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美 作品数:42 被引量:209 H指数:9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理学 经济管理 更多>>
不同类型高血压与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高血压中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聚集程度的分布,探讨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方法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和KISH表法确定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600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人群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结果如皋市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1.00%,治疗率为29.74%。不同类型高血压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病率为5.83%,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11.44%,IDH患者平均年龄最低,为(45.7±9.4)岁;IDH患者中超重率(68.57%)、向心型肥胖率(62.86%)、高甘油三酯率(31.43%)均高于非高血压人群(分别为45.24%、34.69%、1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相关危险因素(向心型肥胖、血糖异常和高甘油三酯)在IDH患者中聚集程度最高,3个因素中有1个存在和有≥2个因素聚集均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无关联,与IDH、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高血压(SDH)均有关联(P<0.05),与IDH关联度(OR)最高,多因素分析OR分别为3.46和4.35。结论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相比,IDH存在的危险因素多,危害可能更大,应成为高血压干预的重点人群。 王书兰 李红美 孙福华 吴坚关键词: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代谢异常 蒙古族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者体质指数参考值的研究 2012年 目的建立合理适用的蒙古族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体质指数(BMI)参考值标准。方法取"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蒙古族通辽校点2000年的调查数据,有效人数为5 563人,以BMI为指标采用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划分最优年龄段,再结合百分位数法确定超重、肥胖的界值点。结果男女均划分为7~8岁、9~11岁、12~13岁、14~15岁、16~18岁共5个最佳年龄段,以每个年龄段的85百分位为超重的界值点,95百分位为肥胖的界值点,建立了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的BMI参考值标准,共计20个参考值。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参考值标准针对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突出了简单、实用的特点,可为蒙古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筛查、防治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黄泽宇 布仁巴图 哈森高娃 李红美 林哲 肖剑岚 孙岚 李永山 张壮伟 佟伟军关键词:体质指数 蒙古族 儿童青少年 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前期与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 被引量:16 2009年 背景蒙古族居民高血压前期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聚集尚不明了。目的比较蒙古族高血压前期与原发性高血压(EH)之间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脂和高血糖的聚集水平。方法以2537名20岁及以上蒙古族居民为研究与分析对象,调查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资料,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并检测血糖、血脂等指标。分析比较高血压前期和EH之间危险因素聚集的差异以及危险因素聚集与高血压前期和EH的关联强度。结果平均年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以及男性的比例、饮酒率、高血压家族史和高血糖暴露率均为EH>高血压前期>血压正常(均P<0.01)。调整年龄、性别后,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脂和高血糖4种危险因素的聚集与高血压前期和EH的危险性相关联。高血压前期病人危险因素聚集项数为1、2、3或4的OR值(95%CI)分别为1.40(1.10~1.76)、1.53(1.12~2.09)、3.75(2.12~6.63);EH病人危险因素聚集项数1、2、3或4的OR值(95%CI)分别为1.65(1.26~2.17)、4.17(3.01~5.77)、9.51(5.36~16.86)。结论在蒙古族人群,高血压前期就存在着危险因素的聚集现象。为预防EH和其他心血管病,对高血压前期实施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张明芝 布仁巴图 李红美 林哲 李永山 张显玉 佟伟军 张永红关键词:蒙古族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前期 社区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社区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mg/g)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为DN社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本研究将尿微量白蛋白筛查阳性的糖尿病患者(1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89例),组内再分为微量白蛋白尿亚组和大量白蛋白尿亚组。通过在社区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形式对DN患者进行干预,随访2年后评估干预效果。结果社区干预前,两组间ACR、GFR等临床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后微量白蛋白尿亚组组间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量白蛋白尿亚组间ACR、GFR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措施不能显著改善DN大量白蛋白尿期患者的肾功能,但能够显著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的ACR。早期开展以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为中心的社区干预能延缓DN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的病情进展。 宋锐 蔡惠勇 徐虹霞 李文昌 李红美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社区干预 肾小球滤过率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与流感疫苗联合接种预防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评价老年人联合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23)和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InfV)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效果。方法利用6种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检索截至2021年4月30日关于老年人联合接种PPV23和InfV预防CAP效果的队列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计算联合接种的合并风险比(HR)。结果共纳入8篇PPV23与InfV联合接种预防老年人CAP效果的队列研究文献,其中评价预防CAP发病、CAP死亡、全因死亡效果的文献分别为3篇、3篇、6篇。Meta分析显示,PPV23与InfV联合接种组与对照组相比,老年人CAP发病、CAP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合并HR(95%CI)分别为0.70(0.57-0.86)、0.69(0.52-0.92)和0.62(0.52-0.75)。敏感性分析显示,CAP发病和死亡的合并HR不稳定,而全因死亡的合并HR较稳定。漏斗图分析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PPV23与InfV联合接种可以降低老年人CAP发生、CAP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两种疫苗联合接种效果研究。 刘娜 王华庆 栾琳 张钧 朱轶姮 郑本锋 张骏骥 沈月平 李红美关键词:流感疫苗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人 盐城市健康儿童Hib多糖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盐城市健康儿童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Hib)多糖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43名0~14岁儿童Hib-IgG抗体。结果盐城市14岁以下儿童血清抗Hib-多肽络胺化物标准抗体(PRP)总阳性率为47.33%,其中男性为46.20%,女性为48.75%,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抗体水平发生不同,新生儿脐带血抗体水平最高,为72%,而后抗体水平逐步下降;12月龄最低为25.49%,1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高;10~14岁年龄组达71.64%。结论盐城市儿童具有一定的抗Hib多糖抗体水平,但3~12月龄儿童抗体水平最低,为Hib感染的高危人群。 张红军 郑春早 沈进进 李红美 顾善坤 邵荣标 孙伯超 马福宝关键词:多糖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冠状动脉支架辐射灭菌后血液相容性和致畸毒性评价 被引量:3 2008年 聚酯聚乙烯复合膜/聚乙烯(冠脉支架系统)是一种新型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为心肌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按照ISO111737标准对其进行了辐照灭菌的剂量设定。依据ISO10993标准对辐照灭菌后的产品,进行了血小板黏附性能、Ames和微核试验。结果显示,辐照灭菌后的聚酯聚乙烯复合膜/聚乙烯(冠状动脉支架系统)无遗传毒性(不会引起染色体畸变);无诱导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增高以及无致癌作用。辐照灭菌不影响聚酯聚乙烯复合膜/聚乙烯(冠状动脉支架系统)的稳定性,辐照后的产品未发生毒性作用,生物相容性良好,辐射灭菌作为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灭菌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刘清芳 方菁嶷 张明芝 李红美关键词:血液相容性 辐射灭菌 人体受刺激后血压变化的SPSS曲线拟合分析 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建立一个合适的模型 ,以对人体受刺激后血压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曲线拟合分析。方法 将 177名健康成年人受刺激后血压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值输入SPSS统计软件包 ,并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曲线拟合。结果 血压平均值与测量时间两个变量适用于Cubic模型 ,人体受刺激后血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符合三次曲线。结论 人体受刺激后血压立即上升 ,于 2min时达最大值 ,然后开始下降 ,到 3.5min时基本稳定。根据人体的正常生理变化 ,三次曲线模型是SPSS曲线估计的几个模型中最合适的一个。 王艾丽 李红美关键词:血压变化 SPSS 苏州市≥30岁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异常与肥胖关系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江苏省苏州市≥30岁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异常与肥胖的关系,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苏州市金阊区8个小区抽取的2 889名≥3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异常与肥胖的关联性。结果苏州市调查的2 889名≥30岁人群中,尿微量白蛋白异常者446例,检出率为15.44%;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组与正常组人群比较,体质指数(BMI:25.3 vs 24.4)、腰围(WC:84.0 vs 82.0)、腰臀比(WHR:0.88 vs 0.87)的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以这3个指标定义的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正常组(P〈0.001);在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尿酸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肥胖者(OR=1.610,95%CI=1.189-2.181)和WHR中心性肥胖者(OR=1.349,95%CI=1.078-1.688)均可增加≥30岁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的危险性;当BMI肥胖和WHR中心性肥胖者同时存在时,≥30岁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的危险性为无BMI肥胖和WHR中心性肥胖者的1.937倍(OR=1.937,95%CI=1.370-2.740)。结论肥胖是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的危险因素。 杜楠 彭浩 张秋 晁湘琴 田洪刚 佟伟军 李红美ARIMA模型及其在江苏省卫技人员数预测中的应用 本文对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ARIMA)模型在卫生人力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采用ARIMA(0,1,2)模型,预测出江苏省2006-2015年逐年卫技人员总数,其中2006、2010、2015年全省卫技人员总数分别为30... 王建锋 高歌 陈立凌 李红美 张明芝 王艾丽关键词:ARIMA模型 卫生人力 统计预测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