevinei)的裂殖体、裂殖子及大配子体在杯状细胞中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描述了寄生于北京鸭小肠上皮杯状细胞中的菲莱氏温扬球虫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大配子体的超微结构,并与寄生干吸收上皮细胞的同种虫体以及鸡十二指肠杯状细胞中的Eimeria acervulina 作了比较。整个裂殖生殖(包括成熟裂殖子的形成)可在杯状细胞中进行。发育中的大配子体(早、中期大配子体),可在杯状细胞内生长,但未见小配子体在其中发育。裂殖生殖时期虫体常寄生于杯状细胞的胞质内,而大配子体多见于杯状细胞的粘液颗粒之中,此与 E.acervulina 不同。所见各期虫体在杯状细胞内发育正常,其结构与在吸收上皮寄生者相同。
李安兴孔繁瑶索勋殷佩云
关键词:球虫超微结构杯状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