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红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中毒
  • 6篇饮水型
  • 5篇砷中毒
  • 4篇砷暴露
  • 4篇氟中毒
  • 3篇地方性砷中毒
  • 3篇受体
  • 3篇细胞
  • 3篇
  • 2篇饮茶
  • 2篇饮茶型
  • 2篇饮茶型氟中毒
  • 2篇皮肤
  • 2篇细胞色素
  • 2篇芳香烃受体
  • 2篇MRNA表达
  • 1篇地方病
  • 1篇地方性氟中毒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机构

  • 12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包头市中心医...
  • 2篇德州市疾病预...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12篇李艳红
  • 6篇夏雅娟
  • 6篇武克恭
  • 4篇张慧敏
  • 4篇李振林
  • 4篇陈波
  • 3篇赵成祥
  • 2篇伊力奇
  • 2篇韩晓红
  • 2篇党润和
  • 2篇杨卫红
  • 2篇郭志伟
  • 2篇刘建平
  • 2篇崔娜
  • 1篇荀黎红
  • 1篇刘俊
  • 1篇王晓君

传媒

  • 3篇中华地方病学...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国外医学(医...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地...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饮水型砷中毒对健康的危害及其地球化学来源被引量:3
2002年
在孟加拉的 1 0个地区分别抽取了 2 5 0 8个水样 ,平均 5 1 %的水样含砷在 0 .0 5~ 2 .5 0 mg/L之间 ,另外 ,95 %的指甲样、96%的头发样、94%的尿样含砷量超过正常水平。约 35 8/1 792万人饮水砷含量超过 0 .2 mg/L。确诊的中毒病人分别表现为皮肤病变、腿部坏疽以及皮肤癌、肺癌、膀胱癌、肾癌等。引起皮肤病变的最低水砷浓度为 0 .1 0 3mg/L。还测定了高砷水中的高密度腐殖性物质和低浓度的重金属物质。地球化学研究显示 。
李艳红
关键词:地下水皮肤病变重金属
地方性砷中毒病人血液中砷的分布规律探讨
目的:探讨地方性砷中毒病人血液不同成分中砷的分布及其在地方性砷中毒病人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地方性砷中毒病人、高砷区健康对照及非高砷区健康对照各11人,利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对其全血砷、血浆砷、血细胞砷进行检测...
李艳红党润和武克恭伊力奇夏雅娟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血液成分血细胞
文献传递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饮茶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对人群饮茶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不同人群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并采取多种形式对居民进行饮茶型氟中毒健康教育,1年后对该人群饮茶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2次调查。结果基线调查病区人群的总体及格率为12.1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人群的知晓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民族、职业人群的知晓情况差异性不明显(P>0.05);经过1年健康教育的干预,人群饮茶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至92.3%,与干预前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病区居民尤其是男性、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低收入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十分迫切,且通过饮茶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是病区预防饮茶型氟中毒有效措施。
赵成祥李振林张慧敏陈波李艳红刘俊
关键词:饮茶型氟中毒健康教育知晓率
内蒙古自治区改水降砷工程2001年水砷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对我区改水降砷工程的水砷进行动态观察。方法 分别于枯水期及丰水期随机抽取部分工程井进行水砷检测。结果 本年度抽检的井位中,两次超标的工程井2个,其中1个工程井原始水砷即超标。有3个工程不同原因停用或废用。结论 对已建成的工程井,应加强水砷监测及使用中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李艳红党润和武克恭伊力奇夏雅娟
关键词:水砷地方性砷中毒
人群血液芳香烃受体和细胞色素P4501A1 mRNA表达与地方性砷中毒人群皮肤改变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测定砷暴露人群血液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和细胞色素P4501A1(cytochrome P4501A1,CYP1A1)mRNA表达,探讨其与慢性砷中毒皮肤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砷暴露地区233位居民,按水砷含量分为〈10μg/L(对照组)、10.〈100μg/L(低剂量组)、100-〈200μg/L(中剂量组)、≥200μg/L(高剂量组),各剂量组分别为55、47、45、86人。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人群血液AhR和CYP1A1mRNA表达水平,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中位数及四分位数[M(Q1~Q3)]表示,并分析其与皮肤角化、色素脱失的关系。结果高剂量组人群血液AhR和CYP1A1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3.18×10-3(2.42×10-3 - 4.45×10-3)和1.58×10-3(0.80×10-3~2.73×10-3),与对照组[2.30×10-3(1.53×10~~3.20×10-3)和1.00×10-3(0.59×10-3 - 2.09×10-3)]相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人群砷中毒、皮肤角化、色素脱失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z=20.187、15.848、21.595,P均〈0.05)。且砷中毒、皮肤角化、色素脱失检出率随水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X2=19.012、15.269、16.868,P均〈0.05)。与皮肤正常人群[2.54×100(1.79×10-3—3.43×10-3)、2.57×10-3(1.78×10-3 ~3.52×10-3)]相比较,Ⅲ度皮肤角化、Ⅲ度色素脱失人群血液AhRmRNA表达水平[4.45×10-3(3.47×10-3 - 8.04×10-3)、4.45×10-3(4.02×10-3~6.25×10-3)]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长期慢性砷暴露会影响AhR和CYP1A1mRNA表达水平。人群血液AhRmRNA的表达可能与地方性砷中毒人群皮肤改变有关系,而血液中CYP1A1mRNA的表达可能与地方性砷中毒人群皮肤改变无关。
崔娜李艳红刘建平武克恭夏雅娟
关键词:砷暴露芳香烃受体细胞色素P4501A1皮肤改变
内蒙古地区饮水型氟中毒改水降氟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后饮用水水氟浓度和氟中毒病情变化情况,分析改水降氟的效果,为及时调整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在全区氟中毒病区随机抽取10个旗县,每个旗县随机抽取3个自然村,按是否实施改水降氟工程及改水后水氟含量是否合格(≤1.2 mg/L为合格)分为3组,分别采集并测量各自然村饮用水的水氟含量、调查8~12岁组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及居民X线氟骨症患病情况,比较3组水氟含量、氟斑牙患病情况及氟骨症患病情况的差异。结果改水合格、改水不合格及未改水自然村饮用水水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4,P<0.01),3组间两两比较水氟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8~12岁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3,P<0.01),改水合格与改水不合格自然村氟斑牙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9,P<0.01),改水合格与未改水自然村氟斑牙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8,P<0.01),改水不合格与未改水自然村氟斑牙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9,P>0.05);3组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64、1.31、1.07,流行强度分别为轻微、中等和中等;3组居民氟骨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1,P<0.01),改水合格与改水不合格自然村氟骨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0.05),改水合格与未改水村氟骨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2,P<0.01),改水不合格与未改水村氟骨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0,P<0.01)。结论内蒙古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对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是有效的,但部分地区改水降氟效果不理想。
李艳红李振林张欣曲陈波张慧敏
关键词:饮水型氟中毒改水降氟
内蒙古2011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和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在全自治区抽取10个监测旗(县),每个监测旗(县)抽取10个改水工程,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监测改水工程水氟含量;每个监测旗(县)抽取3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村,监测饮水氟含量及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共监测改水工程94个,正常运转、间歇运转和报废工程分别占89.36%、10.64%、0,水氟含量合格率为77.66%。在23个已改水村中,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为43.48%,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32.80%;在7个未改水村中,水氟浓度〉1.2 mg/L且≤2.0 mg/L、〉2.0 mg/L且≤4.0 mg/L、〉4.0 mg/L的村分别占未改水监测村的42.86%、28.57%、14.29%,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36.84%。结论本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行情况还需改善,氟中毒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防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李振林赵成祥李艳红张慧敏陈波
关键词:地方病水氟氟斑牙
砷中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地方病 ,有关砷中毒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就近年来有关砷中毒免疫损伤的研究资料 ,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以及基因水平等四个层次加以综述 ,阐述砷中毒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的影响 ,并指出研究免疫系统损伤的意义不仅在于免疫系统研究本身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理解砷中毒的全身性损害以及远期致癌效应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李艳红王晓君荀黎红
关键词:砷中毒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基因水平
2009和2012年内蒙古饮茶型氟中毒病情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饮茶型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 2009、201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分别抽取相同的6个监测旗县,每个监测旗县抽取5个病区村,每个监测村抽取10户家庭,检测砖茶氟含量;检查病区村所有8~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及所有36~45岁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2012年,在每个监测村,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在采集饮用水源水样各l份,检测水氟含量.结果 2009年监测村砖茶氟含量均值为541.48 mg/kg,氟含量≤300 mg/kg的占17.63%(49/278);2012年砖茶氟含量均值为536.06 mg/kg,氟含量≤300 mg/kg的占11.00%(33/300).水氟超标村数占总数的40.00% (12/30).2009年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2.39%(274/523),其中极轻、轻、中、重度病例分别占9.56%(50/523)、19.86%(104/523)、21.03%(110/523)、1.91%(10/523);2012年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35.71%(200/560),其中极轻、轻、中、重度病例分别占14.11%(79/560)、11.43% (64/560)、9.64%(54/560)、0.54%(3/560);2012年与2009年相比,中、重度病例所占比例减少,病情有所下降(W=40 696.0,P<0.01).2009年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23.52%(167/710),其中轻、中、重度病例分别占17.32%(123/710)、4.51%(32/710)、1.69% (12/710);2012年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20.12%(103/512),其中轻、中、重度病例分别占17.38%(89/512)、2.54%(13/512)、0.20%(1/512);2012年与2009年比较,中、重度病例减少,病情有所下降(W=12 797.5,P<0.01).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饮茶型氟中毒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部分地区高氟砖茶危害仍很严重,防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李振林张慧敏赵成祥李艳红陈波
关键词:氟骨症
饮水型砷暴露人群 ERβ mRNA 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测定不同饮水型砷暴露人群血液雌激素受体β(ERβ)mRNA表达水平,分析ERβmRNA表达水平与砷致心脏损伤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砷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方法采用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选择调查对象273人,依据饮水砷浓度分为高、中、低和对照4个剂量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其血液ERβmRNA表达水平。结果人群ERβmRNA表达量随着饮用水砷浓度及尿砷含量的增加而上升(r分别为0.159和0.21,P<0.05);随水砷浓度的增加Q-Tc间期延长患病率上升(χ2=4.35,P=0.037),各组ERβmRNA表达水平与Q-Tc间期延长患病率变化趋势一致;Tp-Te间期随水砷浓度的增加而延长(r=0.199,P=0.023),同样也随ERβmRNA表达的增加而延长(r=0.205,P=0.019);各组心律失常患病率几乎与ERβmRNA表达水平变化趋势同步。结论长期砷暴露可潜在地影响人体ERβ基因表达,砷致Q-Tc间期和Tp-Te间期延长与干扰ERβ基因表达可能有密切联系。
韩晓红郭志伟杨卫红武克恭李艳红夏雅娟
关键词:ERΒMRNA心脏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