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艳

作品数:31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糖尿
  • 15篇糖尿病
  • 9篇病患
  • 7篇糖尿病患者
  • 6篇胰岛
  • 6篇胰岛素
  • 5篇老年
  • 4篇肾病
  • 4篇糖脉康
  • 4篇化疗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血压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知识
  • 3篇慢性
  • 3篇高血压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实验
  • 2篇叶酸

机构

  • 30篇潍坊市人民医...
  • 4篇潍坊市第二人...
  • 1篇新昌县人民医...

作者

  • 30篇李红艳
  • 12篇孟祥凤
  • 9篇刘海霞
  • 7篇程丽霞
  • 5篇张奕
  • 5篇肖梅
  • 5篇明义
  • 4篇逄力男
  • 3篇王凤霞
  • 3篇陈文峰
  • 2篇宋立稳
  • 2篇徐新伟
  • 2篇王立英
  • 2篇李志玲
  • 2篇郭莹
  • 2篇于凌波
  • 2篇柳林
  • 2篇冯玉欣
  • 2篇刘长山
  • 2篇孙韶刚

传媒

  • 8篇潍坊医学院学...
  • 6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转化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脉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糖脉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糖脉康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糖脉康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尿β2-微球蛋白。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为(62.24±20.03)μg.min-1,对照组为(95.28±24.95)μg.min-1;治疗组的血β2-微球蛋白为(2.5±1.2)μg.ml-1,对照组为(3.9±1.1)μg.ml-1。治疗后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β2-微球蛋白均下降,而以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为7.55±1.0%,治疗后为7.39±0.89%;治疗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为7.88±1.8%,治疗后为7.33±1.56%,两组与自身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见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糖脉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较好。
张奕刘海霞程丽霞李红艳孟祥凤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Β2-微球蛋白糖脉康
脂化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脂化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为其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依据。方法: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组)、前列地尔组(PGE1组)和罂粟碱组,并设...
冯玉欣李红艳明义
文献传递
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动物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构建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糖脉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肾脏醛糖还原酶(AR)活性的影响。方法40日龄左右的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其余20只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左下腹腔注射30mg/kg链脲佐菌素。72h后取尾静脉血测血糖,血糖≥16.7mmol/L表示造模成功。2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糖脉康组。糖脉康组给予糖脉康100mg/kg(1mL/100g)灌胃,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仅给予等量蒸馏水(1mL/100g)灌胃,共16周。10%水合氯醛麻醉后取大鼠坐骨神经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取肾脏测定AR活性。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糖脉康组血糖明显升高(P<0.01),但糖脉康组血糖与糖尿病组相比没有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肾脏皮质AR活性明显升高(P<0.01),糖脉康组AR活性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糖脉康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降低(P<0.01),糖脉康组神经传导速度较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AR活性升高,糖脉康干预可使其AR活性降低,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
张奕程丽霞刘海霞李红艳孟祥凤
关键词:糖脉康醛糖还原酶活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妊娠期糖尿病对Nesfatin-1表达水平的影响
2019年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和正常对照孕妇的血清Nesfatin-1水平、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差异,探讨Nesfatin-1和GDM间的联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GDM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29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BMI及孕周,记录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测量值,测定血清Nesfatin-1因子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GDM组的Nesfatin-1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水平和HOMA-I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esfatin-1和BMI、空腹血糖水平、OGTT 1h血糖水平、HOMA-IR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 GDM患者的血清Nesfatin-1浓度明显降低,Nesfatin-1对GDM患者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均有一定的影响。
于凌波孟祥凤李红艳宋立稳刘海霞刘长山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期NESFATIN-1
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被引量:5
2004年
肖梅肖玲李红艳郭莹
关键词:药物性静脉炎高渗糖地塞米松化学治疗
腔内保留置管治疗恶性体内积液20例临床观察
2005年
王文辉刘淑真李红艳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介入化疗
参附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被引量:4
2010年
李红艳孟祥凤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伴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8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评定量表(SDS)得分对患者进行测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分为T2DM伴抑郁症患者101例和T2DM不伴抑郁症患者85例。其中将T2DM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 1 T2DM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56.99%。2与T2DM不伴抑郁症组比较,T2DM伴抑郁症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明显降低(P<0.01),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升高(P<0.01)。3心理干预后T2DM伴抑郁症患者血清FT3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t=2.052,P=0.031);TSH水平、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01)。结论在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人群中存在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心理干预有益于调节甲状腺激素代谢。
李红艳孟祥凤
关键词:心理干预2型糖尿病抑郁症甲状腺激素
25(OH)D对2型糖尿病患者TSH水平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25(OH)D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SH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TSH水平正常组和水平升高组,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静脉采血测定25(OH)D、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与TSH水平正常组比较,TSH水平升高组25(OH)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TSH水平与25(OH)D、FT4呈负相关(P<0.01);与BMI、FBG、HbA1C、TG、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1);25(OH)D(B=-0.128,P=0.000)、HOMA-IR(B=-0.018,P=0.002)、TG(B=0.541,P=0.031)是2型糖尿病患者TSH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生素D缺乏、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升高是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SH水平升高的重要原因。
李红艳孟祥凤栾守婧黄灵玉刘海霞明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25(OH)D胰岛素抵抗
下鼻甲骨折外移保留功能对慢性鼻窦炎患者主要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下鼻甲骨折外移保留功能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症状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10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行下鼻甲骨折外移保留功能,对照组患者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鼻自洁功能及鼻通气功能。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糖精清除时间(SCT)、鼻黏液纤毛传输速率(MTR)和最小横截面积(MC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鼻甲骨折外移保留功能应用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具有疗效好、出血量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于砚丽郭维玲李红艳马科董文汇
关键词: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慢性鼻窦炎鼻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