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莲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哮喘
  • 5篇儿童
  • 4篇哮喘管理
  • 4篇儿童哮喘
  • 4篇喘息
  • 3篇支原体肺炎
  • 3篇肺炎
  • 3篇肺炎支原体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细胞
  • 2篇呼出气
  • 2篇呼出气一氧化...
  • 2篇呼吸道
  • 2篇呼吸道疾病
  • 2篇患儿
  • 2篇疾病
  • 2篇肺炎支原体肺...

机构

  • 9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作者

  • 9篇金晓群
  • 9篇李永莲
  • 7篇桂丽琼
  • 5篇徐艳娜
  • 5篇顾剑华
  • 4篇崔珍
  • 3篇苏玉洁
  • 2篇李莉
  • 1篇袁曼华
  • 1篇李莉
  • 1篇金姝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伴喘息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白三烯C4(LTC4)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MPP伴喘息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孟鲁司特干预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2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三烯C4(LTC4)水平;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IL-4、IFN-γ、总IgE水平;并于入院时、治疗2周后进行咳嗽、喘息症状的评估。出院后随访6个月,通过电话询问和定期哮喘门诊复诊,由主治医师评估患儿咳嗽、喘息情况。另选取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干预后布地奈德干预组、孟鲁司特干预组患儿IL-4、总IgE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IFN-γ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干预组和孟鲁司特干预组的IL-4、IFN-γ、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布地奈德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清LT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明显高于孟鲁司特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布地奈德干预组、孟鲁司特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干预组与孟鲁司特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干预组与布地奈德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6个月内喘息再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调节Th1/Th2的失衡,减少白三烯C4的释放,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可以控制MPP伴喘息患儿急性期的症状,并能减少喘息发作,对支原体肺炎合并喘息患儿发生哮喘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崔珍金晓群李永莲李莉苏玉洁桂丽琼龚建梅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喘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112例婴幼儿喘息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喘息是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婴幼儿喘息是以喘息为主要症状,曾有反复发作或以后可能反复发作为特点的数种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可有多种不同的病因,其中有部分是支气管哮喘,这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l]。
桂丽琼袁曼华李永莲金晓群
关键词:婴幼儿喘息呼吸道疾病儿童哮喘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疾病身心健康
动态呼吸监测在儿童哮喘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动态呼吸监测在儿童哮喘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5~14岁首诊为哮喘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儿在接受常规哮喘管理6个月的同时在初始治疗时使用智能肺功能仪进行动态呼吸监测3个月,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的哮喘管理6个月。比较两组儿童在初诊、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用力呼出气体50%时最大呼气流量(MEF50)与用力呼出气体75%,剩余25%时最大呼气流量(MEF25)]、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哮喘控制评分(C-ACT评分)和用药依从性。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哮喘发作的频率及再就医次数。结果研究组儿童的FEV_(1)、PEF、MMEF、MEF25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EF50在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FeNO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分别为(12.4±2.2)ppb、(7.3±2.8)ppb,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1.7)ppb、(10.7±2.6)pp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哮喘C-ACT评分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分别为(25.75±1.23)分、(26.40±0.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3±0.94)分、(22.32±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用药依从性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研究组儿童的哮喘控制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而研究组儿童累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和再就医次数分别为(0.56±0.08)次、(0.42±0.06)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0.25)次、(2.45±0.3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儿童哮喘管理方法比较,动态呼吸监测辅助儿童哮喘�
徐艳娜崔珍顾剑华金晓群李永莲丁国栋
关键词:儿童哮喘管理肺功能
动态呼吸监测应用于儿童哮喘管理4例
2024年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然而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1]),20%的哮喘患儿未达到控制目标 ^([2])。有效管理儿童哮喘可以减轻成人呼吸系统疾病的负担^([2])。如果儿童哮喘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导致哮喘发作的频率增加,需要更经常就医和住院治疗,哮喘的严重程度也可能会加重。进而可能演变为成人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反,如果儿童哮喘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能减少医疗负担。
徐艳娜崔珍金晓群顾剑华李永莲桂丽琼李金洁
关键词: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哮喘哮喘发作住院治疗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未规范治疗的哮喘患儿60例(哮喘组)和同期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哮喘组患儿给予6个月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气雾剂(Shah Mette Lo fluticasone propionate aerosol,商品名:舒利迭,50μg/100μg,bid)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FeNO、血清嗜酸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e cationic protein,EC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serum immunoglobulin E,IgE)及肺功能指标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结果治疗前,哮喘组FeNO、ECP及Ig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FEV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哮喘组治疗6个月后的FeNO、ECP及IgE显著降低(均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FEVl%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哮喘组FeNO与血清ECP、IgE呈正相关(r=0.850,P=0.000;r=0.689,P=0.000),与FEVl%无相关性(r=-0.216,P=0.097)。治疗6个月后,FeNO仍与血清ECP呈正相关(r=0.665,P=0.000),而与FEVl%、IgE无相关性(r=0.185,r=0.226;P>0.05)。结论FeNO是一种较理想的反映气道嗜酸性炎症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情况。
顾剑华金晓群徐艳娜桂丽琼李永莲金殊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哮喘哮喘管理儿童
反复喘息婴幼儿维生素D3水平及与Th1/Th2细胞平衡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探讨反复喘息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Th1/Th2细胞平衡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双抗体夹心 ELISA(ABC-ELISA)法检测60例反复喘息的婴幼儿及60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中25-(OH)D3、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3水平,并分析反复喘息的婴幼儿维生素D3水平与Th1/Th2平衡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 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8.24±5.64)μg/L比(37.85±7.78)μg/L](t=15.810,P =0.000);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1.20±2.08)ng/L比(20.68 ±3.87)ng/L](t=16.700,P =0.000);反复喘息婴幼儿组 IL-4、IL-1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L-4:(28.61 ±6.44)ng/L比(22.14±5.29)ng/L;IL-13:(20.02±4.83)ng/L比(17.72±4.06)ng/L](t=6.201,P =0.000;t=2.829,P =0.006);反复喘息婴幼儿组Th1/Th2低于健康对照组(0.41±0.12比1.00±0.36)(t=11.796,P =0.000);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 25-(OH)D3水平与Th1/Th2呈负相关(r= -0.649,P =0.000),健康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与Th1/Th2无相关性(r= -0.217,P =0.096)。结论 血清25-(OH)D3水平低下可能为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高危因素。反复喘息婴幼儿血清25-(OH)D3水平与 Th1/Th2呈负相关,表明婴幼儿反复喘息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
徐艳娜顾剑华李永莲桂丽琼李莉金姝金晓群
关键词:婴幼儿反复喘息25-羟维生素D3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价值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评价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未规范治疗的哮喘患儿60例(哮喘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每揿含50μg沙美特罗和100μg氟替卡松,2次/d)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的FeNO、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进行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评分.同期选取40例非呼吸道疾病患儿为对照组,检测FeNO、ECP及FEV1%.比较2组患儿FeNO、ECP、FEV1%水平差异.结果 治疗前哮喘组FeNO、EC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eNO:(53±27) μg/L比(10±5) μg/L,ECP:(21.6±3.0)μg/L比(4.9±1.2)μg/L,FEV1%明显低于对照组[(79±21)%比(9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哮喘组治疗后1、3、6个月FeNO、ECP明显降低,FEV1%及ACT评分明显升高[FeNO:(33±19)、(23±14)、(21±10) μg/L比(53 ±27)μg/L,ECP:(16.0±3.3)、(9.4±3.2)、(7.2±2.0)μg/L比(21.6±3.0)μg/L,FEV1%:(91±12)%、(96±12)%、(99±10)%比(79±21)%,ACT评分:(22.7±3.8)、(25.4±2.2)、(26.2±1.6)分比(17.6±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哮喘组FeNO与ECP呈正相关(r=0.850,P<0.01),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0.728,P<0.01),与FEV1无相关性(r=-0.216,P>0.05).治疗1、3、6个月后,哮喘组FeNO与ECP仍呈正相关(r =0.695,P<0.01;r=0.624,P<0.01;r=0.665,P<0.01),与FEV1及ACT评分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FeNO是一种较理想的反映气道嗜酸性炎症的生物学指标,其检测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情况.
顾剑华金晓群徐艳娜李永莲桂丽琼金殊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哮喘儿童
激光辅助治疗小儿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小儿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住院的节段性肺炎支原体患儿共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在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啰音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完全吸收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波长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可有效缩短肺部啰音持续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亦能较快促进影像学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苏玉洁金晓群李永莲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肺炎支原体
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临床评价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伴喘息患儿的疗效及对小气道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8例MPP伴喘息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孟鲁司特干预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出院后随访6个月;另选择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布地奈德干预组、孟鲁司特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干预组与孟鲁司特干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布地奈德干预组、孟鲁司特干预组患儿常规肺功能及小气道功能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干预组、孟鲁司特干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PP伴喘息患儿在急性期常规抗感染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可改善肺功能,特别是可缓解小气道阻塞情况,可在急性期较快缓解咳嗽喘息症状,有效地控制病情,同时可有效减少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喘息的发生。
崔珍金晓群李永莲李莉苏玉洁桂丽琼龚建梅
关键词:孟鲁司特肺炎支原体肺炎喘息肺通气功能小气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