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继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9篇政治法律
  • 7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注释
  • 4篇文化
  • 3篇吕剧
  • 3篇黄河三角洲
  • 3篇《李大钊全集...
  • 2篇中共
  • 2篇山东吕剧
  • 2篇社会主义
  • 2篇述论
  • 2篇主义
  • 2篇毛泽东
  • 2篇教育
  • 2篇考辨
  • 1篇大学教育
  • 1篇大学教育思想
  • 1篇帝国
  • 1篇帝国主义
  • 1篇学子
  • 1篇引线
  • 1篇语言

机构

  • 25篇滨州学院
  • 3篇滨州师范专科...

作者

  • 28篇李继华
  • 5篇常进军
  • 3篇魏淑丽
  • 1篇周俊成
  • 1篇牟文谦

传媒

  • 4篇滨州师专学报
  • 3篇北京党史
  • 3篇滨州学院学报
  • 3篇天津法学
  • 1篇戏剧丛刊
  • 1篇江苏高教
  • 1篇理论导刊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教育评论
  • 1篇理论界
  • 1篇领导之友
  • 1篇党史博采(下...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唐山学院学报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和谐·文明·...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达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纪念李达诞辰120周年被引量:1
2010年
李达早期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丰富而深刻,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中国实际,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论证和回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使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研究李达早期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常进军李继华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路
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建党”的思想基础被引量:1
2006年
李大钊关于政党问题的认识演变,是从崇拜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立宪政体、政党政治,到逐渐对它怀疑和失望的过程;是对中国的北洋政府从幻想到失望和抨击,对当时中国的各派政党则从有时否定和讥讽,有时规劝和肯定,最后则逐渐失望的过程;也是逐步接受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步排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缠绕,逐步认识中国社会和革命问题,特别是认识在中国建立新的革命团体与政党的必要性的过程。在这种思想演变的过程中,李大钊于1920年初与陈独秀“相约建党”,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却不是太深厚。
李继华
关键词:相约建党
毛泽东战略相持理论的萌芽及开始形成
2007年
毛泽东战略相持理论萌芽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体现在哲学和军事思想两个方面;其开始形成,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标志,带有突变性的特征,包括战略相持阶段的条件、地位等丰富内容。
李继华
关键词:毛泽东《论持久战》
山东吕剧与渤海革命文化被引量:2
2005年
山东吕剧,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以当地群众熟悉的民间故事为主要内容。以通俗丰富的地方语言、朴实优美的四平唱腔、淳厚轻快的琴弦音乐,栩栩如生地刻划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将故事情节逐字逐句地送进观众的耳朵里,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欢。新中国建立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吕剧不仅遍布山东各地,还在东北的黑龙江、
李继华
关键词:山东吕剧民间戏曲生活气息语言形式
中共历史课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总结被引量:1
2006年
在高校历史课中进行“程序教学,自学为主,广泛讨论,重点讲授,评议总结”的试验,具体包括五个步骤:(1)自学先行;(2)扩展阅读;(3)广泛讨论;(4)重点讲授;(5)评议总结。这种试验,可以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李继华
关键词:程序教学
解读革命文化,建设先进文化——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正>在整个黄河三角洲的历史上,近现代的革命斗争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此相应,在丰富多彩的黄河三角洲文化中,革命文化也是华彩盛章。要弘扬和开发黄河三角洲文化,就要广泛深入地研究其中的革命文化。但是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对黄河...
李继华
文献传递
李大钊两首诗中的“幼蘅”和“相无”考辨
2016年
有关论著对李大钊1916年春所作两首诗中提及的亲密友人"幼蘅"和"相无",探究甚少。有的论著则认为"幼蘅"是林伯渠。实际上,"幼蘅"应为福建人刘以芬;"相无"应为贵州人刘明敏。探究并尽力确认"幼蘅"和"相无"的真实身份,对研究李大钊的人际交往和护国运动的有关情况,有重要价值。
李继华
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李大钊是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中国革命新时代的伟大先驱。他在短暂的革命历程中所构建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他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并为之而献身的牺牲精神,他认识和研究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他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艰辛探索等,对新时期人们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常进军李继华
关键词:社会主义思想
对新版《李大钊全集》部分注释的商榷被引量:2
2007年
《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第2卷,对李大钊文章中提及的“美儒甄克士”、“郭冷苔”与“夏蝶曼”这三个人物均注为“不详”,似有主观努力不够的因素;在其他几个注释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李继华
关键词:注释
中共创建时期的重要文章《告中国的农民》作者考被引量:1
2006年
《告中国的农民》一文,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较早、较系统地阐述中国农民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章。但是,由于该文的开头部分“被上海法捕房没收走了”,遂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使人们难以知道该文的作者是谁。85年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该文和周佛海的有关情况来分析,特别是依据该文和周佛海的文章中对“设若”、“甚么”、“那末”等词语的习惯性运用,可以断定该文的作者就是当时日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周佛海。
李继华
关键词:周佛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