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绚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2篇蛋白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患儿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阿司匹林
  • 2篇病患
  • 2篇川崎
  • 2篇川崎病
  • 2篇川崎病患儿
  • 1篇凋亡
  • 1篇凋亡抑制
  • 1篇凋亡抑制蛋白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惊厥
  • 1篇血红

机构

  • 9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9篇李绚
  • 7篇周忠蜀
  • 4篇王云峰
  • 3篇惠秦
  • 2篇车宁
  • 2篇王琨蒂
  • 1篇陈飒英
  • 1篇郑承宁
  • 1篇周庚寅
  • 1篇景红
  • 1篇胡景伟
  • 1篇张凯
  • 1篇王琳
  • 1篇高新营

传媒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凋亡抑制蛋白XIAP与肿瘤多药耐药被引量:4
2007年
XIAP(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s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最有效的内源性凋亡抑制因子,可以通过直接抑制caspases或者参与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细胞凋亡。研究发现,XIAP与肿瘤多药耐药有密切关系,并且有可能成为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提高化疗效果的治疗新靶点。
李绚周庚寅周忠蜀
关键词:XIAP细胞凋亡抗药性多药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趋势及病原学和药敏的变迁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本院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趋势及病原学和药敏的变迁。方法总结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本院新生儿败血症76例,其中血培养阳性者57例。将病例分为2个阶段,并比较其中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及病原学和药敏特点。结果 (1)两阶段中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分别为8.41%(39/464)和4.27%(37/866),有显著差异(χ2=9.577,P<0.01)。(2)两阶段中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4.36%(29/39)和75.68%(28/37),无显著差异(χ2=0.018,P>0.05)。(3)两阶段血培养阳性菌株中,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86.67%和78.58%,无显著差异(χ2=0.665,P>0.05);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10%、7.14%,革兰阳性杆菌分别占3.33%、7.14%,真菌感染分别占0、7.14%。(4)两阶段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力奈唑烷、替考拉宁的药敏率最高(100%)。与第一阶段比较,第二阶段中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的药敏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0 vs.50%,χ2=9.886;0 vs.42.86%,χ2=8.106,均P<0.01);四环素的药敏率显著上升(91.67%vs.40%,χ2=7.631,P<0.01)。(5)两阶段中,革兰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药敏率均较高(100%),复方新诺明的药敏率均较低(33.33%)。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已显著降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最常见病原,且对二代、三代头孢菌素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较低;应警惕真菌感染。
王云峰李绚周忠蜀
关键词:病原抗菌药新生儿败血症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在儿童中的合理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介绍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的一些基本原则。方法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较全面的介绍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的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用原则。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应考虑临床诸多因素。
李绚王云峰周忠蜀
关键词: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合理用药儿童
GSTP1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患儿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的关系
探索谷胱甘肽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患儿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出现消化道出血的关系.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川崎病患儿共38例,均口服阿司匹林30-50mg/k...
李绚王琨蒂惠秦张琪周忠蜀
关键词:川崎病基因多态性阿司匹林
早产儿贫血的1年转归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不同胎龄早产儿的血红蛋白(Hb)水平进行1年的动态监测,为早产儿贫血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以胎龄是否满34周为界分为早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门诊随访1年。对两组早产儿Hh值和贫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早产儿Hb水平都是在生后1.5个月降至最低值(分别为99.7±16.9g/L和108.0±18.0g/L),之后晚期早产儿组持续上升,而早期早产儿组在3个月时出现第二次下降(97.2±22.5g/L)。(2)两组早产儿的Hb平均值在生后1.5、2、3、4个月龄时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5)。生后2、3、4、6个月龄时的贫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早期早产儿贫血持续时间可长达3—4个月;应该重视早产儿1岁以内贫血的随访。
王琳陈飒英李绚车宁景红胡景伟
关键词:早产儿贫血血红蛋白胎龄促红细胞生成素
PEAR1基因多态性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探索PEAR1基因多态性与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川崎病患儿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川崎病患儿共28例,均口服阿司匹林30-50mg/kg热退2-5天后,减量...
李绚惠秦王琨蒂张琪周忠蜀
关键词:川崎病基因多态性阿司匹林抵抗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研究38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133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婴幼儿组住院前病程显著长于儿童组(10.26±5.30 vs.7.70±6.42,P<0.05),喘息显著多于儿童组(7.89%vs.3.76%,P<0.05);肺外合并症中,婴幼儿组消化系统症状和心肌损伤多见;儿童组发热多见,伴多种肺外表现。实验室检查,除婴幼儿组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儿童组的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外,其余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影像学上,婴幼儿组支气管肺炎多见,后者节段性实变较多见。2组大环内酯类治疗均有效,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喘息多见,影像学以支气管肺炎表现较多,而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热较多见,多累及节段。
郑承宁王云峰李绚惠秦高新营张凯
关键词: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其变化趋势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本院2001-2010年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便于今后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方法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共收治新生儿惊厥患儿58例,其中2001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第一阶段共28例,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第二阶段共30例。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应用SPSS13.0软件,应用/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惊厥类型以微小型最多[27例(46.6%)],其次为多灶性阵挛型[16例(27.6%)]。②58例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29例(50.0%),糖和电解质紊乱16例(27.6%),感染性疾病7例(12.1%),遗传代谢病2例(3.4%),其他4例(6.9%)。③2个阶段的病因构成比较一致的是,新生儿惊厥的首要病因均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其次为糖和电解质紊乱。④第二阶段的病因构成与第一阶段比较,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明显下降[3.3%(1/30)比21.4%(6/28),χ^2=4.469,P〈0.05];第二阶段糖和电解质紊乱所占比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遗传代谢病所占比例明显升高,但因例数较少未能行统计学分析。结论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构成中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为首要原因,对于有围产期窒息史的新生儿,应严密监护,及时发现惊厥。
王云峰李绚周忠蜀
关键词:惊厥新生儿病因
1例新生儿Prader-Willi综合征及文献复习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介绍Prader-Willi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报道1例新生儿Prader-Will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基因诊断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儿具有宫内发育迟缓、妊娠期胎动减少、生后肌张力低下、反应差、吸吮力弱、哭声弱小、喂养困难、色素浅、隐睾等特征,FISH检测显示其15号染色体q11.2带内中间部位缺失,确诊Prader-Willi综合征。结论:Prader-Willi综合征与父源15q11-q13印迹基因功能异常相关,在新生儿期容易漏诊,对于具有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和特殊面容的患儿,应及时行基因分析。
车宁李绚周忠蜀
关键词:PRADER-WILLI综合征新生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