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 作品数:24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胰体尾癌患者行扩大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扩大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可行性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57例胰体尾癌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标准胰体尾切除组(n=35)和扩大胰体尾切除组(n=22).通过t检验、x2检验等对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生存预后进行比较,并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与标准胰体尾切除组相比,扩大胰体尾切除组的手术时间长[(255±91) min比(208±80) min](t=2.066,P=0.044),输血率升高(50.0%比17.1%)(x2=12.836,P=0.008),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值均>0.05).扩大胰体尾切除组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更高(22.7%比2.9%)(Z=-2.251,P =0.027),但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病死率无差异(P值均>0.05).标准胰体尾切除组和扩大胰体尾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1个月和8.2个月,两组生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RR=1.275,P=0.03)和围手术期输血(RR=2.673,P=0.04)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虽然扩大胰体尾切除组患者的病理分期较晚,但经过扩大胰体尾切除,可取得与标准胰体尾切除组患者相当的生存获益.肿瘤大小和围手术期输血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郭子恒谭春路陈泓宇柯能文李昂刘续宝
-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腺切除术预后
- 地下硐室群含空洞、复杂岩体波速环境下的微震震源定位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硐室群含空洞、复杂岩体波速环境下的微震震源定位方法,采用地震波射线理论将弹性波传播等效为射线传播,模拟弹性波在含空洞的复杂岩体中的传播过程,计算微震波初至到时。基于程函方程,采用基于网格扩展的射线传播计...
- 戴峰蒋若辰刘燚魏明东李昂周靖人
- 文献传递
- CDX_2:一种新的肠道腺癌标志物
- 2006年
- 李昂陈志新
- 关键词:癌标志物CDX2肠道肿瘤发生过程术后监测
- PC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通过监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变化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PCT在SAP手术时机选择及术后并发症评估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因SAP合并不同程度胰腺坏死及感染行手术治疗的SAP患者93例。根据术前1 d血清PCT值,将93例患者分为了低水平组(PCT〈2 ng/m L)、中水平组(PCT2~10 ng/m L)和高水平组(PCT〉10 ng/m L)3组。同时记录术后患者发生的相关并发症。结果 93例患者中出现至少1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4%(18/93);并发症包括术后腹腔出血13例,肠瘘14例,胰瘘18例,肺部感染4例,残余脓肿10例;行再次手术15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8.6%)。除肺部感染、A级胰瘘及C级胰瘘外,中水平组及高水平组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低水平组(P〈0.05);与入院当天比较,发病1周时发生并发症的患者PCT值明显增高(P〈0.05);在出现术后肠瘘和残余脓肿患者中,血清PCT水平在术后1 d较术前1 d升高(P〈0.05);与术后1 d比较,术后1周时发生残余脓肿及死亡的患者其PCT值明显增高(P〈0.05)。在死亡患者中,术后血清PCT持续处于高水平。结论术前PCT水平越高,术后发生并发症以及死亡的风险越高。通过动态监测术前血清PCT值的变化,可用于指导SAP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肠瘘、肺部感染和死亡风险的评估,对于改善SAP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 李懋胡伟明陈阳李昂陆慧敏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降钙素原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
- miR-133b调控GSTP1表达降低结肠肿瘤细胞在低营养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究GSTP1在不同阶段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查找可能对GSTP1表达产生调控作用的微小分子RNA(miR)及其对结肠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分析检测GST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构建载体pcDNA3.1-GSTP1并转染到培养的人类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中,检测细胞的凋亡率与活性水平;利用TargetScan和MicroCosm Targets程序分析GSTP1的3′UTR序列并查找能够结合GSTP1的miR,构建载体pGL3-GSTP1-3′UTR,共转染该miR与pGL3-GSTP1-3′UTR到人类肾脏上皮细胞系HEK293中,荧光素酶报告分析验证该miR对GSTP1表达的靶向调控作用;转染该miR到HCT116中,检测GSTP1表达水平与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共转染该miR与pcDNA3.1-GSTP1到HCT116中,检测细胞的ROS水平与活性水平。结果GSTP1在不同阶段结肠癌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均上升,在低营养环境下,高表达GSTP1的HCT116细胞凋亡率下降,细胞活性上升。而miR-133b在GSTP1的3′UTR序列区域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在转录后水平下调GSTP1的表达。在低营养环境下,过表达miR-133b的HCT116细胞活性水平显著下降,ROS水平显著上升;在正常营养环境下,高表达miR-133b无显著影响。此外,在低营养环境下,过表达miR-133b的HCT116细胞同时过表达GSTP1,则细胞活性水平下降程度和ROS水平上升程度均减小。结论低营养环境下miR-133b能够通过对GSTP1的抑制作用削弱结肠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
- 李昂杨川胡敏
- 关键词:GSTP1结直肠癌
- 人外周血内皮细胞与大鼠胰岛共移植改善胰岛的存活和功能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内皮细胞与大鼠胰岛共移植到糖尿病裸鼠肾包膜下改善移植胰岛存活及其功能发挥情况。方法将人外周血内皮细胞(5×105个)与新鲜分离的大鼠胰岛细胞共移植到糖尿病裸鼠模型肾包膜下,检测移植受体裸鼠空腹血糖水平、体质量和外周血C肽水平,并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以了解移植胰岛的存活及其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受体的血糖明显下降(P<0.01),外周血C肽水平升高(P<0.01),其体质量增加(P<0.01),IPGTT结果显示其糖耐量得到改善。结论人外周血内皮细胞与胰岛共移植可明显改善裸鼠移植胰岛的生存。
- 罗伟李炜晔秦红军胡仁健胡红强李昂
- 关键词:胰岛移植存活
- Whipple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不安置鼻胃管的可行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典Whipple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全程不安置鼻胃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Whipple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全程是否安置鼻胃管分为鼻胃管组32例和无鼻胃管组31例。比较2组患者的胃肠吻合方式等术中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局指标。结果①术前基线资料:无鼻胃管组的良性疾病占比(P=0.005)及术前合并胰腺炎比例(P=0.003)高于鼻胃管组,其他术前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中指标:无鼻胃管组胃肠吻合采用管型吻合器的比例较高(P=0.009),且手术时间较短(P<0.001),但胰肠吻合方式、术中输血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③术后结局指标:无鼻胃管组术后住院时间(P<0.001)及胃排空延迟发生率(P<0.001)均低于鼻胃管组,但术后开始进食时间、胰瘘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均无30 d内死亡病例。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经典Whipple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全程不安置鼻胃管安全可行,与插鼻胃管相比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
- 张云峰胡冉胡伟明李昂
- 关键词:围手术期鼻胃管
- ZIF-67/废棉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去除性能被引量:4
- 2022年
- 为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染料,以废旧棉织物为纤维素原材料,碱/尿素为溶解体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废棉纤维素气凝胶(WCCA),在其表面原位生成钴基沸石咪唑酯有机框架(ZIF-67),制备了ZIF-67/WCCA,用于吸附孔雀石绿(MG)和催化过硫酸氢钾(PMS)降解亚甲基蓝(MB)。借助SEM和XRD对ZIF-67/WCCA的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影响其染料吸附和催化降解性能的条件。结果表明,具有菱形十二面体结构的ZIF-67负载于WCCA网络框架上;在室温下,对MG吸附量达到1474.01 mg·g^(-1);在100 s左右催化PMS对MB的降解率可达100%。ZIF-67/WCCA可应用于污水中染料吸附和催化降解。
- 翟健玉白文浩李昂崔策郭荣辉
- 关键词:废棉染料催化降解
- 肝门胆管癌介人治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近年来,我国胆管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外科根治性切除仍然为其首选的治疗方式。根据Bismuth和Corlette分类法,Ⅰ、Ⅱ、Ⅲ及Ⅳ型胆管癌的切除率分别为100%、100%、47%、15.18%。Ⅲ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明显偏低,而胆管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胆道长期梗阻导致的肝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胆道感染、肝脓肿等并发症。控制肿瘤的生长、维持胆道通畅成了Ⅲ及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治疗的关键。胆道介入治疗在此类胆管癌的治疗中尤显重要。笔者对比研究2001年2月~2008年2月我院126例Ⅲ及Ⅳ型胆管癌不同方式的介入治疗方法,以期探索这一特殊部位肿瘤更有效、更适宜的介入治疗手段。
- 胡仁健李昂秦红军张毅
- 关键词:胆管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三维适形放疗射频消融术肝动脉灌注
- γ-氨基丁酸对炎性因子致胰岛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对炎性因子所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胶原酶V2通过总胆管灌注到大鼠内,分离纯化大鼠胰岛细胞,并通过DTZ染色鉴定胰岛纯度。将新鲜分离的胰岛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通过白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FN-γ)建立胰岛细胞炎症模型(IL-1β+IFN-γ诱导组)、GABA干预组(GABA+IL-1β+IFN-γ)。观察(IL-1β+IFN-γ)与GABA预孵育胰岛细胞的凋亡;二醋酸酯荧光素/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及糖刺激实验检测胰岛细胞活性。凋亡率和功能,免疫荧光检测凋亡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IL-1β+IFN-γ)组作用24 h对胰岛细胞活性、凋亡率和糖刺激指数分别为20%、(32.7±5.3)%和(1.62±0.13),对照组3项指标分别为90%、(5.5±2.8)%和(2.37±0.1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GABA+IL-1β+IFN-γ)组3项指标分别为70%、(18.0±6.3)%和(1.97±0.12),与(IL-1β+IFN-γ)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IL-1β+IFN-γ)组胰岛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GABA+IL-1β+IFN-γ)组胰岛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联合IL-1β及IFN-γ明显诱导胰岛细胞凋亡,GABA显著抑制IL-1β及IFN-γ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 李昂魏瑷琳胡伟明
- 关键词:Y-氨基丁酸胰岛细胞因子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