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宜学

作品数:44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受精
  • 19篇体外
  • 19篇体外受精
  • 18篇胚胎
  • 13篇胚胎移植
  • 12篇体外受精-胚...
  • 6篇流产
  • 6篇卵巢
  • 5篇短时受精
  • 5篇生殖
  • 5篇自然流产
  • 5篇细胞
  • 5篇反复自然流产
  • 4篇单精子
  • 4篇单精子显微注...
  • 4篇注射
  • 4篇卵胞浆内单精...
  • 4篇结局分析
  • 4篇胞浆
  • 4篇胞浆内

机构

  • 38篇唐山市妇幼保...
  • 8篇河北联合大学
  • 5篇唐钢医院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唐山市乐亭县...
  • 1篇唐山市中心血...

作者

  • 41篇李宜学
  • 18篇王振荣
  • 17篇樊桂玲
  • 15篇韩宝生
  • 14篇郭剑
  • 8篇田喜凤
  • 7篇吴剑华
  • 7篇雷金梅
  • 6篇王晓波
  • 5篇刘娜
  • 5篇巩丽梅
  • 5篇郭畅
  • 5篇宁艳春
  • 5篇陈小君
  • 4篇刘东婷
  • 4篇姚新芳
  • 3篇王春艳
  • 3篇金烨
  • 3篇高春燕
  • 3篇王莉

传媒

  • 12篇中国妇幼保健
  • 6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河北医药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u感染及孕妇外周血中IL-8、IL-10水平变化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感染解脲脲原体(Uu)与外周血IL-8、IL-10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同期匹配妊娠者98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外周血IL-8、IL-10水平进行测定,两组分别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与鉴定。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血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u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u感染可引起孕妇血清IL-8水平增高、IL-10水平降低;IL-8水平过高、IL-10水平过低可增加反复自然流产的风险。
王振荣刘娜高庆双李宜学王丽王丽荣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IL-8IL-10反复自然流产
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无乳链球菌的感染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生殖道标本进行常规培养鉴定试验。结果送检5 240例,共检出病原菌403株,无乳链球菌的分离率为11.91%。药敏结果显示:本地区感染的无乳链球菌除了红霉素(83.66%),左氧氟沙星(55.10%),莫西沙星(38.46%)外,其他敏感性相对较高。结论分析无乳链球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趋势,对合理用药、降低围生期无乳链球菌感染发生率、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产后母婴感染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王振荣高春燕李宜学
关键词: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耐药性
改良短时受精在IVF-ET治疗周期中的应用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改良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周期治疗中对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其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助孕治疗的患者886例,其中短时受精不脱颗粒细胞组(A组)235例,短时受精并全部即刻脱颗粒细胞组(B组)315例,短时受精并部分(3~5枚)脱颗粒细胞组(c组)336例。分别比较3组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流产率。结果3组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多精受精率高于A、C两组(P〈0.05);C组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A、B两组(P〈0.05)。结论短时受精并部分即刻脱颗粒细胞不影响受精率、卵裂率和胚胎种植率.但可提高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并且能够降低多精受精率。
李宜学田喜凤
关键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胚胎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及其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胚胎培养液中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soluble leukocyte antigen-G,sHLA-G)的表达与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及其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留取第3天移植及冷冻后的胚胎培养液,采用ELISA检测sHLA-G的表达水平。结果:1Ⅰ级胚胎与Ⅱ级胚胎培养液中sHLA-G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和Ⅱ级胚胎培养液中sHLA-G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Ⅲ、Ⅳ级胚胎(P〈0.05)。2双原核不同细胞数≤4细胞、5~6细胞、7~9细胞对应胚胎培养液中sHLA-G表达水平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妊娠组胚胎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胚胎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参考指标之一。
樊桂玲王莉王春艳韩宝生李宜学郭剑巩丽梅雷金梅郭畅金烨宁艳春吴剑华
关键词:胚胎培养液胚胎质量
激光辅助孵化对冻融胚胎临床结局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AH)对冷冻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9年9月~2012年3月在该中心接受FET的281个周期中161个周期在移植前进行透明带(ZP)激光辅助孵化(AH组),120个周期未进行辅助孵化(未孵化组)。结果 AH组妊娠率、种植率显著高于未孵化组(P<0.05)。结论冷冻移植周期中进行激光辅助孵化薄化透明带可促进胚胎孵出,提高临床妊娠率。
李宜学田喜凤樊桂玲王振荣王丽荣
关键词:冻融胚胎激光辅助孵化
改良自然周期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对年轻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自然周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在年轻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因卵巢低反应在唐山市妇儿医院生殖遗传科行改良自然周期IVF-ET的65例患者共8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年龄分为<35岁组与≥35岁组分组统计。结果:65例患者共86个周期中,9个周期因卵泡提前破裂而取消周期,取卵周期取消率为10.47%,77个取卵周期,获卵45枚,获卵率为58.44%,正常受精率为80.00%,获胚胎率71.11%,优质胚胎率为28.13%,移植25个周期,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6%。两组患者的获卵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63.88%,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优胚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40.00%,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妊娠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46.15%,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自然周期方案可明显降低卵巢低反应患者行IVF-ET的取卵周期取消率,特别是对年轻患者可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妊娠率。
李翠樊桂玲王春艳韩宝生李宜学郭剑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巢低反应
唐山地区女性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化分析
2012年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及2010年妇科门诊疑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2005年组702例中,支原体培养阳性265例,解脲脲原体(Uu)180例,人型支原体(Mh)59例,二者混合感染10例。2010年组514例中,支原体培养阳性282例,解脲脲原体(Uu)226例,人型支原体(Mh)10例,二者混合感染14例。10种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大观霉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阿奇霉素、林可霉素、交沙霉素、甲砜霉素、罗红霉素、司帕沙星的中度敏感性较高,对克拉霉素、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的敏感性较强。结论:支原体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支原体耐药性亦在变迁,临床应重视支原体的感染及其耐药性,加强对支原体的耐药性检测,以便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
王丽荣王振荣李宜学高春燕王晓波陈小君
关键词:女性支原体耐药性
低评分胚胎在卵裂期及囊胚期移植的结局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低胚胎评分患者行卵裂期(D_3)或囊胚期(D_5)移植的结局。方法选取接受IVF-ET治疗的低评分胚胎患者222例,根据患者意向分为卵裂期移植组(A组)和囊胚培养组(B组)。比较2组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及种植率。结果 2组的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及种植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继续囊胚培养能有效筛选出低评分胚胎中具有发育潜能的胚胎,降低无效移植。
李宜学郭剑宁艳春于婉莹郭婉茹刘恒冯玉环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囊胚
短时受精并即刻脱颗粒细胞在IVF-ET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治疗中短时受精并即刻脱颗粒细胞对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00例IVF-ET周期治疗中的卵子按精卵孵育时间的不同及是否即刻脱颗粒细胞,随机分为短时受精并即刻脱颗粒细胞组(A组,精卵共同孵育4~6 h后随机选取1/2数量卵子脱颗粒细胞)、短时受精并次日晨脱颗粒细胞组(B组,所剩1/2数量卵子,精卵共同孵育4~6 h并加精后18~20 h脱颗粒细胞)和长受精组(C组,精卵孵育过夜)。分别比较三组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结果:三组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和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短时受精并即刻脱颗粒细胞不影响受精率和卵裂率,但可提高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短时受精并即刻脱颗粒细胞能观察第二极体是否排出及较准确地判断卵子成熟度,从而及时进行早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R-ICSI),避免受精失败,保证胚胎种植与子宫内膜发育的同步性。
李宜学王振荣郭剑王丽荣陈小君
关键词:短时受精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致病性及其与不孕关系的探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孕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致病情况。方法:对60例已经排除其他导致不孕原因的女性可疑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鉴定试验。结果:对于培养阳性且计数>104cfu/ml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不孕症组Uu、Mh阳性率及Uu+Mh感染率分别为53.33%、11.67%和3.33%,Uu、Mh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患者生殖道的支原体感染已成为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对于女性不孕就诊患者常规支原体筛查,对于阳性结果应按相应药敏结果进行治疗。
王丽荣王振荣李宜学高春燕王晓波陈小君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支原体不孕药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