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璇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生物滤池中生物量与生物活性分析及其净水效果被引量:10
- 2011年
- 通过平板计数法(HPC)、脂磷法(Lipid-P)和脱氢酶法(TTC-DHA)对4种生物滤池中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结合出水水质考察各生物滤池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4种生物滤池中的生物量(HPC、Lipid-P)呈显著的成层分布,并随滤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滤层高度,球状活性炭滤料的HPC和Lipid-P生物量均高于柱状活性炭滤料的;4种生物滤池的HPC和Lipid-P生物量均与脱氢酶生物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R2>0.706)。球状活性炭生物滤池和强化球状活性炭生物滤池中的标准化生物活性(单位生物量的生物活性)随滤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球状活性炭生物滤池的净水效果优于柱状活性炭生物滤池的。因此,使用活性炭作为生物滤池的滤料时应合理选择炭型。
- 向红刘武平李璇吕锡武朱光灿刘冉尹立红
- 关键词:生物滤池生物量生物活性净水效果
- 水中微量有机物在O3-BAC工艺中的去除特性研究
- 本文以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以UV254、TOC、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可同化有机碳(AOC)、色-质联机检测为评价指标,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技术的效能、机理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UV254的去除率为...
- 李璇吕锡武
- 关键词:深度处理生物活性炭生物稳定性饮用水处理
- 文献传递
-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黄浦江微污染原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20
- 2007年
- 以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机理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各指标的去除率为:CODMn 24%,UV25435%,三卤甲烷前体物31%,AOC 63%,且对各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的去除有互补性。O3-BAC组合工艺一方面可以有效去除黄浦江原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减少后加氯量,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量,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另一方面能明显降低水中的可同化有机碳(AOC)浓度,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 李璇吕锡武朱光灿
- 关键词:臭氧生物活性炭三卤甲烷生成势生物稳定性
- 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对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 去除原水中的微污染有机物,保障饮用水安全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技术去除污染物的机理、性能及工艺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结果,该工艺各指标的去除率如下...
- 李璇吕锡武朱光灿周克梅单国平
- 关键词:城市供水水质净化生物活性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