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鹤

作品数:19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慢性
  • 7篇肝炎
  • 6篇乙型
  • 6篇病毒
  • 4篇乙型肝炎
  • 3篇新型冠状病毒
  • 3篇阳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冠状
  • 3篇冠状病毒
  • 3篇艾滋病
  • 3篇HBEAG阳...
  • 3篇变异株
  • 2篇性疾病
  • 2篇乙肝
  • 2篇阴性
  • 2篇脂肪
  • 2篇贫血
  • 2篇维生素D

机构

  • 19篇深圳市第三人...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惠州市第一人...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9篇李晓鹤
  • 11篇袁静
  • 6篇刘映霞
  • 5篇李巍
  • 3篇周伯平
  • 3篇文彬
  • 3篇简炎林
  • 2篇张娇红
  • 2篇胡敏冬
  • 2篇曾丽娇
  • 2篇黄华
  • 2篇陈心春
  • 2篇刘艳
  • 2篇徐六妹
  • 2篇姚思敏
  • 2篇邬明
  • 2篇武欣
  • 1篇蔡卫平
  • 1篇李建明
  • 1篇杨根东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全国第4届中...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并发肝细胞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分析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并发肝细胞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2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BV DNA载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中,HBeAg阳性28例(34.15%),平均(48.95±12.51)岁。HBeAg阴性54例(65.85%),平均(50.87±11.02)岁。HBeAg阳性患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总胆汁酸及HBV DNA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阴性患者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均高于阳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及层粘连蛋白等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肝细胞癌的比例高于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HBeAg阳性并发肝细胞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损伤、肝纤维化程度及HBV DNA载量均高于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文彬袁静李晓鹤胡敏冬张娇红邬明
关键词:肝细胞癌HBEAG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的老年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老年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此类人群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年龄在65岁以上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资料、疫苗接种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抗体水平和病毒核酸Ct值等。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71.3岁,男性占比57.43%,临床分型以轻型患者(52.48%)最多,53例(52.48%)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以合并高血压35例(34.65%)最为常见,但是否合并基础疾病(r=0.076,P=0.450)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的数量(r=0.007,P=0.944)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73例(72.28%)患者具有疫苗接种史,主要接种疫苗厂家为北京科兴,其中29例(28.71%)已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22例(21.78%)患者末次接种疫苗距离发病的时间超过6个月,是否接种疫苗(r=-0.062,P=0.540)、接种疫苗的次数(r=-0.138,P=0.169)以及末次接种疫苗距离发病的时间(r=-0.058,P=0.607)与临床分型均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61例(60.40%)患者具有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为咳嗽和咽喉痛,生化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胆碱酯酶(CHE)、肌酸激酶(CK)、白介素-6(IL-6)的异常数量占比随着病程天数的递进呈增加的趋势,并且在不同病程天数的比较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氯(Cl-)离子、D-二聚体(D-D)的异常数量占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53例(52.48%)患者在入院时IgG抗体阳性,IgG是否阳性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0.048,P=0.631),但和末次接种疫苗距离发病的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620,P=0.000),末次接种疫苗距离发病的时间大于6个月的IgG抗体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0.000)。临床分型小组入院时病毒ORF1ab和N基因核酸Ct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症
曾丽娇李晓鹤陈凤黄华袁静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老年临床分型
广东和云南部分地区艾滋病患者中隐孢子虫感染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中隐孢子虫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广东和云南省部分地区艾滋病患者的粪便,采用改良的抗酸染色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隐孢子虫卵囊;并同时检测患者的CD4细胞计数。结果212例艾滋病患者粪便标本中9例标本为阳性,感染率为4.25%。广东和云南的艾滋病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4.00%(5/126)和4.65%(4/86),两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稀便与软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检出率分别为12.00%(3/25)和3.21%(6/18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Х^2=2.31,P〉0.05);男性与女性艾滋病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5.07%(7/138)和2.70%(2/74),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Х^2=0.21,P〉0.05);50~59岁组隐孢子虫感染率高于30~39岁组的感染率(校正Х^2=7.15,P〈0.01);接受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接受治疗组艾滋病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1.12%(2/179)和21.21%(7/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Х^2=18.54,P=0.0000);艾滋病晚期,尤其是CD4细胞计数少于100个/μl的患者其发病率明显提高。结论我国南方艾滋病患者中存在着隐孢子虫感染,但发病率明显低于国外报道;艾滋病患者的便形、性别及所处地区不能预示隐孢子虫感染率;抗病毒治疗能降低隐孢子虫病感染率,艾滋病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多发生在疾病的终末期。
乐晓华王辉苟继周陈心春杨桂林杨倩婷李晓鹤周伯平李惠琴蔡卫平
关键词:隐孢子虫病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维生素D与利巴韦林诱发贫血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 D]水平与治疗早期发生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感染科收治的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7例,根据患者治疗前测定的25(OH)Vit D水平分为缺乏组(<16 ng·m L-1)、不足组(16~30 ng·m L-1)、正常组(>30ng·m L-1),测定各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外周血RBC、Hb、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水平,分析25(OH)Vit D水平与红细胞生成相关指标的关联性。结果治疗前各组间RBC、Hb、H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不足组和缺乏组EPO水平降低(P<0.01)。治疗4周后各组RBC、Hb、HCT、EPO和EPO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均<0.05),25(OH)Vit D水平与RBC(r=0.249,P<0.05)和EPO(r=0.856,P<0.001)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25(OH)Vit D水平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早期发生贫血密切相关。
武欣李巍张东旭李晓鹤袁静简炎林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慢性丙型肝炎利巴韦林贫血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检测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外周血Th17免疫应答情况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胞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水平,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58例慢性HBV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中的IL-17、T-bet、GATA-3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慢性HBV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百分比为4.72%±1.8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3.56%±1.26%(P<0.001);IL-17 mRNA表达水平在HBV患者(4±0.49)比健康对照者(1.19±0.19)升高(P <0.0001),T-bet mRNA表达水平在HBV患者(2.27±0.24)比健康对照者(1.10±0.13)升高(P<0.05),GATA-3 mRNA表达水平在HBV患者(2.29±0.16)比健康对照者(1.10±0.10)升高(P <0.0001),FoxP3 mRNA表达水平在HBV患者(2.03±0.15)比健康对照者(1.05±0.10)升高(P <0.0001).结论 Th17细胞参与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免疫应答,并与Th1、Th2和Treg细胞之间存在一定的调节关系.
姚思敏刘映霞李晓鹤袁静张洁云朱秀云张明霞
关键词:乙型TH1细胞TH2细胞白细胞介素17
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疗效欠佳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 探讨核苷类似物对干扰素治疗疗效欠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干扰素治疗疗效欠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共110例,序贯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分为LdT序贯治疗组和ETV序贯治疗组,随访3年观察患者的肝功能、血清学和病毒学应答、不良反应和耐药情况.结果 经过3年的随访,两组均获得较高的肝功能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12、18、24、30、36个月时,LdT序贯治疗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1.2%、33.3%、36.4%、38%、40.5%、55.3%,ETV序贯治疗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9.1%、13.6%、14.3%、13.3%、17.4%、31.2%,LdT序贯治疗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在治疗后6个月至36个月明显高于ETV序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T序贯治疗组有7例(10.6%)出现rtM204I位点变异,ETV序贯治疗组未发现耐药变异病例.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干扰素治疗疗效欠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序贯使用LdT或ETV,可获得较高的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LdT序贯治疗组3年内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优于ETV序贯治疗组.
李晓鹤何清曾丽娇刘映霞周伯平谢舒枝刘艳兰剑锋江晓梁艳华文彬袁静
关键词:干扰素类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9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BVDNA载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HBeAg阳性41例(43%),HBeAg阴性54例(57%)。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平均发病年龄,ALB、TB、CHE、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衰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患者的ALT、AST分别为(400.37±413.59)U/L和(578.14±600.23)U/L,高于阳性患者的(198.25±215.37)u/L和(254.78±269.16)U/L(P〈0.05)。HBeAg阳性患者的HBVDNA载量为(6.17×10^6±8.24×10^1)copies/ml高于阴性患者的(2.39×10^5±6.75×10^1)copies/ml,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HBeAg阳性患者的左肝前后径及右肝厚度分别为(65.12±12.43)mm及(95.37±12.69)mm,均高于阴性患者的(56.78±11.04)mm和(89.34±9.23)mm(P〈0.05)。结论HBeAg阴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与HBeAg阳性患者相比在较低的HBVDNA载量下,仍引起较高的肝损伤和较大幅度的肝脏萎缩。
文彬袁静李晓鹤胡敏冬张娇红邬明
感染性腹泻诊治质量改进专家共识
2023年
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在诊疗中存在病原学诊断阳性率低、口服补液盐使用率低,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等问题。为提高感染性腹泻诊治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3年11月13日发布了《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包括感染性腹泻患者病原学诊断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口服补液盐使用率。为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用上述质控指标,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制订本共识,对感染性腹泻诊治关键质控环节、质控指标意义、质控指标信息化采集、医院和科室感染性腹泻诊治质量持续改进提出了建议。
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蒋荣猛蒋荣猛沈银忠熊勇连建奇沈银忠马智勇刘映霞李冉韩冰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口服补液盐病原学诊断感染性疾病质控指标质量持续改进
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特点及血清IgG、IgM抗体表现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特点及血清IgG、IgM抗体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82例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临床资料,依据胸部CT有无肺炎改变,将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分为肺炎组和无肺炎组,观察其在入院后T1(1~<4 d)、T2(4~<8 d)、T3(8~<15 d)、T4(15~<22 d)和T5(22~<30 d)5个时间点血清IgG、IgM抗体水平。结果 82例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中,临床表现为咳嗽62例、发热31例、咽部不适33例、肌肉酸痛5例和腹泻3例。所有感染者在T1~T5 5个时间点血清IgG和IgM抗体水平M(IQR)分别为50.22(142.20)AU/mL和0.41(0.81)AU/mL、326.50(220.63)AU/mL和0.95(1.62)AU/mL、368.23(76.21)AU/mL和1.09(2.42)AU/mL、368.65(79)AU/mL和0.74(3)AU/mL、5.26(113.10)AU/mL和0.81(3.10)AU/mL。肺炎组血清IgG抗体水平在T1、T4时间点低于无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在T1时间点低于无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时间点的血清IgM抗体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症状较轻,血清IgG抗体在感染病毒后上升,但在肺炎组和无肺炎组中存在部分差异,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血清IgM抗体上升不明显,个体差异较大。
刘文浩王晓蕾田佳宁李晓鹤云永兴杨根东王立非黄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
成人麻疹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随着麻疹疫苗的计划免疫接种,儿童发病率显著下降,但近年来发现成人麻疹发病率有所增加;探讨成人麻疹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期达到更好的预防和控制麻疹目标。方法:对150例成人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
刘红姚思敏李建明李晓鹤陈莉刘艳袁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