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尧

作品数:25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重症肌无力
  • 7篇无力
  • 7篇肌无力
  • 6篇脊髓炎
  • 5篇视神经
  • 5篇视神经脊髓炎
  • 5篇谱系
  • 5篇疾病
  • 3篇综合征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疾病临床
  • 3篇梗死
  • 2篇胆碱
  • 2篇蛋白
  • 2篇短暂性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血压
  • 2篇医学护肤品

机构

  • 2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华盛顿大学

作者

  • 25篇李尧
  • 10篇张拥波
  • 8篇王淑辉
  • 7篇孙金梅
  • 6篇姜彬
  • 6篇王瑞金
  • 6篇陈彬
  • 5篇许春伶
  • 5篇谢琰臣
  • 4篇赵媛
  • 3篇李继梅
  • 3篇刘占东
  • 3篇杨伊姝
  • 2篇乔杉杉
  • 2篇徐婧
  • 2篇尚延昌
  • 2篇赵俊英
  • 2篇张成杰
  • 2篇李妍
  • 1篇赵明霞

传媒

  • 5篇临床和实验医...
  • 5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三届全国激...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2015北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肌无力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重症肌无力(MG)是主要累及骨骼肌神经一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主要由抗AChR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和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对于MG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有50余年的历史,但各国报道存在差异,且近年来报道的MG发病率和患病率均较前有明显增高,基于流行病学的MG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也有较大变化,故有必要对MG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综述。
乔杉杉谢琰臣李尧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受体突触后膜肌肉接头抗体介导ACHR
TNFAIP3基因rs5029939位点与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相关
李尧
医学护肤品联合红蓝光治疗与红蓝光治疗痤疮的疗效对比
目的 评估蒂珂(D-Q)清痘净颜护肤品联合红蓝光(LED)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Ⅰ~Ⅲ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Q-LED组给予D-Q清痘净颜护肤品联合红蓝光治疗,LED组仅予红蓝光治疗.每周照射2次...
李妍徐婧李尧穆以璠赵俊英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诱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头颅、脊髓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2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1例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发病或复发年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血压及心率变化、相关实验室检查及MRI检查结果等。对其中8例临床上诱发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进行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头颅、脊髓MRI分析,同时与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51例NMOSD患者中8例合并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临床表现为其所致的反复的晕厥、头晕、心慌、大汗及乏力等。8例患者均大于60岁,中位数为65岁,其中6例血清AQP4为阳性,男女比例为3∶1;其中1例为首发症状,且出现在顽固性恶心、呕吐之后,MRI特点为极后区脱髓鞘性病变;7例为病程中出现,MRI检查特点为极后区或颈髓髓内脱髓鞘性病变表现。免疫治疗后有3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与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相比,NMOSD中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男性比率、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率、颈髓髓内病变发生率较高,血压失调不稳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临床症状应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中应引起重视,尤其是老年男性合并慢性疾病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同时需及时检查颈椎MRI明确有无髓内病变,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李尧孙金梅张成杰陈彬杨毅王淑辉王瑞金张拥波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颈髓
TNFAIP3基因rs5029939位点与重症肌无力相关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ɑ诱导蛋白3(TNFAIP3)基因rs5029939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MG)的相关性。方法:98例中国北方成年MG患者(MG组)和87例健康对照(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检测MG组和对照组rs5029939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并进行组间和组内基因型的比较。结果:MG患者TNFAIP3基因rs5029939位点C/C、C/G、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出现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病例组按照性别、发病年龄、是否伴发胸腺瘤、抗AChR抗体是否阳性及临床分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阴性患者rs5029939位点的G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抗乙酰胆碱受体阳性患者(P=0.046,OR=0.328,95%CI 0.115-0.935),其余各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AIP3基因rs5029939位点多态性与MG患者抗AChR抗体表达相关。
李尧孙金梅陈彬姜彬王淑辉张拥波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醒后脑卒中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醒后脑卒中(WUS)与非醒后脑卒中(non-WUS)血压昼夜节律、24 h动态血压特点对比分析,探讨WUS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按照卒中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WUS组43例和nonWUS组65例。比较两组的24 h动态血压、血压昼夜节律,探讨WUS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结果①WUS组夜间收缩压(160.88±16.85 mm Hg)、夜间舒张压(92.63±8.00 mm Hg)均明显高于non-WUS组(153.91±16.77 mm Hg,89.00±9.46 mm Hg),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WUS组日间平均脉压(72.00±12.25 mmHg)、夜间平均脉压(68.25±10.24 mm Hg)和24 h平均脉压(70.00±11.13 mm Hg)明显高于non-WUS组(67.86±8.65 mm Hg,63.78±10.79 mmHg,65.19±8.56 mm Hg),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WUS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占88.37%,以反杓型和非杓型为主;non-WUS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占69.23%,以非杓型为主(P<0.01)。结论WUS与昼夜节律相关,以反杓型和非杓型为主,同时WUS日间、夜间和24小时平均脉压大、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
杨毅张拥波孙金梅李尧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昼夜节律
喹诺酮类抗生素诱发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生素诱发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收治随访的9例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导致症状加重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9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加重前分型、临床绝对评分、伴随疾病、诱发疾病、所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后加重时间/症状及加重程度、治疗措施及治疗1个月时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环丙沙星(n=4)、左氧氟沙星(n=1)、盐酸莫西沙星(n=4)均有可能使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用药后加重时间为15min至4d不等,QMG评分平均增加10分,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复视、眼睑下垂及吞咽困难,停药并加用对症治疗,临床预后较好。结论喹诺酮类药物能够加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症状,需要临床医生警惕。
王淑辉谢琰臣姜彬张佳玥曲媛赵媛李尧乔杉杉许春伶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喹诺酮环丙沙星盐酸莫西沙星
如何撰写规范的动物实验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在生命科学领域,动物实验已广泛应用于对正常生理机制的阐明、对人类疾病病理机制的理解以及治疗干预措施的观察研究等。详实规范的研究报告是评估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必备条件。
李尧谢琰臣
关键词:动物实验生命科学生理机制干预措施病理机制人类疾病
以急性多发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以急性多发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例以急性多发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分析以急性多发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结果 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发病年龄62~76岁;肺腺癌1例,乙状结肠腺癌1例,胃癌1例,输尿管鳞癌1例;2例为首次发作脑梗死,2例为第2次发作脑梗死;4例患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均明显升高,颅脑MRI均表现多发性脑梗死,均伴有静脉系统血栓;2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4例患者均死亡。结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是Trousseau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对于不符合单支动脉供血区的急性多发性脑梗死,需考虑恶性肿瘤所致高凝状态,早期诊断Trousseau综合征以改善患者预后。
张晓赵媛李尧杨伊姝许春伶刘占东
关键词:血栓栓塞TROUSSEAU综合征脑梗死疾病特征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以单纯眼肌无力起病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以单纯眼肌无力起病的96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首发症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情况、胸腺异常及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96例MG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 18︰1,起病年龄男女无显著差异。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眼睑下垂,其次为复视。男女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的比率分别为40. 4%和45. 5%,无显著差异(P> 0. 05)。30. 2%(29例)的患者合并胸腺异常。44例患者完成2年时间的随访,其中35例(79. 5%)患者进展为全身型,病情进展主要发生在发病前3个月内,9例(20. 5%)患者随访2年时仍为眼肌型。结论眼肌型MG首发症状以眼睑下垂最常见,三分之一患者合并胸腺异常,80%患者2年内进展为全身型MG,这些特征对于眼肌型MG的诊治和转归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王淑辉尚延昌李尧姜彬赵媛张丽燕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疾病转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