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楠

作品数:73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历史地理
  • 17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4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明清
  • 12篇黄河
  • 9篇大运河
  • 9篇河工
  • 8篇文化
  • 7篇漕运
  • 6篇清代
  • 6篇明清时期
  • 5篇明代
  • 5篇京杭运河
  • 5篇景观
  • 4篇历史考察
  • 4篇纠谬
  • 4篇标点
  • 3篇水患
  • 3篇气候
  • 3篇文化遗产
  • 3篇八景
  • 2篇堤防
  • 2篇遗产

机构

  • 43篇淮阴师范学院
  • 18篇聊城大学
  • 9篇河南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4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上海电机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临沂大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71篇李德楠
  • 2篇郑民德
  • 2篇王云
  • 2篇王聪明
  • 1篇刘炳涛
  • 1篇李巨澜
  • 1篇张奎华
  • 1篇吴小伟
  • 1篇王厚香
  • 1篇胡克诚

传媒

  • 6篇中国名城
  • 5篇聊城大学学报...
  • 5篇中原文化研究
  • 4篇淮阴师范学院...
  • 3篇中国史研究
  • 3篇农业考古
  • 3篇中国历史地理...
  • 3篇淮阴工学院学...
  • 3篇运河学研究
  • 2篇兰州学刊
  • 2篇档案与建设
  • 2篇江苏地方志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东岳论丛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江淮论坛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史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被引量:8
2012年
京杭运河是中国大运河最核心的部分,线路清晰,保留至今的历史记载和遗迹也最多,因此以京杭运河为主体的运河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整个中国大运河的了解。针对差异极大的运河保存现状,应紧紧围绕运河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多学科并举,在具体的时空架构内复原其演变过程,分析其遗产价值,完善遗产的评估、保护以及管理体系。
李德楠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遗产文化线路
《明会要》标点纠谬一则
2005年
李德楠
关键词:标点校勘学历史古籍
郑民德著《明清运河漕运仓储与区域社会研究》评介
2021年
漕运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有现象,涉及漕河、漕粮、漕军、漕政、漕船、漕法、漕仓等方面,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国家事务,堪称古代王朝的立国之本和经济命脉,也是我们认识古代社会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近些年来,随着南水北调、运河申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工作的开展,运河漕运问题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其中,社会史视角下的漕运研究成为热点,研究视角下移到微观、具体的基层社会,以人为中心,强调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的运用。但相对而言,专门以漕运仓储为研究对象,将其放在区域社会变迁视野下探讨的成果还不多见。
李德楠吴霄彤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之探赜索隐——兼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与历史地理学之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形成发展与大卫·哈维、爱德华·W·索亚等有着重要的联系,"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体现了多维视角,它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更是致力于复原历史时期地理现象、解决某一时间切片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问题的一种方法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发展对于历史地理学学科本身的进步也有着诸多裨益,其指导下的历史地理学,可以成长为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要代表。超出历史地理学的边界,综合"空间、社会与历史"三位一体的辩证互动,无疑会更好地研究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和史地关系,进而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规律。
康建军李德楠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明清淮扬运河城镇发展的驱动因素探析被引量:4
2019年
城镇发展是多种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淮扬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以“通漕保运”为中心的河工治理与河漕管理,以及借助运道的食盐转运,是拉动明清淮扬运河城镇发展的三驾马车。河工、漕运、盐务都是国家财政的重要内容,反映了运河城镇发展与王朝政治的密切联系。
李德楠
关键词:河工漕运盐务
盐河与运河关系的历史考察--以淮安三条盐河为例
明清淮安地区盐河基本东西走向,为人工开挖而成,具有运盐、排水等功能。东西向的盐河与南北向的运河构成了网络状的交通格局,成为苏北地区的一大特色。在当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分析运河与盐河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苏北...
李德楠
“运河之都”淮安的生态底色、区位特色与水工亮色
2024年
中国大运河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沟通中国东部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淮安正位于运河中段的古淮河之畔。中国大运河由隋唐运河、京杭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全长3000多公里,准安正位于隋唐运河与京杭运河的重合衔接之处。历史上江、淮、河、济“四渎”中,黄、淮两河均流经淮安。不仅如此,明清时期的淮安还是河道总督、漕运总督驻扎地,是钞关税收、准盐转运、漕船修造的重要基地。
李德楠
关键词:河道总督漕运总督交通大动脉漕船
从地方志“八景”看区域水环境变迁——以康熙、乾隆、光绪《鱼台县志》为中心被引量:6
2014年
地方志八景包含了对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的真实写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往往能够反映区域的环境变迁情况。从三部清代《鱼台县志》来看,与水有关的"八景"景观居多,且呈现出自西而东的移动趋势。由于易遭水患破坏,人文因素变化频繁,自然景观数量上始终占多数。一方面说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水环境变化剧烈的地区,人类活动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
李德楠
关键词:八景水环境
“淮人”祠祭王竑史实考略
<正>王竑,字公度,号戆庵、休庵,是明代第一位文官漕抚①,其标志性的身份特征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②。《明史》有王竑传,详细介绍了其生平事迹:景泰二年(1451),王竑总督漕运兼巡抚淮安、扬州、庐州三府及徐、和二州,安抚兵民...
李德楠
文献传递
清代河工物料的采办及其社会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为确保黄河、运河的有效治理,清政府严格规定了物料的采办期限和采办方式,上述规定凸显了国家政权在公共工程中的主导地位,表明了治水活动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吏治腐败、自然灾害等原因,河工办料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史为鉴,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
李德楠
关键词:河工物料采办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