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刚
- 作品数:17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影响强夯加固深度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04年
- 分析了众多影响加固深度的因素,并对已有加固深度计算公式进行了分类,指出只有三者的共同发展,才能逐步完善强夯的理论研究。
- 王立朝胡瑞林李耀刚周振鸿郭书泰
- 关键词:强夯法地基加固土体工程造价
- 干湿与冻融循环条件下膨润土防水毯的防水性能
- 在文物防水保护工程中,膨润土防水毯处于一个干湿交替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并且将经历冻融循环,而在其他工程中,膨润土防水毯所处的环境基本不变,即膨润土吸水膨胀后基本不会发生干缩和冻融。了解环境变化对膨润土防水毯防水性能的影响,...
- 彭涛李耀刚武威傅志斌
- 关键词:防水性能干湿循环冻融循环
- 深埋型岩溶勘察中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 近年来,城市建设中作为城市地标的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建筑基础的埋深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查明原本对一般建筑影响不大的深埋型岩溶(一般埋深大于80m)分布情况,为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 彭涛李耀刚武威郭印
- 岩土工程勘察新领域——文物保护勘察的特点、工作方法和发展方向
- 风化、治水和危岩是当前岩土质文物保护突出的三大问题。文物勘察最终是为保护服务, 要求勘察工作对文物基本或完全无影响、无损害或病害加剧;勘察工作一般应以物探为主、钻探为辅,注重收集区域资料和微观试验分析;对文物现状和病害的...
- 李耀刚傅志斌武威靳洪晓彭涛
- 关键词:文物保护勘察病害
- 文献传递
- 岩溶探测中的井地地震CT测试技术
- 井地地震CT测试技术是通过地面激振、井中接受的方式,利用地震波对地质体进行透视,通过地震波走时和衰减的观测和反演计算对地质体内部结构成像的物探新技术.由于波的传播路径相互交错,通过成像软件,可获得井周围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
- 彭涛李耀刚武威李天祺郭印郭长宝
- 关键词:岩溶探测工程勘察地震波速
- 文献传递
-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 桂业琨叶柏荣吴春林李耀刚李耀良陈希泉高宏兴郭书泰缪俊发李康俊邱式中钱建敏刘德林
- 关键词:建筑物建设工程
- 利用磁梯度法检测成桩后钢筋笼长度被引量:8
- 2006年
- 桩基工程中,成桩后钢筋笼长度是否短缺的争议难以验证。理论上,钢筋笼长度的变化反映了竖向磁性物质量的变化,因此沿钢筋笼轴向的磁梯度将产生明显变化。本文根据这一特点,探讨了利用磁梯度法检测成桩后钢筋笼长度的原理及其数据分析方法,给出了在某滨海大型电厂桩基工程中的应用实例。理论分析及应用实例均表明,钢筋笼磁梯度测试曲线和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曲线有极其相似的特点。
- 靳洪晓李耀刚陈树平王健胡钧
- 关键词:桩基工程
- 云冈石窟石雕风化保护的渗水机制分析
- 通过对包含云冈石窟在内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进行调查、试验、研究,采用工程物探、地质测绘和钻探相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同时使用、互相验证、综合分析的勘察方法,对云冈石窟的渗水机制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表明,石窟渗水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 傅志斌彭涛李耀刚武威张光海
- 关键词:防水裂隙
-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两个问题被引量:7
- 2004年
- 本文根据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大量实际资料 ,对含水量和孔隙比进行了讨论 ,指出不同的土体含水量对夯击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
- 王立朝胡瑞林李耀刚周振鸿郭书泰
-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法地基处理含水量孔隙比
- 辽宁省大窑湾某建筑场地岩溶发育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评价被引量:14
- 2010年
- 辽宁省大窑湾地区某建筑场地内基岩为可溶性中等~强的碳酸盐岩,岩体裂隙发育,在海水入侵、潜水与岩溶裂隙水等共同作用下,岩溶发育较强烈。本场地勘察揭露溶洞的见洞率70.27%。溶洞多发育于地表下20~30 m之间,其次为30~40 m。本文根据揭露溶洞的大小将溶洞分成大型溶洞(洞高≥4 m)、中偏大型溶洞(2 m≤洞高<4 m)、中型溶洞(0.5 m≤洞高<2 m)和小型溶洞(洞高<0.5m)等四类,分析表明本场地内溶洞以中型溶洞为主,其次为小型溶洞和中偏大型溶洞,岩溶的发育和分布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影响较大。本文围绕场地岩溶发育这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从岩溶发育的地质背景、形成条件、分布特点等方面对场地内的岩溶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本场地属于岩溶中等~强发育的复杂的岩溶红粘土地基,需采取CFG桩、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或采用桩基等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以保证工程安全。
- 郭长宝郭书泰彭涛李耀刚崔雪涛郭印王树东
- 关键词:岩溶地基溶蚀作用工程地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