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新
- 作品数:18 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社区老年居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失能状况调查被引量:52
- 2019年
- 目的调查我国城乡社区老年人失能现状及其流行特征。方法调查对象来自2015年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6省市共23 803名≥60岁城乡社区老年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老年人失能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各项功能受损率及BADL/IADL失能率在不同特征老年人群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BADL功能中洗澡受损率最高(1.7%),吃饭受损率最低(0.6%);IADL功能中打电话受损率最高(16.6%),其次是乘公共汽车(5.5%),吃药受损率最低(1.8%)。社区老年人BADL失能率2.1%,IADL失能率19.1%。BADL失能率在女性、无配偶、文盲、低体重和肥胖老年人中较高(P<0.05)。IADL失能率在女性、农村、无配偶、低文化程度和低体重老年人中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ADL失能的危险性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非正常体重也增加其危险性,而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群BADL失能的危险性相对较低。增加IADL失能的危险因素有女性、增龄、农村、无配偶和低体重;而文化程度高和肥胖的老年人群IADL失能的危险性相对比较低。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受年龄老化和人口学诸多因素影响,我国老年人群失能率仍维持在一个高水平,加强老年人群躯体性的和工具性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预防和干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 张晗王志会王丽敏齐士格李志新
- 关键词:老年人失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中国城乡老年人群两年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了解中国城乡社区老年人群2年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下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对象来自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从我国6个省份抽取23 803名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2017年进行随访,剔除死亡、失访、数据不完整和2015年基线调查ADL受损的研究对象后,共计18 785名≥60岁的老年人符合纳入标准。以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人口对样本数据进行加权后,分析不同特征老年人群2年内ADL、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过2年的随访,队列人群中共有1 959例发生ADL受损,ADL受损的2年累计发生率为12.0%,其中,BADL受损的2年累计发生率为1.6%,仅IADL受损的2年累计发生率为1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增加仅BADL受损发生风险的因素是年龄增加、肥胖、≥2种共病以及认知功能异常;增加仅IADL受损发生风险的因素为年龄增加、女性、低体重和认知功能异常。降低仅IADL受损发生风险的因素包括小学或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超重或肥胖。结论年龄增加、认知功能异常均增加BADL和IADL受损发生的风险。患有≥2种疾病的老年人BADL受损风险较高;肥胖增加老年人BADL受损发生风险,但降低IADL受损发生风险;女性比男性发生IADL受损风险高;高文化程度的老年人IADL受损风险低。
- 齐士格王志会王丽敏王红张晗李志新
- 关键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队列研究
- 2015年中国社区老年居民日常生活能力失能状况调查
- 张晗王志会王丽敏齐士格李志新
- 中国55-74岁糖尿病人群口腔知识态度行为与健康状况
- 目的了解我国糖尿病人群的口腔保健知信行和口腔健康状况,促进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教育项目的建立。方法对1024名55-74岁糖尿病人群和8030名非糖尿病人群进行面对面询问,获得其知识、态度、行为信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
- 王春晓马莉莉阳扬许梦茹王兴冯希平台保军胡德瑜林焕彩王渤郑树国刘雪楠荣文笙王伟健司燕李志新
- 关键词:糖尿病教育项目口腔健康
- 文献传递
- 中国老年人肥胖流行特征及其与五种慢性病关系的人群归因分析被引量:28
- 2018年
- 目的 调查中国老年人群肥胖流行特征及其与五种常见慢性病的关系. 方法 2013年开展了31个省(市、自治区)第四次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298个监测点对51 778例6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重、身高、腰围和血压测量,以及血糖和血脂的检测.采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作为肥胖及中心型肥胖测量指标.在对样本经过复杂加权计算后,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老年人群的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流行状况以及不同体重指数组间五种慢性病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和中心型肥胖与这五种慢性病的关系,并进一步计算人群归因分值(AFP). 结果 60岁及以上老年人肥胖率和中心型肥胖率分别为13.2%和55.4%,女性高于男性(肥胖率:16.3%比9.9%)(x2=97.9,P<0.05)和(中心型肥胖率:64.4%比46.0%)(x 2=254.2,P<0.05),城市高于农村(肥胖率:15.6%比12.0%)(x 2=8.8,P<0.05)和(中心型肥胖率:62.0%比52.1%)(x2=32.2,P<0.05).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这五种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均随着BMI和WC的增加而上升.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正常BMI组相比,肥胖组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脑卒中的OR值为1.43~2.68,肥胖对老年人患这四种慢性病的AFP为0.05~0.18;与正常WC相比,中心型肥胖组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OR值为1.35~1.88,中心型肥胖对这五种慢性病的AFP为0.16~0.33. 结论 肥胖及中心型肥胖在城市老人和女性老人中患病率比较高,肥胖及中心型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脑卒中存在关联性;另外,中心型肥胖还与心肌梗死的患病存在关联.
- 齐士格王志会李志新王丽敏张梅曾新颖
- 关键词:肥胖症慢性病中心性肥胖
- 基于Blinder-Oaxaca分解分析的中国城乡居民体检服务利用差异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中国城乡≥40岁居民健康体检服务利用差异及成因,为促进健康体检服务利用和公平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8年首次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中≥40岁居民的健康体检服务相关数据,共纳入17152人。采用SAS 9.4软件进行Rao-Scott χ^(2)检验,采用基于复杂抽样的logistic回归系数假设检验进行趋势性检验分析。采用Stata 14.0软件Blinder-Oaxaca法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城乡差异的贡献程度。结果中国40岁及以上居民从未体检率为45.6%(95%CI:44.4%~46.7%),农村为53.1%(95%CI:51.5%~54.7%),高于城市的31.6%(95%CI:30.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OR=1.608,95%CI:1.442~1.793)、小学及以下(OR=1.956,95%CI:1.605~2.384)、初中(OR=2.125,95%CI:1.783~2.533)、高中或中专或技校(OR=1.655,95%CI:1.424~1.923)、农林牧渔、服务业等(OR=1.539,95%CI:1.278~1.855)、未就业(OR=1.311,95%CI:1.065~1.613)、家庭人均年收入0~9999元(OR=2.819,95%CI:2.402~3.308)、10000~19999元(OR=2.530,95%CI:2.158~2.965)、20000~29999元(OR=1.758,95%CI:1.468~2.105)、无医疗保险(OR=1.964,95%CI:1.489~2.592)、无慢性病患病(OR=1.571,95%CI:1.400~1.764)、到离家最近的医疗机构时间≥30 min(OR=1.346,95%CI:1.149~1.577)人群从未体检的可能性高;年龄60~69岁(OR=0.572,95%CI:0.491~0.666)、70~79岁(OR=0.271,95%CI:0.219~0.337)、≥80岁(OR=0.371,95%CI:0.243~0.568)、女性(OR=0.784,95%CI:0.705~0.872)从未体检的可能性较低。在城乡从未体检的差异中,受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是解释差异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可以解释24.36%(P<0.01),家庭人均年收入可以解释18.85%(P<0.01)。结论中国城乡40岁及以上居民健康体检服务利用存在差异,城市优于农村,受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是解释城乡差异的重要因素。
- 汤淑女尹香君崔丽嘉崔露李志新余卫夏维波王临虹
- 关键词:城乡差异
- 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绩效考核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与公正化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17年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问卷,向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6个科室共67名职工发放电子版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以电子版形式回收调查问卷。使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整理,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频数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通过进行个体特征与职工绩效考核总体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发现职工对绩效考核总体的满意度不受职务、职称资格、工作时间和所在科室这四类个体特征影响。职工对"采取专业技术科室与职能管理科室区分考核的形式"满意度最高,该条目得分为(4.692±0.863)分;对"考核过程中上级领导的参与度与沟通情况"和"绩效考核指标清晰度"这两个条目满意度较低,得分分别为(3.410±1.117)分和(3.256±1.093)分。虽然绩效考核满意度整体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但职工也认为绩效考核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结论考核指标需进一步结合科室的不同情况,绩效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仍有待加强。
- 高钰杰韩古月陶然李志新
-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满意度
- 2015年六省市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共病现状被引量:31
- 2019年
-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病共病现状。方法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2015年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数据中6省城乡社区共23 71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15种常见慢性病共病情况。使用χ^2检验分析各层内患病率差异。结果调查人群患病率最高的5种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52.94%)、血脂异常(25.83%)、糖尿病(18.25%)、白内障(11.29%)和关节炎(10.88%)。81.37%的调查人群至少患有一种老年常见慢性病,有2种和3种共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4.48%和14.01%,有4种及以上共病的患病率为10.14%。有2种及以上共病的患病率在女性和城市居民中较高。有3种及以上共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约半数的老年人患有共病,需要进一步确定共病模式和增加的疾病负担,同时呼吁尽快发布共病诊疗指南。
- 张晗齐士格李志新董忠王志会
- 关键词:慢性病共病老年人
- 短期健走干预对职业人群体重指数、腰围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探讨短期健走对职业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2016年"万步有约"中国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干预项目在中国139个国家级和70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展开,共29224名在职人员以自愿形式参与为期100d(2016年6至9月)的健走干预。采用统一的计步器、体成分测试仪、身高测试仪及腰臀围卡尺测量研究对象的健走行为、身高、体重和腰围。健走主要测量指标为日均步数、日均有效步数以及集中健走率。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行为生活方式及慢性病患病等信息。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利用多水平线性回归分析健走行为与BMI和腰围的数量关系;利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走对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影响。结果共有12368名研究对象完成健走活动及所有测量,年龄为(41.19±8.99)岁,其中女性5155名(58.17%)。经过100d的干预,研究对象超重或肥胖相关结局指标均有所下降;日均步数每增加1000步,干预后BMI降幅增加0.023kg/m2[β(95%CI):-0.023(-0.030,-0.017)],腰围降幅增加0.046cm[β(95%CI):-0.046(-0.071,-0.020)],朝超重或肥胖发展的可能性为干预前的0.97倍[OR(95%CI):0.97(0.95,0.98)];日均有效步数每增加1000步,干预后BMI差值降幅增加0.028kg/m2[β(95%CI):-0.028(-0.035,-0.020)],腰围降幅增加0.062cm[β(95%CI):-0.062(-0.091,-0.033)],朝超重或肥胖发展的可能性为干预前的0.97倍[OR(95%CI):0.97(0.95,0.98)],朝中心性肥胖发展的可能性为干预前的0.98倍[OR(95%CI):0.98(0.96,0.99)];与集中健走率水平低的人群相比,高水平人群干预后体重指数多下降0.150kg/m2[β(95%CI):-0.150(-0.220,-0.079)],腰围多下降0.340cm[β(95%CI):-0.340(-0.620,-0.064)],朝超重肥胖发展的可能性降为干预前0.74倍[OR(95%CI):0.74(0.62,0.89)],朝中心性肥胖发展的可能性降为0.78倍[OR(95%CI):0.78(0.68,0.91)]。结论短期内加强健走运动对促进职业人群�
- 李镒冲赵一凡杨幸子李志新蒋炜
- 关键词:超重肥胖干预性研究健走
- 中国成年及老年人预防性口腔卫生行为状况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 了解中国35~44岁成年人和65~74岁老年人看牙、洗牙、刷牙、使用含氟牙膏4种预防性口腔行为水平及达到《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推荐标准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全国23 271名35~44岁成年人和8 902名65~74岁老年人就上述4种口腔卫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35~44岁居民达到《指南》推荐的“每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每年洗牙1次”、“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刷牙”4种口腔卫生行为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4%、2.3%、36.3%和42.3%,65~74岁居民达到标准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2.1%、1.5%、22.1%和32.5%;城市居民4种口腔行为达到推荐标准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农村居民(P〈0.05);每年口腔检查、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行为达标比例均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P〈0.05);女性口腔检查和早晚刷牙情况好于男性(P〈0.05);不同地区、性别居民洗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中国成年人和老年人的4种口腔卫生行为达到《指南》推荐标准的人群比例均较低,并以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男性最为突出,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 王春晓张麒阳扬王丽敏李志新
- 关键词:口腔卫生口腔检查洗牙含氟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