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内固定
  • 2篇固定术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有限内固定
  • 1篇有限内固定治...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缺损
  • 1篇深部感染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 1篇手术
  • 1篇手术部
  • 1篇手术部位
  • 1篇疏松性
  • 1篇术后
  • 1篇术前
  • 1篇盆骨

机构

  • 6篇冀中能源峰峰...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瑞平
  • 4篇田小运
  • 3篇程安源
  • 3篇武雷
  • 3篇刘恩
  • 3篇陈志东
  • 2篇张妍
  • 2篇黄文正
  • 2篇张志彬
  • 2篇安文涛
  • 2篇张志斌
  • 1篇杨辉
  • 1篇张玉杰
  • 1篇张奉琪
  • 1篇仝超
  • 1篇张建利
  • 1篇李九月
  • 1篇周浩
  • 1篇赵占国
  • 1篇栗凯华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下肢闭合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探讨下肢闭合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以2012年12月至2014年7月我科所收入的下肢闭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不包括陈旧骨折及入院前即有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的每一位患者术前1天下午常规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患者是否发生DVT,数据收集包括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合并疾病、是否应用活血药物、是否应用消肿药物、是否应用抗凝药物及是否发生DVT。计算下肢闭合骨折术前DVT的总发生率,并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一些可能影响DVT发生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共有256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中,共发生DVT 47例,DVT总发生率18.4%,发病率位于前三位的骨折种类分别是股骨干骨折、膝部骨折、髋部骨折,年龄及骨折部位纳入了方程。结论下肢闭合骨折术前DVT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和骨折部位,性别、合并病、术前是否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术前是否应用消肿药物、术前是否应用抗凝药物并不是下肢骨折术前发生DVT的相关因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下肢闭合骨折患者入院即应用抗凝药物可能并不能降低术前DVT的发生率。此外,鉴于股骨干骨折、膝部骨折及髋部骨折DVT的高发生率,我们还应在术前一天给这些患者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时发现DVT,及时处理。
张建利杨辉张志彬李瑞平李九月黄文正陈志东武雷周浩刘恩赵占国仝超田小运张奉琪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流行病学
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21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21例,均获完全随访,男13例,女8例;年龄17~62(37.6±11.3)岁;左侧9例,右侧12例;其中开放性损伤5例;髁间骨折8例,髁上骨折5例,Ⅳ型Monteggia's骨折2例,肱尺关节后脱位伴肱骨外上髁骨折2例,尺骨鹰嘴骨折4例。结果本组所有21例随访3个月至2.5年,平均(8±2.1)个半月。肘关节活动度为5°~140°(120°±0.6°),19例前臂旋转范围与对侧相差不到10°,2例旋转受限较明显,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在最终随访时11例优,5例良,3例可,2例差,平均(87.6±0.8)分(52~97分)。4例发生并发症:1例为桡神经暂时性麻痹,1例为尺神经牵拉伤,均经口服神经营养药及理疗后恢复,另2例为去除Schanz钉后仍有钉道渗液,经搔刮钉道及使用敏感抗生素后治愈。结论使用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程安源张妍李瑞平田小运
自制螺杆外固定架逐渐加压治疗陈旧性Tile B_1型骨盆骨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螺杆外固定架逐渐加压治疗陈旧性TileB1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2008年6月,收治陈旧性TileB1型骨盆骨折患者12例,均采用自制螺杆外固定架逐渐加压治疗,术后8周~6个月拆除外固定架。结果术后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8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术后6个月骨盆平片示耻骨联合间距与术前间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参照Majeed评价标准,优4例,良3例,中3例,可2例,总体优良率58.33%。结论应用自制螺杆外固定架逐渐加压治疗陈旧性TileB1型骨盆骨折是一种有效且操作简单微创的方法。
程安源张妍张玉杰黄文正李瑞平田小运
关键词:骨盆骨折陈旧性骨折耻骨联合
儿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儿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01年3月~2004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来进行修复足踝部损伤后发生软组织缺损儿童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
程安源田小运李瑞平张志斌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深部感染的微生物与药敏学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深部感染的微生物与药敏学。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深部感染患者65例,取所有患者的脓液、分泌物及穿刺液等进行微生物培养,并进行药敏学测试。结果 65例患者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共培养出130株微生物,104株革兰氏阳性球菌,2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性较高,均高于60%,对甲氧西林、美罗培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为30%~4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0%,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抗生素的抗药性为50%~60%;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深部感染微生物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具有较好的敏感性,适合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张志彬周素香武雷安文涛李凯华刘恩陈志东李瑞平
关键词: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微生物
骨水泥定向注射技术在椎体成型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骨水泥定向注射技术在椎体成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于邯郸市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骨四科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共116例(126个椎体),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体成形术,观察组将骨水泥定向注射技术应用于椎体成形术中。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及治疗后30个月对患者进行VAS评分。根据X线检查及CT检查,观察伤椎复位情况及椎体内骨水泥充盈、渗漏情况。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及伤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第3天、治疗后30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5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84±9.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定向注射技术既能够保证术后的止痛效果,还降低了术中发生骨水泥外渗发生的概率,同时降低了骨水泥注射的有效量。
武雷栗凯华李瑞平安文涛陈志东张志斌刘恩刘勇李建刚
关键词: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