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英

作品数:12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毒
  • 5篇禽腺病毒
  • 5篇12
  • 4篇鸡包涵体肝炎
  • 4篇包涵体
  • 4篇包涵体肝炎
  • 3篇毒株
  • 3篇血清型
  • 3篇病理
  • 3篇病理学
  • 2篇肉仔鸡
  • 2篇禽流感
  • 2篇仔鸡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学
  • 2篇临床病理学研...
  • 2篇流感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机构

  • 1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兽医药品...
  • 1篇即墨市畜牧兽...

作者

  • 12篇李海英
  • 8篇尹燕博
  • 7篇王晓红
  • 7篇王守春
  • 6篇王建琳
  • 5篇徐守振
  • 3篇张毅
  • 2篇王光
  • 1篇毕玉海
  • 1篇郭妍妍
  • 1篇李吉达
  • 1篇周顺
  • 1篇卢春晓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华东地区第十...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7年~2010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SPF鸡的致病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本研究对2007年~2010年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进行分析,发现自2008年下半年来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有增强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选择MDT在60.5~96.3h之间的9株病毒,比较其对SPF鸡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对鸡胚致病性强的毒株,对SPF鸡的致病性也较强,能引起气管、肺、十二指肠、肾和脑等多器官的系统性感染,而且病毒在各组织器官的复制能力与致病性呈正相关。在感染SPF鸡后,所有毒株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排毒,而致病力较强毒株的感染组,排毒的比例更高,排毒时间也更长。这些数据表明,H9N2病毒在进化过程中,致病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近出现了一些对鸡致病力增强的毒株,这提示我们必须重视对H9N2病毒进化和变异的监测,加强对H9N2病毒的防控。
王守春张毅卢春晓王晓红徐守振王建琳李海英周顺王光郭妍妍毕玉海尹燕博
关键词:H9N2亚型禽流感SPF鸡
Ⅰ群禽腺病毒12个血清型毒株Hexon蛋白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前言Hexon蛋白是主要的抗原蛋白,含有型、型间、组特异性抗原表位及中和性抗原表位,全基因序列测定有助于hexon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为治疗和免疫预防提供新路径。另外,由于FAV
李海英尹燕博郭妍妍王晓红王守春
文献传递
12株肉仔鸡包涵体肝炎病毒的分离和PCR鉴定被引量:27
2010年
从临床疑似肉仔鸡包涵体肝炎病例的肝组织中,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和鸡胚肾细胞培养,分离到12株疑似肉仔鸡包涵体肝炎病毒毒株。通过形态学、致细胞病变和PCR检测等对12株疑似肉仔鸡包涵体肝炎病毒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该病毒为球形、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直径70~80nm;接种鸡胚后鸡胚肝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在鸡胚肾细胞(CEK)上可致细胞病变。根据Ⅰ群禽腺病毒CELO株的Hexon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用这对引物对12株病毒的核酸模板进行了PCR扩增,结果均特异性地扩增出了与设计片段大小相一致的508bp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确为Ⅰ群禽腺病毒。从病毒形态,鸡胚及细胞病变以及PCR检测结果,证明12株分离物确为肉仔鸡包涵体肝炎病毒。建立的鸡包涵体肝炎快速PCR诊断方法可用于鸡包涵体肝炎的临床快速诊断。
李海英尹燕博郭妍妍胡永钢许宏伟王晓红王守春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鸡包涵体肝炎的病原检测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2007年和2008年山东某鸡场相继暴发某疫病,为了确定病原和了解患病鸡死亡原因,分别对患病鸡进行了PCR检测、动物回归试验,并同时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光镜下肝脏严重变性、坏死,肝细胞核内形成嗜酸性或嗜碱性核内包涵体的特征性病变。电镜下也观察到大量呈典型的晶格状排列的禽腺病毒粒子。说明鸡包涵体肝炎过程中,肝脏和肾脏的严重损伤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可能是患鸡死亡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李海英尹燕博王建琳郭妍妍王晓红王守春张毅王光李吉达
关键词:包涵体肝炎聚合酶链反应六邻体蛋白基因病理学观察
鸡包涵体肝炎的PCR诊断和临床病理学研究
07、08年某鸡场相继爆发鸡病毒性肝炎,为了确定病原和了解发病时患病鸡的病理学变化,分别对该鸡场的患病鸡进行了PCR检测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患病鸡均呈FAV阳性,病鸡精神不振,食欲降低,嗜睡,一般无明显前驱症状,...
李海英刘兴彩尹燕博郭妍妍王建琳王晓红王守春张毅李吉达许江涛
关键词:禽腺病毒临床病理学鸡包涵体肝炎
文献传递
鸡包涵体肝炎用作人类急性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的探讨
目的:研究肉仔鸡包涵体肝炎作为人类急性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用临床分离的鸡包涵体肝炎病毒阳性组织液分别感染SPF鸡胚和10日龄肉仔鸡,观察感染后的发病情况、肝脏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 结果...
李海英尹燕博徐守振
关键词:动物模型急性病毒性肝炎组织学变化
文献传递
63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掌握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变异情况和流行规律,作者汇集了我国部分省市的63株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采用RT-PCR技术对其N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对所得序列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7.4%~99.5%;52株NA蛋白颈部63—65位点缺失了T、E、I 3个氨基酸,属于Y280-like分支,11株没有发生缺失,属于G9-like分支,没有发现G1-like分支和Y439-like分支的NA基因毒株;唾液酸结合位点(HB)和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发生了明显的变异;酶活性位点处的氨基酸非常保守,没有发生与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塞米韦和扎那米韦相关的氨基酸突变;36/63毒株失去了402位点处的潜在N-糖基化位点;而28/63毒株新出现了264位点处的潜在N-糖基化位点。本研究提示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商业鸡群流行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分为2个差异较大分支——Y280-like分支和G9-like分支,而Y280-like分支仍是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的主要类型。
王守春尹燕博王晓红李海英王建琳张毅郭妍妍
关键词:禽流感H9N2神经氨酸酶遗传进化分析
I群禽腺病毒12个血清型毒株Hexon蛋白全基因序列测定和酶切位点分析
(目的)I群禽腺病毒的不同血清型对禽类的致病性各有不同,快速准确区分I群禽腺病毒的同血清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对I群禽腺病毒12个血清型进行分型,本试验对12个血清型毒株进行了Hexon全基因序列测定和...
李海英尹燕博徐守振王建琳王晓红王守春
关键词:PCR-RFLP
肉仔鸡12株包涵体肝炎病毒的分离和PCR鉴定
前言2007年11月、2008年10月与2009年11月,山东省莱阳市某种鸡场连续3年发放的部分肉仔鸡相继出现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翅膀下垂,羽毛蓬乱,排稀黄绿色粪便,双脚麻痹,屈腿蹲立,甚至伏卧不起,鸡冠和肉...
李海英尹燕博郭妍妍王晓红王守春
文献传递
鸡包涵体肝炎的PCR诊断和临床病理学研究
07、08年某鸡场相继爆发鸡病毒性肝炎,为了确定病原和了解发病时患病鸡的病理学变化,分别对该鸡场的患病鸡进行了PCR检测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患病鸡均呈FAV阳性,病鸡精神不振,食欲降低,嗜睡,一般无明显前驱症状,...
李海英尹燕博郭妍妍王建琳王晓红王守春张毅李吉达许江涛刘兴彩
关键词:禽腺病毒PCR临床病理学鸡包涵体肝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