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军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滨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部
  • 1篇胸部X线片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原发淋巴瘤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中枢神经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穿孔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淋巴瘤诊断
  • 1篇流感

机构

  • 3篇滨州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李红军
  • 2篇朱荣广
  • 1篇付风魁
  • 1篇朱丙烟
  • 1篇刘玉元
  • 1篇李志强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消化道穿孔患者腹腔感染CT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CT在诊断消化道穿孔患者腹腔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提高腹腔感染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1月经临床、手术或生化检查证实为消化道穿孔腹腔感染患者77例治疗前的CT图像,观察内容包括积气、腹水、腹腔脓肿等征象,总结消化道穿孔合并感染的CT诊断征象。结果 77例中胃穿孔28例、十二指肠穿孔35例、阑尾穿孔11例、肠穿孔3例;腹腔积气是诊断穿孔的主要征象,其中51.9%的病例表现为大量积气,40.3%表现为少量积气;腹水和渗出是诊断腹腔感染的常见征象,约41.6%的病例腹腔内出现了明显的腹水,81.8%的病例均可见渗出性改变,腹膜增厚、腹腔脓肿及肿大的淋巴结等征象也支持腹腔感染。结论 CT在消化道穿孔患者腹腔感染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腹腔积气和渗出性改变是诊断该病的主要征象。
刘玉元朱丙烟付风魁李红军李志强
关键词:消化道穿孔腹腔感染CT体层摄影术
婴幼儿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X线片表现
2014年
目的分析婴幼儿甲型H1N1流感胸部平片表现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经临床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103例婴幼儿资料,据病情轻、中、重度将患儿分别分为A、B、C三组,对比分析各组患儿的胸部X线片表现。结果三组患儿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胸部X线片异常率分别为73.6%、85.0%和100.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79,P=0.03);进一步分析,三组间的病灶集中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327,P=0.09),三组间的病灶范围、分布特点和病变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婴幼儿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程度与胸部X线片异常率呈正相关,胸部X线片表现特点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李红军朱荣广
关键词:婴幼儿甲型H1N1流感胸部X线片影像学
MRI和CT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及MRI检查。观察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比较各感兴趣区(RIO)中NAA/Cho、NAA/Cr、Cho/Cr、Lip/Cr及ADC值的不同。结果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变的好发部位包括额叶、顶叶及基底节区。CT图像主要表现为等或略高密度,MRI图像中表现为等或略长T1、等或略长,T2信号,DWI呈等、略高或高信号,肿瘤实质均呈明显强化。淋巴瘤肿瘤实质区出现高耸的Lip峰及Cho峰升高,NAA峰及Cr峰明显降低,肿瘤实质区Cho/NAA、Cho/Cr、NAA/Cr及Lip/Cr均显著高于瘤周水肿区及健侧对照区,其ADC值显著低于瘤周水肿区及健侧对照区(P〈0.05)。结论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MRI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及代谢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李红军朱荣广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原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