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绍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139H指数:8
供职机构: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花岗岩
  • 4篇钽矿
  • 4篇钽矿床
  • 4篇铌钽矿
  • 4篇铌钽矿床
  • 4篇矿床
  • 4篇超临界
  • 4篇超临界流体
  • 3篇岩石
  • 3篇同位素
  • 2篇岩类
  • 2篇岩体
  • 2篇同位素特征
  • 2篇稀土
  • 2篇稀土元素
  • 2篇矿物
  • 2篇花岗岩类
  • 2篇花岗岩类岩石
  • 2篇花岗岩体
  • 2篇斑脱岩

机构

  • 12篇宜昌地质矿产...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3篇杜绍华
  • 9篇邱瑞照
  • 5篇周肃
  • 5篇常海亮
  • 4篇彭松柏
  • 2篇邓晋福
  • 2篇张自超
  • 2篇马国干
  • 1篇王桂华
  • 1篇马大铨
  • 1篇王彩红
  • 1篇肖润
  • 1篇肖志发

传媒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桂林工学院学...
  • 1篇矿床地质
  • 1篇湖南地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全国成因矿物...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2
  • 2篇1989
  • 1篇198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陵花岗岩基的成因被引量:51
2002年
黄陵花岗岩基位于扬子地台北缘 ,它连同汉南和鲤鱼寨岩基一起构成扬子地台北缘的低钾花岗岩带 ,形成于晋宁晚期扬子地台北侧的“秦岭洋”壳向南俯冲导致的大陆边缘造山运动过程中。黄陵花岗岩基可解体为三斗坪、黄陵庙、大老岭、晓峰 4个岩套和 14个单元 ,侵位于 832~75 0Ma之间。三斗坪和黄陵庙两个岩套主要由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 ,是在近南北向区域挤压下于约 16km深部塑性域定位的同构造花岗岩 ,前者主要依靠岩浆在构造弱面逐次强力楔入创造定位空间 ,后者主要在处于活动状态的韧性拉张剪切带内定位。钙碱性系列的大老岭和晓峰岩套则是在本区地壳迅速隆起过程中分别在 5km和 <1.5km深度的脆性域定位的构造晚期花岗岩。根据岩石化学和同位素组成推断 ,三斗坪岩套的源岩主要是晚太古代大陆拉斑玄武岩 ,母岩浆相当于英安质 ,岩套内的成分变化主要受角闪石分离结晶作用控制 ;黄陵庙岩套除受分离结晶作用影响外 ,成分变化主要与英安质母岩浆和某种长英质岩浆的混合有关 ;
马大铨杜绍华肖志发
关键词:花岗岩岩基大地构造背景源岩
斑脱岩对地层年代学适应性及前寒武-寒武系等界线年龄的研究
王桂华王彩红张自超马国干杜绍华
课题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斑脱岩对地层年代学的适应性。建立了在大量蒙脱石和矿物中分离微量残留矿物-锆石、透长石、黑云母及金红石的方法,特变温分离法,可以分离出比重仅差0.002的透长石、黑云母的单矿物组们的Rb、Sr同位素组分...
关键词:
关键词:同位素年龄等时线膨润土离子探针
香花岭地区花岗岩类岩石稀土元素演化特点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被引量:3
1989年
随着岩浆的演化,香花岭地区花岗岩类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不断下降,负铕异常减小,轻稀土相对于重稀土越来越富集,显示了与绝大多数花岗岩类岩石相反的逆向演化特点。造成本区花岗岩类稀土元素逆向演化的原因,除与本区花岗岩浆体系不同演化阶段的氧化还原条件不同外,最根本的是与该岩浆体系向贫Si、(K+Na),富Al、Li、F和H_2O的方向演化所造成的岩浆体系碱度的不断增强有关。
杜绍华邱瑞照
关键词:花岗岩类花岗岩体黑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行为造岩矿物
湖南香花岭430花岗岩体Nd同位素特征及岩石成因被引量:27
2003年
研究了香花岭地区 430花岗岩体由深部到浅部以及线状云英岩、面状云英岩的εNd(t)、t2DM值、fANd值变化特征。Nd同位素特征说明该花岗岩为壳 -幔组分混合的花岗岩 ,同时反映了源自深部的幔源物质加入及其在岩体中分布的不均一性 ,认为地幔物质可能主要是以地幔流体的形式加入 ,在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背景下 ,幔源流体底侵诱导中元古代地层重熔。
邱瑞照邓晋福蔡志勇周肃常海亮杜绍华
关键词:花岗岩ND同位素特征岩石成因
香花岭地区花岗岩类岩石稀土元素演化特点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
随着岩浆的演化,香花岭地区花岗岩类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不断下降,负铕异常减小,轻稀土相对于重稀土越来越富集,显示了与绝大多数花岗岩类岩石相反的逆向演化特点。造成本区花岗岩类稀土元素逆向演化的原因,除与本区花岗岩浆体系不同演...
杜绍华邱瑞照
文献传递
香花岭花岗岩稀土元素演化被引量:19
2002年
香花岭地区花岗岩中的稀土元素呈逆向演化 ,其演化过程受花岗岩体系中的岩浆主成分、熔体结构相及流体组分变化等影响。花岗岩造岩矿物中稀土元素与各自岩石变化的一致性 ,可能暗示稀土元素的演化受岩浆的制约 ;稀土元素总量随岩浆演化而下降 ,与岩浆体系降温矿物的晶出、熔体相的相对减少、流体相的增加及射气分异作用的发生等有关 ,而轻稀土富集则是由于岩浆体系向碱性增强方向演化的结果。对于连续演化的花岗岩而言 ,稀土元素的分布样式或许可作为岩浆演化酸碱环境的指向 ;负铕异常的减小除与岩浆主成分的变化有关外 ,还与氧化
邱瑞照周肃常海亮杜绍华肖润
关键词:稀土元素超临界流体花岗岩
超临界流体在花岗岩成岩成矿过程中的作用——以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为例被引量:10
1997年
超临界流体在花岗岩成岩成矿过程中的作用——以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为例邱瑞照杜绍华彭松柏(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关键词花岗岩型铌钽矿床超临界流体香花岭收稿日期:1996-12-31修改稿:1997-3-10第一作者简介:邱瑞...
邱瑞照杜绍华彭松柏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
岩浆成因黄玉的判别标志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杜绍华
关键词:铌钽矿床矿物晶体结构矿物包体标型矿物矿物标型特征
湖南香花岭矿田花岗岩成岩成矿物质来源被引量:7
2002年
本文报道香花岭矿田花岗岩类岩石及矿石的Sm-Nd同位素组成及其ε(Nd)t、T2DM值、fANd特征值。与一般壳源花岗岩和基底岩石相比,本区花岗岩类岩石、矿石都具有较高的ε(Nd)t值和较低的T2DM值,反映了成岩成矿过程中有幔源物质涌入。Nd同位素特征反映出本区花岗岩成岩成矿物质源自中元古代地层重熔,反映了在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背景下,地幔对新增地壳的垂向添加生长方式;地幔对本区花岗岩成岩成矿具有重要贡献。
邱瑞照邓晋福蔡志勇周肃常海亮杜绍华
关键词:花岗岩ND同位素特征
超临界流体在花岗岩成岩成矿过程中的作用——以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430)为例被引量:14
1998年
以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为例,把花岗岩熔体内的组分按其活动性分为活动组分、有效活动组分和惰性组分3类;论述了花岗岩熔体在超临界流体作用下(流体—熔体,流体—岩石作用),粘度、内压、结构、组分活动性及相对含量等,随岩浆演化而呈现的一系列变化,同时,铌钽等成矿元素随岩浆体系内超临界流体聚集而富集,随体系内射气分异作用的发生而矿化,成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表现为一连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结晶分异作用和交代、溶蚀作用并存,沉淀作用和溶解作用交替,实质上是岩浆体系的内部分异作用或自组织作用过程,成矿作用发生在广义岩浆作用范畴,矿床属岩浆成因。
邱瑞照周肃常海亮杜绍华彭松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