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波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结核
  • 2篇SD大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胸膜
  • 1篇胸膜炎
  • 1篇胸腔
  • 1篇胸腔内
  • 1篇胸腔内注入
  • 1篇尿激酶
  • 1篇尿激酶治疗
  • 1篇腔内
  • 1篇腔内注入
  • 1篇膜炎
  • 1篇结核杆菌
  • 1篇结核性
  • 1篇结核性胸膜炎
  • 1篇激酶
  • 1篇杆菌

机构

  • 2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2篇黄超文
  • 2篇冯起校
  • 2篇林淑媚
  • 2篇张朝顺
  • 2篇李志波
  • 1篇于斌
  • 1篇王发辉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大鼠结核性胸膜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鼠结核性胸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观察大鼠结核性胸膜炎病理特点以及明确尿激酶(UK)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机制。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卡介苗诱导其建立对结核的免疫力后,使用标准人型H37Rv结核杆菌菌株0.03 mg注入两组大鼠右侧胸腔,注菌后第2天实验组大鼠同侧胸腔注入UK 600 U,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24、72、120 h分批处死各组大鼠,解剖大鼠胸腔,收集并记录胸液量,测量胸膜厚度,观察胸腔、胸膜以及肺的病理改变,监测胸液中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结果注入结核分枝杆菌后大鼠均出现胸腔积液,实验组胸液较对照组明显多(P<0.05,P<0.01),胸液量高峰出现时间早,吸收提前;sICAM-1峰值出现在72 h,各观察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FBG均呈下降趋势,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以24 h明显(P<0.05);实验组胸膜厚度明显比对照组薄(P<0.01)。对照组大鼠病理呈现典型纤维素性炎症改变,实验组大鼠病理胸膜表面纤维凝块少于对照组,胸膜炎症较对照组轻。结论 SD大鼠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实验动物,UK可增加胸液吸收量,减少结核性胸膜炎的纤维粘连,减轻胸膜炎症反应。
黄超文冯起校于斌张朝顺李志波林淑媚
关键词:结核胸膜炎尿激酶SD大鼠
不同感染途径对建立SD大鼠结核杆菌感染模型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SD大鼠结核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方法,比较不同感染途径对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使用标准人型H37Rv结核杆菌菌株0.01mg,分别从右侧胸腔、腹腔、尾静脉、尾部皮内注入,注菌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大鼠肺、肝、脾大体病变及病理改变,注射部位迟发超敏反应情况,取肺组织匀浆作抗酸染色涂片并培养观察有无结核杆菌生长。结果HE染色下肺、肝、脾可见不同程度的结核性炎症改变,肺组织匀浆抗酸染色可见不同数量的短小、红染分枝杆菌。胸腔、尾静脉注菌组胸部脏器病理改变较腹腔、尾部皮内注菌组改变典型,组织匀浆培养阳性率高,腹腔注菌组腹腔肝、脾结核改变较其余组明显。结论SD大鼠对结核杆菌敏感,胸腔、腹腔、尾静脉注入结核杆菌均可建立大鼠结核杆菌感染模型,另外,胸腔、腹腔、尾静脉途径分别适用于建立结核性胸膜炎、腹腔结核、肺结核模型,尾部皮内注射途径一般仅应用于制造免疫。
黄超文冯起校王发辉李志波林淑媚张朝顺
关键词:SD大鼠结核结核杆菌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